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海南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坡书院:海南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书院:传播文化的阵地*书院位于*省*和镇东郊,旧称载酒堂,是苏轼谪居*时期讲学传道的遗址。“问汝平生功业,*。*是苏轼仕途中的最后一个谪居地,苏轼的三年*生活为*的文化教育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化兴盛之地。正如古人所言“琼之有士始于信,琼之士亦莫盛乎彳詹”。(一)*位于中国最*,由于远离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被称为“越郡外境”“南服荒缴”。自汉代始,有众多文人豪杰被流放到*岛。曾官至唐朝宰相的李德裕在贬*司户道中写道:“一去一*,千之千不还。*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在古代众多被流放到*岛的人中,苏轼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苏轼(*),字子瞻,号*居士,北宋眉州人(今属*市)。绍圣四年(*)
2、四月,苏轼被贬至*岛昌化军(今*省*市)。刚到*时,生活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超过苏轼的预想,他曾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然而与生活环境艰苦相比,引起苏轼关注的是*教育文化的落后。由于与*地带长期隔绝,*教育文化发展相对迟滞。一日,苏轼到*一所古学舍游览,没有想到竟空无一人。在其所作的和陶示周掾祖谢中记载道:“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三国志记载:虞翻,字仲翔。徙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由此诗可见苏轼立志要成为像虞仲翔一样的人,即使生活环境艰苦,也要为*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元符元年(*),苏轼
3、和军使张中同访黎子云,黎子云的住所前临大池,*幽茂,小有藏书,“坐客欲为醵钱作屋”,苏*“欣然许之”,并取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名其屋日:载酒堂。载酒堂落成后便成为苏轼以文会友、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明嘉靖二十七年(*年),载酒堂改称“*书院”。(二)苏轼谪居*三年,续写完成了*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经学著作,撰写文章*篇,创作诗歌*首。载酒堂作为苏轼讲学传道的基地,当时大批学子慕名纷纷来*拜*为师,如琼州的姜唐佐、*的裴闻义、*的葛延之等,*当地读书人如黎子云兄弟、符林、王霄等常“载酒问字”,以从师于*为傲。*因此成为*文化兴盛之地。重修脩县志叙记载:“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信四年,以
4、诗书礼乐之教转移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苏轼贬谪到*岛之前,整个*从无一人考中举人或进士。在苏轼的影响下,*诞生了第一位举人姜唐佐和第一位进士符确。*年,远在琼州的姜唐佐慕名来*求教于苏轼。苏轼因姜唐佐有中州土人之风,“甚重其才”,赠诗道:“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苏轼鼓励姜唐佐外出应试,相约“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姜唐佐终究没有辜负苏轼的厚望,在苏轼获得赦免北归三年后,中举乡贡,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北归九年后,学生符确也考中进士,成为*的首位进士。之后,*人才辈出,至清光绪年间(*)科举考试废除时,共出举人*
5、名、进士*。关于苏轼对*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古代文人学者多有记述。南宋名臣李光在迁建*学记中记载:“时人知教子,家习儒风,青衿之士日以增盛。“明代*进士唐胄编撰的重建*儒学记中记载:“琼之有士始于傅,琼之土亦莫盛乎僧”,真实再现了*当时鼎盛的学风。清代戴肇辰等学者撰写的琼台纪事录谈道:“宋苏文忠公之谪傅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清代名士陈煨在重修*书院有感中感叹:“宋朝一日攻朋党,傅耳千秋得太师。”今天,*书院的这副楹联是对苏*三年贡献的生动概括:灵秀毓*,纵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文明开僧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三)“我本*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
6、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苏轼三年的*生活是其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南宋以后,众多文人墨客来*瞻仰*遗址,感受*遗风。明代成化年间,*提学张习视察*,作诗道:“风土差殊是海乡,鸟多鹦鹉果槟榔。我来踏遍珠崖路,要览*载酒堂。”表达了对*载酒堂的崇敬向往之情。南宋著名诗人杨*曾作登载酒堂道:“先生无地隐危身,天赐黎山活逐臣。*鲸波隔希爽,千年桂酒吊灵均。忠贞塞得乾坤满,日月伴渠文字新。底个短檐长帽子,青莲居士谪仙人。”新中国成立后,众多文人学者曾来*书院考察调研,留下纪念诗作。*,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考察*书院时在俯耳行中感叹:“俄而载酒亭前过,*笠
7、屣正逶迄。”同年,著名戏剧家、国歌词作者田汉冒雨来寻*书院,作诗道:“*踪迹遍南疆,冒雨来寻载酒堂。三年服野多知己,*即故乡。丹荔玉肤犹未熟,新椰琼液已堪尝。诗魂更是掀须笑,十丈红花簇*。”*,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来此寻访*踪迹,作诗道:“寄意天下滔滔者,来拜*一真人。”*,*书院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建有载酒亭、载酒堂、*祠、*井、*像、*塘、陈列馆等景观建筑。书院众多的匾额、楹联、碑刻和字画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研究价值。*荣获了“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苏*的三年*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载酒堂的传道授业开风气之先,成为*文化教育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时至今日,*书院已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而*文化早已融入*人民生活的点滴日常。作者:武星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