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0542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xxxx-2015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 xxxxXXXX备案号: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xxxx-2015代替DLZT390-2010县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ofdistributionautomationforcounty(征求意见稿)2015-720IX-XX-XX发布20IX-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1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错误!未定义书签。4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5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6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7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配电主站功能配

2、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配电自动化终端功能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县域供电配电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进一步有效指导县域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相关工作的开展,推进县域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重新修订“DL/T390-2010县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标准。本标准修订时在总结标准以往执行情况和配电自动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并广泛征求了科研院所、制造厂商及运行单位的意见。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出版后代替“DL/T390-2010县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

3、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县域地区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功能、技术要求以及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等。本标准适用于县域地区中、低压配电网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84-2014交流高压断路器GB3804-2004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GB/T15153.1-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DL/T 599DL/T 634. 5101DL/T 634.5104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

5、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721-2013DL/T DL/T DL/T DL/TDL/TJB/T813-2002814-20138608905709-20147569-1994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12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交流高压自动分段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县域配电网(MediUmurbandistribution)县级供电企业管辖范围内的IO

6、kV(含20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3.1.2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可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3.1. 3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实现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故障处理、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自动化系统子站(可选)、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信网络等部分

7、组成。3.1.4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MaSter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简称配电主站,3.1.5 1.5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RenlOteterminalunitofdistributionautomation)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等功能,主要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变终端等,简称配电自动化终端。3.1.6 馈线终端(Feederterminalunit-F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和开关柜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

8、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3.1. 7站所终端(Distributionterminalunit-D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3.1.8 配变终端(TranSfornIerterminalunit-TTU)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测量的配电自动化终端。3.1.9 配电自动化子站(Slavestationofdistributionautomation)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之间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简称配电子站。3.1.10 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

9、mation)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测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一遥:遥信二遥:遥信、遥测三遥:遥信、遥测、遥控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FA: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DTU:站所终端(DistributionTerminalUnit)FTU:馈线终端(FeederTerminalUnit)TTU:配变终端(Transforme

10、rTerminalUnit)4基本原则4.1 配电自动化以保证县域供电企业供电安全和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为原则,以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为目标。4.2 配电自动化建设应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配电网网架结构、设备现状、负荷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实际需求,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分区域、分阶段规划设计与建设。4.3 配电自动化应坚持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维护方便的原则,与县域城镇及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相协调,应与县域配电网建设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4.4 配电自动化应按照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配电线路、通信网络和开关设备情况,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系

11、统配置与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并宜采用技术成熟、少维护或免维护、节能环保的设备。4.5 配电自动化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结合配电自动化业务发展需求和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4.6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应满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相关要求;4.7 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支持分布式能源及储能装置等接入控制、互动化应用等智能电网扩展需求。5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终端设备、子站(可选)和通信信道所组成,一般采用两层结构(即主站层和终端设备层);在选用子站时,可采用三层结构(即主站层、子站层和终端设备层);在无主站时,可采用一层结

12、构(即终端设备层中开关设备间相互配合),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参见图Ie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动系充配自化绿配电主站骨干通信网主站层配电子站配电子站子站层开关L 合一 配一 JDTUL 终端通信接入网二r入站配变终端设备层图1.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6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无主站模式与主站模式,其中无主站模式主要通过终端设备层的逻辑配合实现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主站模式通过配电主站实现SCADA功能及扩展功能,故障快速处理可以采用集中型或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式实现。6.1 馈线自动化6.1.1 总体要求a)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停电范围、缩短故障处

13、理时间;a)馈线自动化应能适应各种县域配电网结构,能够对永久故隙、瞬时故障等各种故障类型进行处理;b)故障处理策略应能适应配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分布的变化;c)馈线自动化应与继电保护、备自投、自动重合闸等协调配合;d)当自动化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尽量减少事故扩大的影响。6.1.2 实现方式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型和就地型两类方式。6.L21集中型馈线自动化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是指通过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相互配合,实现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可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实现方式:a)全自动方式:配电主站通过快速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

14、,集中进行故障识别、定位,通过遥控远方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b)半自动方式:配电主站通过收集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识别、定位,通过现场人工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6.1.2.2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是指不依赖配电自动化主站,通过终端相互通信、逻辑配合或时序配合,完成故障区域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就地式馈线自动化分为智能分布式和重合器方式:a)智能分布式:通过配电终端的相互配合,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并可根据需要将故障处理的结果上报给配电主站。b)重合器方式: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线路开关间的逻

15、辑配合,利用重合器实现线路故障的就地识别、隔离和非故障线路恢复供电。具体又主要包括重合器一电流时间型分段器模式与重合器一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模式。重合器一电流时间型分段器模式主干线路上装设时间电流型重合分段器,分支线路上装设过流脉冲计数分段器。主干线路利用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重合功能与线路上的时间电流型重合分段器的重合闸功能与电流保护功能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分支线路利用过流脉冲计数分段器记忆故障电流的次数,隔离分支线路故障。重合器一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模式主干线路上装设时间电压型重合分段器,通过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重合闸功能和线路上具有失电快速分闸、得电延时合闸及脉动闭锁功能的时间电压型重合分段器配合自动隔离故障并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6.L2.3馈线自动化实施原则应综合考虑实施区域的供电可靠性要求、网架结构、一次设备现状及通信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其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a)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满足负荷转供要求、通信通道满足遥控要求且开关设备具备电动操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