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音乐鉴赏课生动起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的音乐鉴赏课生动起来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让我们的音乐鉴赏课生动起来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以高考科目为学习的重心,但艺术教育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同样重要,如何在基础参差不齐的班级里,顺利而且良好地进行音乐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们在艺术的课堂中领略到音乐的美好,以及艺术作品带给人的激励和感动。笔者就这两年的工作,将平时课程中的心得集中起来,谈一谈如何进行音乐鉴晋关键字:音乐,鉴赏,高中,美育,艺术高中阶段的音乐课本名为音乐鉴赏,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对于刚刚走进高中课堂的学生们,该如何理解,如何面对,是否跟过去的音乐课一样跟着老师一起唱歌,一起看视频.这一系列的问题排在学生们的脑子里,当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与学生的音乐之行,就开始了。在
2、这个过程中,作为师者的我是会被他们排斥和不理解,还是,在我的引领下学生们渐渐地感受到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魅力,又或是,我们相互启发在课堂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呢?我希望是后者,但在这些年的课堂中也不乏我的激情澎湃换来一张张默然的脸,那如何做到教学相长,避免学生在音乐课中犯困,在近两个学期的音乐课中,我渐渐地摸索出一些心得来。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音符的美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1 .认识美,感受美,才能创造美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旨在让学生在流动的旋律中体验音符的跳跃,连续,从而感受到声音高低变化的美感,并进而在课堂里,生活中能自己创造美的声音,听起来挺简单,但真正付诸实施却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每
3、年的九月,第一堂音乐课,我总是头疼如何在开学第一课上就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在接下来的音乐鉴赏中用心感受。于是,尝试过很多方法: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比对,选用刚在电视上出现的音视频边看边赏,又或者,请他们谈谈他们心中的音乐。结果,我的一腔热情总是被无情地浇灭,不是学生们太过冷淡,也不是我太过急切,好像,我,学生,和音乐之间没有架起一架通畅的桥梁,他们没有找到音乐的美,于是品味更是无从谈起。之后,我开始寻找生活中那些有着特殊记忆,又耳熟能详的旋律。于是,以音乐传情为线索,在开学第一课上,让学生们探讨喜怒哀乐在音乐中的表达,用古典或流行的旋律来代表不同时候的心情。结果,出乎意料地,答案很多,他们
4、的答案也表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因为来自城市或者农村,个体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在给予肯定后,我将我的选曲依次播放给学生们听,让他们谈谈为什么喜怒哀乐在旋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并例举他们听过的歌曲所能涵盖的情绪,学生、老师之间互相探讨,渐渐地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2 .学会辨识真正意义上的美当今网络飞速发展,信息传递迅速,我们可以轻松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于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音乐,但从审美角度看却是良莠不齐,但我们的学生往往只关注旋律表面,像曾经一阵风似的海草歌、学猫叫等,虽然是朗朗上口,但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很难提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学生们往往忽略了音乐的内涵,让快餐式的文化占据了课
5、余的生活,于是很难真的领略到来自艺术的美。音乐课旨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基本能力,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选用教材内容的同时兼顾了学生平时听的流行音乐,一如在讲述优美与壮美时,对优美的歌曲的例举,像一度流行的知否就是一首很好的流行歌曲,将古典诗词的美与音乐的意境结合起来,其中节奏的疏密,速度的急缓,配器的应用,都很好地诠释了优美。3 .让兴趣爱好成为寻找美的动力学生们爱听歌,喜欢好听的音乐,一方面因为歌手本身,另一方面真的基于旋律的美感,正是因为这样的动力,会在课堂上收获意想不到的作品,很多时候学生推荐的音乐是我没有听过,但又很好的作品,不管从意境方面还是旋律本身。所以,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
6、老师,当学生们慢慢了解了音乐就能自主地寻找到许多老师都没有遇见的新的作品。二、怎样才算听懂了音乐1 .了解中外音乐的区别开学第一课上,我记得学生听过一首中国作品和一首外国作品后感慨:中国和外国的曲子一听就能区别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急忙科普:这是因为调式的缘故,调式: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其实就是组成旋律的音的倾向性,中外调式的不同,构成的音不一样,倾向性必然不同。而且,就器乐来说,中外乐器音色的差异在音乐色彩的营造上就给听众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用音乐课上培养的音乐的耳朵去感
7、受或明亮或黯淡的色彩变化,去比对东方音乐的含蓄和西方音乐的热烈。2 .通俗与古典是否相悖学生们的世界里永远少不了流行音乐,对于新的流行排行和最近比较火的歌手如数家珍,常常得请教他们有什么新歌登上榜首,谁谁又出了新专辑,主打歌为某某,但是一到上课,听到钢琴曲或者交响乐,往往趴倒一片,无奈之下,只好给他们听海顿惊愕交响曲,并讲了相关的小故事,学生们听过兴趣盎然,于是趁热打铁,将学生们刚结束的研学旅行看到、听到的春天和维瓦尔第的春对比,听听16世纪的春天有着怎样的景象,进而联系小提琴的音色和与之协奏的乐队了解到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并通过这一时期教堂的装饰和设计得知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渐渐的,课堂
8、上热闹起来。一首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又让学生们找到了不想长大的影子,所以,古典与通俗是有着联系的,古典因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和厚实的文化基础常常为流行音乐提供营养,在认真听懂了古典音乐之下,才能更好地去辨认好的音乐,让生活中的旋律变得更优雅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三、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课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全面发展的人必不能少了美育,在学生们走向社会之后,如何正确地调剂生活,并从各种途径获得支持个人发展的力量,艺术课程的教育责任重大。但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不重视,老师不主动,于是,老师和学生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基础的知识难以普及,更不用谈艺术素养的提高,学生往往将听不懂作为拒绝音乐课的理由,而老师,面对学生的拒绝痛心疾首。所以不仅仅是开学第一课上为学生开一个好头,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更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程中贯穿音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并提高自身的技能,用钢琴和声乐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在老师搭建的沟通平台上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