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1国有企业概述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在其运营的过程中,国家在资本方面有着绝对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且企业行为会受到政府利益、意志的影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与中坚力量。从当下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其自身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多数人构成的一个组织体;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建立的组织机构,由法律确认国有企业的一定权利与义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兼具营利法人、公益法人的双重特点,将盈利作为主要目的,但却不是唯一目的,部分国企开
2、办,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客观需要,为我国整体经济谋求长远发展。2加强国企审计监督的必要性首先,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国有企业本身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体,盈利是主要目的,却不是唯一目的,且整个建设过程,均是由国家出资扶持,审计监督工作十分必要。首先,审计监督能够加快责任落实,由于审计监督本身独立于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工作人员能够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与个人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工作,能够较好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及时发现深藏于国企内部的实际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解决,减少经营问题。其次,与企业经营目标、反舞弊、加强廉政建设等要求高
3、度一致,审计的本质就在于,揭示、评价国企内部存在的各种风险。为尽可能规避风险问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保证审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不断强化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全面、客观认识国企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而建立起长效机制,为国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有助于风险防控,通过对国企各项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调查与审计,能够更进一步明确利益关系,落实权责制度,使管理者能够更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做到防微杜渐,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旦发现腐败问题,或者是腐败倾向,也能及时加以纠正,加强廉政建设,杜绝高层贪污腐败现象,最大程度上帮助国企规避风险,实现长久发展。3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风险分析3.1审计监督
4、方法应用与内容识别风险虽然现阶段国企审计监督机构存在时间较为久远,但在监督方法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内容识别风险,审计监督过程过于注重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审查,导致在内容认知上存在一定片面性,甚至存在误区,比如在个别审计监督案件中,审计监督部门忽视了对内控审计、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审计等方面,阻碍了最终的成果转化,这些都是内容识别风险带来的消极后果;另一方面,审计方法应用效率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是受到国企组织结构复杂、经济成分差异性的影响,会出现审计监督低效的情况,再加上审计监督资源投入的粗放式管理,以及审计监督方法的更新换代,均为审计监督方法应用与实施带来阻碍,需采取有效办法加以应对。3.
5、2审计监督难度风险随着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制度、重组活动、股权结构优化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持续推进,审计流程更为复杂,审计监督难度明显增加,难度风险由此形成。从审计范围上来看,在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日益复杂的态势下,审计调查范围从财务收支审查,转变为对国有资本运营情况、资产投入运转、管理单元履行等方面的审查,要求审查监督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性、高效率,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关键点识别,为审计监督带来阻碍。从审计人员方面来看,难以较好适应新时期下的审计监督工作要求,尤其是在业务特点、业务流程、地域特性等方面,若无法较好掌握,将直接影响审计监督成果的精确性。从审计目标来看,存在不清晰的情况,不仅要满足审计要
6、求,同时还要兼顾资产保值增值、经济责任履行、反腐倡廉等目标,使监督难度风险进一步加大。3.3内审机构风险独立性风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审机构自身的形成,通常都是由财务部门独立而来的,在进行调查、监督工作时,很容易受财务部门制约,独立性不强,再加上权限无法全面覆盖,很难充分履行自身职能。组织层级风险,主要是由内审机构的特殊性引起的,对于平级部门来说,内审机构属于独立出来的机构,但在整体的层级上,却仍然会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制约,致使内审机构的自身意识很容易受到高层领导的影响,比如企业高层领导可能直接按自身意志决定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使得内审机构的审计职能、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在这两项风险的作用
7、下,国家将很难在审计调查中直接获取国有企业的各项信息,国有资产的运转问题、投资风险等也无法被充分了解,最终影响到国家资产整体收益。3. 4审计成果运用风险目前,国企经营与发展中,审计成果运用有效性并不高,转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是主要的审计监督风险。首先,缺乏对审计监督成果的正确认知,部分国企轻视审计报告,未能对审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续经营、管理活动。其次,事后追踪不到位,当国企审计监督揭露管理弱点、审计风险以后,其他部门没有及时做好相应,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存在屡审屡犯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审计监督工作量,大量进行重复审计任务,同时也直接降
