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林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海林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我省“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
2、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优化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融合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强化政府支持。把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提质增效。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注重构建绿色加工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引导产业由
3、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降成本、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坚持科技支撑、依靠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能和第一竞争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生物、数字等技术赋能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坚持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把产业聚集、融合发展作为根本路径,促进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打造原料供应、加工转化、现代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三)工作目标做大做强玉米、水稻加工产业,做精做优“菌、菜、果、药”特色产业,充分发
4、挥我市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力争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4.3亿元,年均增速10%。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比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二、重点产业以水稻加工业为重点,突出食用菌、蔬菜、寒地果、中药材等我市特色农产品加工,科学谋划加工布局、重点方向、发展目标,引领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增长。(一)水稻产业1 .产业现状:2023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3.68万亩,产量
5、1.09亿斤。全市规上水稻加工企业3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2 .区域布局:重点在海林镇、新安镇、开发区等区域打造优质水稻加工产业带。3 .重点方向: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地域特色,实现优质优价,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营销队伍,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链条,开展多渠道销售,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局面。4 .发展目标:2026年,新增水稻加工企业3家,新增水稻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实际加工量超过5万吨,水稻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二)食用菌产业1 .产业现状:2023年,海林食用菌总量6.3亿袋(盘)。其中:黑木耳总量4.65亿袋;猴头菇总量1.5亿袋
6、;灵芝、香菇、平菇等多元化菌类总量0.15亿袋。食用菌干品产量2.7万吨,产值预计可实现21亿元。现有富源菌业、悦来颐和、光明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 .区域布局:重点在海林镇、开发区等区域建设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3 .重点方向:推进猴头菇全产业链建设,引导新民村、模范村、光荣村等猴头菇专业村推广工厂化生产技术;全力扶持悦来颐和、千菌方等企业实现规模化扩张;以江苏宝盛龙城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引入猴头菇精深型加工生产线,支持重点企业和合作社研发猴头菇新产品,打造全国知名的北方猴头菇产业集群示范样板和优势品牌。(三)蔬菜产业1.产业现状:2023 中:棚室蔬菜0.8万亩、 吨,棚室蔬菜80%
7、外销, 品牌。有蕨菜、刺嫩芽、4 .发展目标:猴头菇总量保持全国第一位,部分特色品种进入全国领先行列。2026年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7亿袋(盘),棚室栽培占比超过25%,产业总产值突破23亿元。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其露地蔬菜0.8万亩。年产鲜菜4.34万创建“威虎山”“海浪河”等10多个蔬菜猴腿菜等天然山野菜品种50余种,是东北山野菜绿色食品基地。5 .区域布局:重点在海林镇、开发区等区域发展蔬菜产业。6 .重点方向: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引进最新式的生产线,积极发展真空包装、罐头食品、方便食品等产品,促进企业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扩大产能。7 .发展目标:2026年,蔬菜产业营业收入增长
8、1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四)寒地果产业1 .产业现状:2023年,全市发展树莓、黑加仑、龙丰果等寒地果0.9万亩,年产各类果品IIOo万斤。2 .区域布局:重点在海林镇、横道镇、三道镇、开发区等区域发展寒地果产业。3 .重点方向:着力推动我市寒地果产业的标准化种植、精品化加工,打造品牌优势。积极引进寒地果深加工项目,探索果脯蜜饯、果酒、果汁等农特产品。4 .发展目标:2026年,新增寒地果加工企业2家,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五)中药材产业1 .产业现状: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3.7万亩,2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4个,种苗繁育基地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年产中药材
9、1.7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基本形成中药材种苗繁育、规模化种植、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2 .区域布局:重点在山市镇、柴河镇等生产优势区,建设一批专品种生产小镇和加工基地,打造中药材核心产业带。3 .重点方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思路,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种植品种包括刺五加、平贝、五味子等。构建完善的道地药材生产加工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涵盖主要道地药材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加强道地药材质量管理。4 .发展目标:2026年,建设道地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0.08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四、主要任务聚焦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
10、展目标,突出强化顶层设计、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质效、增强竞争能力等关键环节,重点落实五项任务。(一)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1.统筹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根据我市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既要做好重点粮食产业加工,也要推进特色产业加工业发展,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5 .统筹推动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商品化处理能力。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深度加工能力。引导过剩初加工产能化解转移和短缺精深加工产能加快建设,推动初加工与精深加
11、工合理配套、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互促共赢。6 .配套发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主攻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加快推进秸秆、稻壳米糠等副产物开发利用,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1.拓展精深加工领域。紧盯中高端市场,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瞄准工程工艺新、发展潜力大、加工效益好的新兴产品,培育发展新动能。7 .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改造升级传统加工业、壮大新兴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精深加工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一流技术,转化落地一批科技项目,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8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开展
12、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追溯等体系认证,促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深度整合,提高企业规范管理能力和企业家素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三)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1.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品。坚持“稳增量、优结构、强主体、增效益”,立足资源禀赋,引导开发一批品质高、品牌响的绿色食品产品,打造“小而美”“优而精的特色绿色产品优势。2,推进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建设。依据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布局和方向,进一步梳理重点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集中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加工项目,推进专业化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提升绿色食品加工能力。3 .打造绿色食品加工示范样板
13、。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以绿色食品企业为载体,按照产加销一体、种养加循环、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发展一批集生产加工、市场销售、消费体验、专业服务于一体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示范样板,放大品牌综合效应,提升品牌增值空间。(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1.推广循环发展模式。鼓励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引导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体系,大力推进,赞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4 .提高装备设施使用效率。提高已建农产品加工设施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广相关技术,促进农产品冷藏库、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的“一库多用”、“一房多用”,达到充分利用。5 .提升资源利用率。引导加工园区加快应用节水、节能等
14、环保技术装备,推动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拓展农产品加工多种业态1.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向加工流通业态延伸。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烘储、直供直销等设施,发展“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和设施装备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贮藏、加工和销售的经营方式。2,鼓励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前端、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为主要形式,构建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3.创新模式和业态。利
15、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农产品加工新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业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五、重点行动(一)精深加工企业培育行动。做大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已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整合扩张、创立品牌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管理,提高加工深度、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走“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之路。发挥海浪河米业、北珍食品、悦来颐和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
16、升企业引领行业发展能力。到2026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达到40家。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各镇、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绿色食品加工提升行动。扩大绿色食品加工规模,利用绿色有机、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等资源优势,加快水稻、食用菌、山野菜等绿色食品发展。提高绿色食品加工质效,依托悦来颐和、森宝源、远东等大型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促进绿色食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强化证后监管工作,指导企业进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绿色食品企业及基地的年检、市场监督检查,坚决取消不合格产品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到2026年,力争绿色食品企业100%进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科技创新升级行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