《(5篇)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摘编(优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摘编(优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摘编2024年1月1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事不避难勇担当砥砺奋进再出发12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团队:凝聚青春力量彰显中国风采33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储量处处长强巴旺堆:初心照亮征程奋斗成就梦想54 .河南省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松涛:塑造特色文化风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65 .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系统开发部主任刘恒飞:数智河山担使命不忘初心绘未来8立足岗位敬业奉献追求卓越奋发有为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发言摘编(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1
2、月16日)事不避难勇担当砥砺奋进再出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近年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始终坚持从“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不断创新“人防+技防”常态化监管机制,积极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加快构建全覆盖、全天候、无死角的耕地保护网,初步实现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学思践悟,系统把握悟思想,把耕地保护牢牢记在心头。浙江人均耕地仅0.3亩,保护好每一寸耕地对浙江尤为重要。浙江厅耕保处坚持把坚守耕地红线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检验标准和政治责任,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悟中央
3、关于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浙江厅耕保处从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将耕地保护放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统筹谋划,全力推进耕地保护领域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坚决守住浙江“责任田”、端牢“粮食碗”,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夯实根基。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强本领,把耕地保护稳稳扛在肩上。浙江厅耕保处坚持在大事难事中锻造担当精神,始终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通过“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近3年累计形成集中连片优质耕地140万亩,其中建成“千亩方”587个、“万亩方”48个,有效改善耕地碎片化、抛荒等情况,助推农业现
4、代化。坚持量质并重,加大耕地垦造力度,2023年垦造耕地13.47万亩,创近年新高。稳妥有序推进耕地功能恢复,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增加,找回耕地约40万亩。连续3年开展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关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省累计为8.13万户群众解决安置问题。实干争先,求真务实抓落实,把耕地保护紧紧抓在手里。浙江厅耕保处针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时有发生的情况,以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出台20条“长牙齿”的硬措施,提出违法占用耕地“动态清零”目标,强势开展“零新增”攻坚行动,通过健全完善新增违法占用耕地“三倒查”“增违挂钩”等机制,打出遏制违法违规的组合拳,违法占用耕地查处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平均3天,
5、全省86个县实现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勇立潮头,走深走实建新功,耕地保护迈出新步伐。浙江厅耕保处抢抓数字化治理先机,构建“人田对应”的人防责任体系、“塔田对应”的技防监管体系、“图数对应”的耕地空间账本和“空间适配”的数字化治理平台,以数字之智赋能耕地保护的浙江之治。积极探索开展林耕置换、多田套合等试点工程,通过变“山上”为“山下”、变“良田”为“粮田”,优化重整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以空间之优呈现浙江耕地保护之美。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进者。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努力让
6、浙江的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凝聚青春力量彰显中国风采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团队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是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考察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并作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重要指示10周年。2019年入列以来,“雪龙2”号连续奔赴南北极,已执行4次南极考察和3次北冰洋考察任务,航行近20万海里。首航南极,在中山站外固定冰区域为“雪龙”号开辟航道,极大提升了我国极地考察卸货效率,成功实现了在南极宇航员海和北冰洋加克洋中脊等海冰状况极为复杂的海域开展系统性调查,顺利完成了在全球海况最为
7、恶劣的西风带海域回收大型浮标,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极地开展各类基础性观监测和前沿科学研究的支撑保障能力。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2023年9月,“雪龙2”号执行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期间,成功抵达北极点并开展了相关科学调查,为我国在北冰洋近北极点这一核心区域的极地航行、装备自主研发检测和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2023年11月,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途中,“雪龙2”号成功营救一艘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险渔船,救助4名人员并转运护送至安全水域,这一举动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了大国担当。2023年12月初,“雪龙2”号船员凭借
8、丰富的极地冰区船舶操纵经验,在南极罗斯海仅历时7天,破冰100O余海里,成功为罗斯海枢纽站物资运输船“天惠”轮破冰领航,保障了大批建站物资顺利上岸,为罗斯海枢纽站主体建筑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雪龙2”号现有船员40名,平均年龄34岁。他们当中既有经验丰富的80后“压阵”,也有锐气十足的90后活跃在各个岗位发挥专长。南半球的夏季正值我国深冬,“雪龙2”号大多数船员因执行考察任务,已连续多年不能与亲人团聚过春节。在长时间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自然挑战,也会有亲人离世无法见最后一面、小孩出生无法陪伴在身边的遗憾,但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强国有我、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意志。远
