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工型黄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工型黄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工型黄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加工型黄瓜为一年生瓜类,一般简称*黄瓜或白黄瓜,主要用于腌制加工。嫩瓜加工产品称为瓜皮、瓜脆或黄瓜皮,老瓜加工产品称为老瓜皮或老瓜壳,深受两广地区人们喜爱,其中以*黄瓜皮最为有名。桂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黄瓜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10000hm2左右,其中*市种植面积占70%以上。2014年7月“*黄瓜皮”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进一步提升了*黄瓜皮的知名度。近年来,随着产业富民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加工型黄瓜产业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该区域,尤其是*市的主要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一、产
2、业发展优势(一)栽培加工历史悠久* *黄瓜种植始于宋朝,距今已有超900年的历史。*民间俗称的“短藤白皮黄瓜”以嫩瓜腌制加工为主。明朝嘉靖年间,*知州林希元编著的嘉靖*志记载:“黄瓜,性冷,伴肉条食之。黄瓜皮色味俱佳,是*民间独特的菜肴,民间节日和婚丧筵席必不可缺。相传,清道光年间,粤籍御厨锦长青选用*黄瓜精心腌制黄瓜皮,深受皇室喜爱。从此,*黄瓜皮名声鹊起,堪称岭南一绝,与荔枝、龙眼一起被誉为“岭南三宝”,素有“宁舍鱼翅燕窝,不舍*瓜皮”之说1。20世纪90年代,*市多家黄瓜皮加工厂采用新的加工技术,结合传统工艺,开发出开袋即食系列黄瓜皮产品,成为*市民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3、二)政府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瓜产业发展,市财政连续多年安排“黄瓜皮产业提升工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黄瓜品种提纯复壮、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等,极大提高了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为引导*黄瓜抱团发展,2010年原*市农业局牵头组织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成立*市黄瓜皮行业协会,专门从事产销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加工型黄瓜产业涉全市4个县、区的15个镇,从事种植、加工黄瓜的个体农户达3万多户,共5万多人;从事黄瓜加工的企业有19家,年综合产值8亿元以上。(三)种植区域集中传统*黄瓜种植主要集中在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久隆4镇,目前已辐射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以及合浦县、博
4、白县等周边区县和湛江等地,其中,以“那丽瓜皮”最为有名。那丽镇已形成专门的黄瓜皮牙,每到好日,周边的种植户和收购商汇集于此,交易量庞大。但本区域以本地农家自留种为主,杂交种种植面积不大,且全部以嫩瓜加工。(四)种植品种多*黄瓜种植品种按嫩瓜表皮颜色分为3种:白皮黄瓜、黄皮黄瓜和青皮黄瓜。本地区以种植白皮黄瓜和黄皮黄瓜为主,鲜瓜略呈三棱圆柱形,表面带稀疏黑刺,长1520cm,横径46cm,单瓜质量200-300go青皮黄瓜多为杂交种,由于加工后瓜头、瓜尾青绿色部分会变为黑褐色,外观商品性欠佳,种植相对较少,但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作沥水瓜,近几年种植规模发展迅速2。(五)加工方式多样*黄瓜除少量
5、用于鲜食外,多以加工为主,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嫩瓜和老瓜都可用以加工,其中以嫩瓜加工居多,本地区90%左右种植户将嫩瓜初加工后再销售;老瓜加工主要集中分布在浦北县张黄、福旺一带。一般在雌花开花授粉后68天,幼瓜瓜肩从白色开始转为乳黄色,花瓣未自然脱落时收获。初加工方法简单,多是把嫩瓜刺孔后,放在8090。C水中杀青,待变软后捞起加压去水,压至鲜瓜质量的40%50%,加10%食盐腌制1天后即可销售;部分压至鲜瓜质量的20%40%,加30%左右食盐腌制,可长时间保存,伺机出售3。行情较好的年份,杀青后的沥水瓜直接上市售卖,2017年早春茬沥水瓜地头收购价曾一度达到12元kg的历史最高价,667m2产
6、值超过3万元。二、存在问题(一)种质退化严重,病虫害频发*黄瓜专用品种很少,生产上主栽品种以当地农家自留品种为主,且全部采取直播方式种植,加上大部分种植户不注意提纯复壮,往往导致种质退化严重,抗病性差,病虫害多发,产量不稳定,品质没有保证。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黄瓜复种指数增加,导致传统种植区域连作障碍突显,病虫害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相当部分瓜田产量低、品相差、商品率低,且种植成本增大,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成为*黄瓜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二)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成本高受地理条件限制,*黄瓜种植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十分薄弱,难以开展机械
7、化生产,生产过程基本全靠人工,对黄瓜的生产、加工、运输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黄瓜采收和初加工高峰期,规模化种植基地的用工量剧增,有的地方普通劳动力的费用高达150元/天,甚至还请不到工人,导致一些黄瓜因采收不及时或初加工不及时,商品性大打折扣,极大地损害了种植户的利益和种植积极性。(三)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低,原料差异大*黄瓜以散户种植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推进难度大,覆盖率低。受种植户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瓜形、大小、皮色不一,加工性能差等问题4,导致同一企业生产的不同批次产品间差异较大,质量不稳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声誉。(四)周年供应不均衡,加工设备利用率不高*黄瓜全部
8、为露地种植,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在低温阴雨的冬季和高温多雨的夏季,少有鲜瓜上市,加工原料供应不均衡,加工厂家基于效益考虑,多于冬夏2季停产休息,进而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增大。另外,由于市场波动大,利润没有保证,加工厂家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不高。(五)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影响力小据统计,全市19家黄瓜皮加工企业中只有9家注册了产品商标。由于加工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大多不愿在宣传上投入过多精力和财力,导致企业品牌影响力低,产品溢价不高。目前除龙三钱、钦宝和锦泉牌黄瓜皮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外,其余大都反响平平。在原*市农业局的支持下,*市黄瓜皮行业协会曾于2015年在南宁的机场、火车站等公
9、共场所投放了一段时间*黄瓜皮的广告,效果奇好,销量大增。但受经费限制,广告投放连续性不够,用户黏合度培育不到位。三、做大做强*加工型黄瓜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职能部门要抓住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高服务意识,搞好*黄瓜的科研、生产、加工、营销及信息等服务,架设连接科研单位、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鼓励本地科研单位加强横向合作,开展*黄瓜种质资源收集及利用研究,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技术改造,品牌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开发出种类多样的黄瓜皮系列新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黄瓜产
10、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市黄瓜皮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会员间信息资源共享,在基地生产布局、新技术推广、原料收购、加工标准制定等方面统一协调。严格执行质量监管,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市场秩序,实现行业自律,共同提升*黄瓜皮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三)转变经营思路,保障产业持续发展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与生产经营者签订产销合同,解除生产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保障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一批优质稳定的原料基地,大力推广提纯复壮、水旱轮作、膜下滴灌、穴盘育苗、嫁接育苗和病虫害综合防
11、控等标准化节本增效技术,并努力扩大应用范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尽量减少人工用量,力求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实现*黄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工业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基础的基地、企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经济指标名列行业前茅、具有市场优势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重点龙头企业,为*黄瓜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鼓励企业横向整合,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五)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充分发挥“*黄瓜皮”区域公共品牌作用,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品牌效应。同时加强对企业争创名牌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建立激励机制,对获得市名牌、著名商标和国家名牌的企业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