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研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研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研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知何处来,思何处去一一乡土本色研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完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共14章,乡土本色作为第一章,起着总论的作用,学习本章可以了解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把握全书整体框架。本课将通过引导圈点勾画,厘清乡土性、地方性、礼俗社会、法理社会、熟人社会等核心概念的含义,借助作者信手拈来的“接地气”的事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勾勒全书框架。最后引导学生思索乡土社会的“根在何处,我们从何处来,究竟该往何处去。学情分析必修上册共八个单元加古诗词诵读四篇,需要
2、背诵的篇目与旧版教材相比增加了很多,教学任务重。据我所知,六盘水各学校高一语文每周课时为5-6节,因而利用课内时间让学生完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几乎不可能。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阅读也极难实现,学生第一次接触学术著作,阅读时不得其法,书中论述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较大隔膜,他们“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连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二于是,本课以乡土本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抓文中关键概念,梳理文章思路和作者观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的框架体系。最后引导学生立足于当下,思索我们学习乡土中国的意义一一知何处来,思何处去!教学重点及目标素养目标1 .通读全文,抓住文中关键概念,梳理文章结构脉
3、络;2 .理解乡土本色的基本特征,能够迁移转化,运用文中知识思考分析问题;3 .以乡土本色为基础勾勒全书框架,明确学习乡土中国的意义。教学重点抓住关键概念、关键语句,理解“乡土本色”的特征,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在“乡土本色”的基础上勾勒全书框架,清楚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教学过程(一)先学任务检测观看山海情节选视频,此处选取的是第22集,在马德福工作受挫埋怨村民们是“刁民”后,马喊水给他讲述了涌泉村马家与李家先人的往事。前情提要:在电视剧山海情中,因为吊庄移民政策和福建对口帮扶,建在戈壁荒滩上的金滩村已经变为繁华的闽宁镇,代理镇长马德福受命回老家涌泉村进行整村搬迁工作,遭到村民强
4、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在“断根视频内容:涌泉村有两百多年历史了,当初只有李姓,马家先人一百多年前在陕西一带逃荒要饭,那时候天下不太平,到处是你杀我我杀你,马家先人东躲西藏,就想找一个能落脚活命的地方,进了哪个村子,哪个村子就往外撵他们。马家先人只有一路往深山里钻,最后来到了涌泉村,涌泉村李姓家人很仁义,不但没撵他们走,还在后山帮忙挖窑、开荒、种庄稼,那时候村里有规定,夏收后要摆百家宴,马家先人刚来,认为自己是外人,都不敢去吃,是李家先人硬拉着马家先人,一块儿吃了百家宴,从那天起,马家先人也立下了规矩:以后逢年过节,马家拜两个祖宗,一个是骨血亲宗的马家,一个是恩重如山的李家。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体
5、现了乡土本色的哪些特点?1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等,迫使农民背井离乡。找到土地的人生存了,形成新的小小家族。2李家人主动接纳马家逃荒的先人,他们善良淳朴,有着乡土社会中对别人的天然信任。3村民们因庆贺夏季丰收而举办百家宴,看出他们聚村而居,赖土地为生,对土地的亲近与敬畏。4对李家来说,涌泉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根”之所在,而此刻他们的乡土依恋之情正遭遇着必须离乡的困境。(二)抓住概念明观点示例: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乡土本色开篇的第一句话,请同学们提炼关键词。明确:基层、中国社会、乡土性,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先由学生分享他们在预习时发现的概念
6、,然后再给出以下概念:土气、聚村而居、熟人社会、礼俗社会。思考:这几个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解答后出示思维导图,再次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若学生无法解答,以“士气”为例引导他们思考)明确:士气产生的原因是不流动,而不流动又是因为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因而乡土社会都极其珍视土地,如“乡土”两字的篆文,“乡”,中间一个象形的石器,两边各是跪坐的人,他们“相向就食”,引申为共同饮食的氏族聚落。土,二分别指地上地中,“1”指从土中长出的作物。“乡土”合起来既可以借指熟人社会,民以食为天,也能看出对土地的重视。再如“社稷”一词,以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可以窥见在农耕社会,土地与食物是人们
7、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这样一个“不流动”的社会中,“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就容易理解了。学生齐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四个关键概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明确: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农民聚村而居,囿于地方性形成“生于斯,死于斯”,终老是乡的特色。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内则是熟人社会,人与人有天然的信任,按既定的传统行事,因而法律在此无从发生。与之相对的是法理社会,这是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人与人按契约行事。总结:乡土社会主要有以下特征。1赖土而生,对土地亲近并敬畏,形成“不流动”的特点。2因为人与空间“不流动”,以村庄为单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孤立隔膜。3地方性(人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
8、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又形成“生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4礼俗社会,人与人遵守规矩而非契约,没有法律。(三)勾勒框架知体系在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是基础,阐释了乡土特性。“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句话贯穿全书,是从“乡土”到“乡土性”的桥梁,也提示着全书的整体架构:乡土本色是根本,其他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则是从它衍生出的。在乡土社会的变迁中,名与实分离,血缘社会有了地缘特征,自觉的欲望趋于理性的需要,具备了现代社会的特质。借助树状图勾勒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奠定基础。(四)透过现象看未来设置情境,探讨乡土本色中的一些
9、现象在当今社会的“变”与“不变”,题目如下: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描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样貌,如:1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2乡下人珍视泥土,奉土地公公为神,甚至用泥土治水土不服。3种地的人世代定居,很少迁移,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一代代变动不大。4中国农民多是聚集形成村庄居住,村与村之间接触少,富于地方性。5乡下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每家孩子都是周围人从小看着长大的。6乡下是熟人社会,乡下人之间有天然的信任感,他们遵守一定的规矩,不需要法律。我们正参与一个网上读书小组讨论乡土中国,对于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上述现象,同学们是否见过或深有同感?又或者你觉得
10、他所说的与当代乡土现实情境不符?请任选一条,以“某某现象我深有同感”或“某某现象我不认同”开头,结合你的所见所闻(一定要有实在的例子,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看过或听过的社会新闻),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回帖。(三分钟时间小组交流分享)此设计主要为了明确在乡土中国问世以来这八十来年里,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明确变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乡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是必然的,但不变的是乡土社会留给我们的仿佛镌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如中国人爱种菜,走哪种哪。正如山海情中,李老太爷的肺腑之言一一“人一搬走,房子撇下了,庄家撇下了,先人的坟头撇下了,那是个啥样子的光景?”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断了根”,
11、但对德福这些年轻人而言,这里是“根”,但当无论根扎得多深,都吸不上水的时候,把根迁移到更肥沃的地方是必要的。“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后人手里,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了:先人走过的历史我们不能够忘,但我们也必须往前看,向前走。2011年底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2020年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90199万,占比63.89%,农村人口50979万,占比36.11%。城市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浪潮,但乡村仍然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情怀也是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柔软部分,并不是乡土城市化我们就实现现代化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脱离乡土特性。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留住乡愁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思考我们将往何处去,我想,这便是我们今天依旧要学习乡土中国的意义。(五)课后拓展延伸1.尝试以乡土本色的视角重读哦,香雪,能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乡土社会现象,写2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2.课后继续阅读论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深入理解乡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