8、低了审计工作质量,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导致国企发展处于不利的市场状态。4加强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有效途径4. 1明确审计监督内容5. 1.l转变审计内容认知现下,国有企业审计内容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财务收支情况,而是拓展出了新内容。国企自身需要加强认知,了解到内控审计、预算绩效审计、国有资产审计、国有资本投资审计等新内容,这样才能由上至下为审计人员普及,增强审计人员自身对审计内容全面性的认识,为后续开展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为了保证审计监督的科学性、规范性,企业还需将审计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如中等风险审计、低风险审计等,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向,促使审计工作有序展开。5.1. 2重视绩效审计与资本投资监督在
9、绩效审计监督方面,国有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着充分了解,比如指标不健全、审计方式单一、人员专业性等,均应该纳入重点审计范畴,通过采取有效方式加以改善。另外,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等,也可以参与到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监督管理中,便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与问题,然后提出相应意见,使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能够在众多审计机构的合力下不断完善,提高绩效管理有效性。针对国有资本投资控股的情况,必须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除了财务调查,还应涵盖经营能力、偿债风险、与其发展能力等内容,最大程度上规避国有资本发生大量流失情况,影响国家经济收入。4. 2实现审计监督全面覆盖4. 2.1确立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目标其一,促进国有资本
10、保值增值,由于国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也是国家经济的基石,起着主导作用,审计监督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属于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覆盖到国企经营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企不会受个人利益驱使,形成良性发展状态,确保国有资本能够较好提升。其二,增强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企也可以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做到廉洁从业、积极节能减排等,审计监督应该以此为目标,不断优化、完善审计监督工作,打造廉洁的国企办公环境。其三,打造一支专业的审计监督人员队伍,弥补审计监督在专业性、工作质量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一个重要目标。4. 2.2审计监督方式多元化
11、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经营很有可能会受到众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各种风险,为了有效防止风险发生,审计监督工作有效性必须提升,尤其是在审计监督方式上,必须实现多元化。对于审计机关,应该定期开展指导工作,确保审计部门充分了解自身职能、职责与优势,便于今后更好的纠正企业经营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国资委也应被纳入重点监督范畴,使其能够清楚自身定位,履行职责,重点关注其针对国企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国企对于政策的执行情况,提高国企的政策执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国有资本的收益情况也需定期审计,防止出现贪污腐败情况,保证国有资产运营绩效与基本收益,稳定国家经济。4. 3较好防范内审机构风险4. 3.1增强内审机
12、构独立性地位考虑到内审机构自身的审计监督职能,国有企业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证机构的独立性,使其能够较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保证决策独立、行为独立。对于部分遗留问题,国企也应该积极采取有效办法解决,切断内审机构人员与企业高层之间的联系,避免企业高层影响到内审机构自身的审计监督意识,为审计监督工作开展创造不受干扰的良好外部环境。作为内审工作、审计监督的直接参与者,内审机构还应该受到一定的权限支持,如财务审查、业务审查、绩效审查等权限,为审计监督顺利执行提供充足保障。4. 3.2优化公开决策机制现下,审计监督内容已经得到进一步扩充,企业本身必须具有充足认知,完善公开决策机制,使国有资产、国有资
13、本能够受到有效监督,规避国有资本流失问题,实现国有资本增值保值。这与审计监督全面覆盖中的重要目标相适应,需要企业予以明确支持,借助公开决策机制,提高内审机构的决策权,防止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决策不科学、决策不透明的情况,做好信息披露。5. 4增强审计成果运用6. 4.1建立审计监督成果纠错机制审计监督成果,能够直接反映出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国企必须引起重视,在国家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研讨方面投入较多精力,做好相关分析,针对报告中指出的薄弱点、关键点、疑问点等,予以明确规范,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指导。然而,受国企自身规模大、管理难度大的影响,审计监督成果中
14、的部分问题,如预算绩效问题、内控问题等,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有效解决,还需从长远角度出发,逐渐改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国企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成果纠错机制,借助这一机制,研究典型纠错案例、不规范经济活动公示等,不断增强国企对审计监督成果的认知程度,并在今后开展的各项工作中予以充分体现。4.4.2完善审计监督成果追踪监督成果追踪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国企较好防范管理薄弱点与风险问题,避免其他各个部门忽视审计监督成果重要性,对企业整体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就是要成立专门的审计监督成果整改小组,提出各种整改方案,及时纠正一些企业内部的不规范业务、经营活动,承担责任,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调查,然后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做好分析、评估,检验审计监督成果改进是否起到较好效果,若是发现整改方案执行效率不高,或是有效性不高的情况,也要及时做出调整,并加强方案落实与执行,实现全方位监督管理,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5结论综上所述,审计监督作为国企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迎合时代发展,针对现存的审计方法应用于内容识别风险、审计监督难度风险、内审机构风险、审计成果运用风险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具体而言,可通过明确审计监督内容、实现审计监督全面覆盖、较好防范内审机构风险、增强审计机构成果运用方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