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农业机械化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农业机械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期完成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机化指标,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农业机械化管理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试验鉴定及农业
2、机械化管理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装备,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智能和复式作业机械。积极实施全面普惠、扩面增类、精准提标、惠农便民政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亿元,比十三五末期增长15%,补贴各类农机具20万台,受益农民15万户。截止评估期,农机总动力超过3000万千瓦,比2020年增长15%;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5万台,增长17%;水稻种植机械达到2.5万台,增长50%;联合收获机达到15万台,增长20%;谷物烘干机达到1.2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比2020年增加9.5个百分点;秸秆处理、田间管理和粮食
3、烘干等薄弱环节加快突破,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20个;创建农机装备应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新型农业机械产品50多种推动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近200家,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超50家。已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200个,比2020年增长45%o健全新型农业机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业生产实用人才1.2万人次,新增农机职业技能获证人员1万余人。(一)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围绕玉米收获、小麦收获烘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小杂粮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推进适用机具研发,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强化机械、栽培、
4、品种集成配套,加强试验示范,总结推广适宜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对粮食作物关键薄弱环节机具实施累加补贴。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化率达到80%,制种玉米收获机械化率达到70%,小杂粮收获水平显著提升。(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瞄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加快补齐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短板,聚焦种植和收获、播种和收获等环节,选用和研发适宜地区种植的新机具,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围绕特色农产品,积极推进入选绿色食品目录产品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设施种植机械化,加强不同设施结构、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和作物信息监测与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的系统化集成与应用示范效应,稳步推进与提升设施
5、内作业环节装备化、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60%以上。(三)推进粮食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减损提质。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将减少粮食作物机收损耗浪费工作常态化,推动降低粮食生产各环节损耗浪费。加大排种漏播监测装置试验研究,提高精密科轿中器的播种质量。开展精量播种装备技术集成示范,从精量播种入手,降低种子播种量,减少种子浪费。加强粮食作物在用播种机、收获机质量调查和作业机具田间测评选型,引领企业改进播种、收获机械产品性能。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完善粮食作物精量机播、机收减损作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引导农户适时择机
6、作业。多形式开展机播机收操作技能大赛、作业能手评选,提高机手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注重提高机具技术状态,促进作业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四)积极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聚焦粮食、油料产后薄弱环节,围绕中药材、畜禽、水产品、果菜茶等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加强烘干收储、茶叶精制、畜产品分割冷冻、水产品分级保鲜、果蔬保鲜干制等环节新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探索发展互联网+初加工机械化,推动农产品初加工重点环节机械化与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制定健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推广鉴定技术标准。加快推动面制食品、米制食品、特色杂粮制品、豆制品等乡村特色农产品加
7、工机械的应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五)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具购置实行重点补贴,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快农机更新换代;在水稻主产县每乡镇建1个育秧中心粮食主产县每乡镇建1个粮食烘干中心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30个,制定一批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形成良种、良法、良机相配套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围绕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30个。(六)农机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通
8、过培育和引进,推进优势农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现代农机、色选机、粮食机械、智能农机装备等四大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壮大动力装备、孵化机、粮食烘干机等三大优势农机产品。通过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机市场占有率,农机制造年主营收入达300亿元。(七)深入实施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和分环节全面梳理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重点研发制造农机精细作业远程监测终端、无人作业多功能精量播种机等大中型智能机械,丘陵山区轻便小型作业机械等特色小型机械,蔬菜移栽收获、果蔬履带式运输车等设施农业机械和养殖业发展配套的洗消饲喂、尾水净化、粪污处理等农机装备。
9、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基层推广部门等单位,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建立农产学研定期对接和会商机制。完成特色农机补短板装备研制达到45项以上。(八)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提升。培育壮大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探索实行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引导村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和农机作业网格化服务,推进机械换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服务业态,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开展托管式、订单式作业服务。(九)加快推进废旧农机更新。全面实施农机报
10、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高效发展转型。大力示范推广节种节水节能节肥节药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侧深施肥、精准施药、节水灌溉等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减少种子、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用量。加快绿色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达35%o(十)加强农机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培养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造就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有技能、会经营、思想业务过硬的农机化产业。大力开展农机手机械操作技能大赛和技术培训,提高机手规范化操作、
11、标准化作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优势农机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工程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加快农机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引导涉农高校面向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构建产学研用推协同育人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十一)农业机械化产业链持续提升。对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具购置实行重点补贴,鼓励、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整乡、整县、整市推进全程机械化,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0个,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机队伍社会化服务能力,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1000名、农机手3000名。(十二)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机化管
12、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养和知识更新,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农机化管理人才。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加强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加快建设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强推进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质量监督、信息宣传、教育培训、应急救灾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产业急需和补短板创新产品的鉴定,建设省级农机装备试验鉴定检测中心,充分发挥农机试验鉴定的评价推广作用。积极推动农机经营、维修及零配件供应产业发展,完善农机售后服务功能,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十三)提升农机化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农机智能调度信息平台,联通农机化服务
13、大数据,实现管供需智能化对接,提升农机管理、服务、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试验鉴定、安全监理、质量监督等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农业传感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引领农业机械化管理、农机作业监测、农机作业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北斗导航、智能控制、自动驾驶等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建设农田精准耕作、畜禽水产智慧养殖、设施园艺智能化生产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依托省农机装备应用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农业、无人农场等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需求的日益迫切,
14、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农机制造水平不高。农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多数农机企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份额小,与国内外同行存在差距。(二)农机作业基础条件不优。耕地存在零碎化问题,农机通行与作业条件有待宜机化改造。农机存放和保养问题在不同地区依然存在。(三)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近年来劳动力紧缺情况突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日益迫切。但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均衡,多数合作社服务能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四)发展不平衡。存在区域粮食作物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种植业与养殖业存在领域发展不平衡;产前、产后等环节机械高性能、智能化农机数量少。(五)支持保障不足。农机农艺融
15、合不够紧密,农机化管理人员匮乏,导致农机试验示范、推广、鉴定、监理、培训等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三、推进十四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对策与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抓好规划实施。组织调动全系统力量,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坚决贯彻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把农机化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推动农机化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二)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整合资金,落实农机购置及报废更新补贴、财政税收、用地、保险等政策。实施农机新产品补贴和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等试点。加快构建农机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体系。遴选培养一批
16、农机使用土专家,不断壮大基层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加快构建农机化一体化合作机制。(三)加强法治保障。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依法开展农机监督执法,强化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切实提高农民机手、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自觉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四)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绩效评价机制,将规划实施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后续扶持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农机化发展的引导、激励与约束作用。围绕规划重要目标、主要任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加强调度和评估,及时总结推进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唱响机械强农旋律,努力营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