9、征南极,他们在惊涛骇浪中劈波斩浪、建功立业;去国怀乡,他们在冰天雪地间坚守初心、逐梦前行。如今,“雪龙2”号已成为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最主要船基平台,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围绕极地重点科学前沿问题,开展极地综合环境调查、观测、监测和评价,进行极地冰雪、海洋与气候变化和极地生态保护等研究工作的最重要载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获得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表彰,是对“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集体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广大极地工作者的鼓励与鞭策。我们将把这份荣誉转化为真抓实干、奋勇向前的实际行动,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极地考察工作定位,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积极参与全球自然资源治理作出积极努
10、力,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筑牢坚实基础。初心照亮征程奋斗成就梦想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储量处处长强巴旺堆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重要的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战场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份。作为一名西藏地质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是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2023年,国家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和推进,为西藏战略找矿行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十四五”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力
11、指导下,西藏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稳步推进,找矿成效显著,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9年2020年,西藏先后选定典型地质勘查项目,开展绿色勘查示范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在勘查理念、管理、工艺、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机制。2023年,西藏对50家地质环境、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不同的矿山开展实地调研及系统分析总结,因地制宜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绿色矿
12、山建设标准(试行)及评价指标,由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全面指导西藏各类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自2019年西藏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以来,我们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突出精准、科学和依法防灾,努力提升地质安全保障能力。我们聚焦早期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和综合治理等关键环节,保障了樟木口岸中尼货运功能成功恢复和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地质安全,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初心照亮征程,奋斗成就梦想。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13、用奋斗的双手续写自然资源事业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塑造特色文化风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河南省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松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数自然资源人不畏艰辛、勤力前行,以无怨无悔的为民情怀从事着自己的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能与大家共同奋斗,我感到十分光荣与幸福。洛阳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规划编制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二十世纪50年代,在编制新中国首版规划时,洛阳就结合文物保护、自然生态、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要求,形成了“避开老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为此后洛阳的规划工作提供了样板。在其后的历次规划编制中,我们围绕洛阳的大遗址与文物保护、自然山水以及城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
14、一系列探索。新的时代有着新的使命。在机构改革后,按照上级赋予洛阳的发展定位,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洛阳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立足洛阳实际,提出了“1+5+N”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生态空间全面管控、城镇开发合理有序,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统筹考虑北部的城镇发展与南部的生态发展,做好协同,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了协调好城市发展与文物遗址保护的关系,我们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专门设立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并进行大遗址保护专题研究。洛阳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成果入选自然资源部先
15、进案例。为了展现洛阳的山水形胜与文化空间,展示城市的“形与魂”,我们依托山水地貌和历史文化资源,将城市空间、山水空间、文化空间有机融合,整体保护古都大遗址群和山水环境形成的文化生态绿心,构建具有洛阳特色的“中心+组团”城市结构。为了有效保护和展示利用大遗址区域,我们在规划中探索建立了大遗址管理特殊政策区等管控机制。基于城市建成区与遗址区相互渗透、遗址范围与村庄农田相互叠合的特点,我们在管控好遗址区内建设用地的同时,提出以遗址保护要求为前置条件,明确各类用地的控制底线,设立业态准入清单,形成“业态准入、弹性管控”模式。为了统筹好城乡空间服务乡村振兴,我们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坚持村民全程参
16、与,确保村庄规划成果能实用、可落地,城乡空间协同有序利用。近年来,洛阳文旅产业持续“火爆出圈”,穿着汉服体验历史文化古迹成为热点文旅项目。我们通过“城市设计+控规+导则”的体系建构,以“山水花城、华夏古都、现代唐风”为主题,明确大遗址区域空间管控要点及周边风貌协调要求,针对历史街区、城市轴线等特定历史风貌区,临山、滨水等重点区域,提出管控要点,构建城市的空间格局。为加强特色文化风貌塑造,我们在中心城区划定129个控规编制单元,实行编制、管理、街坊三级单元方法,落实总体规划内容要求,将专项规划要求与总体规划衔接核对后统筹纳入,将城市设计内容经方案比选后按程序统筹纳入,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指标的总量分解和刚弹有序的精细化管控,其中对与文物、文化遗存相关的特色文化空间,依托历史街区等各类文保专项规划进行了精细落位。为切实提高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我们将现状地类、“三区三线”、生态绿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