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97663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文读懂战国200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文读懂战国200年首发2023-11-0819:50朱老头讲历史从春秋到战国,韩,赵,魏拆分晋国公元前453年,晋阳陷落的前夜,韩、魏两家突然反水,跟赵氏里应外合,联手进攻智氏,一举消灭了智氏这个晋国最强卿族。从此以后,晋国国内再也没人可以限制韩,赵,魏三家了,三家开始了瓜分晋国的宏大工程。这个工程持续了半个世纪,一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才基本完成。韩,赵,魏三家势力范围公元前404年,韩,赵,魏三家攻破齐国,活捉齐康公,然后押着齐康公去朝见周威烈王,要求周王封自己为诸侯。周威烈王不敢拒绝,一口答应。于是在次年,韩,赵,魏三家正式升级为诸侯,晋国也正式分裂为韩,赵,魏三国。韩,赵,魏加上之前

2、已经存在的齐、楚、秦、燕,共有七个大国主导着国际局势。从此拉开了战国七雄竞逐天下的序幕。名存实亡的晋国又摇摇晃晃地生存了50多年。直到公元前349年,晋静公被韩,赵,魏废为庶人,随后被刺杀身亡,晋国宗庙终于断绝。韩,赵,魏三家被合称为三晋。三家瓜分晋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际上从公元前453年起,三晋就已经是三个独立的国家了,只是缺少名分而已。黄海无锡寿春;又水、丹阳大梁三晋三晋里面,魏国继承了晋国最核心的地带,所以国力远超另外两国。在战国早期,魏国代替原来的晋国,主导着国际局势。公元前453-前386,魏国的全盛时代战国早期,魏国的君王是魏文侯。魏文侯十分贤明,尤其知人善任,他用对了两个人,给

3、魏国带来了极大利益,这两个人分别是李悝(kui)和吴起。李悝在魏国实行了变法一一这是战国时代第一次出现“变法”的概念,魏国因此走在了各国前列。为什么“变法”在这个时代这么重要?因为从春秋到战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的国家政策也需要调整,谁最早调整,谁调整得最彻底,谁的国家就能比别人更强大。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由李悝主导,军事上的革新则由吴起来执行。吴起是卫国人,公元前409年左右来到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开始统领魏国军队。吴起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名次的天才将领,他来到魏国以后,魏国在对秦国的战争中顿时占压倒性优势。战国早期,魏、秦交锋三家分晋以后,晋国“表里山河”的地理优势被打碎,

4、分出的三国都急于扩张领土,以便于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防线。其中,魏国的主要扩张目标就放在西边的秦国身上。秦国是周朝的西部屏障,从来就拥有强大的武力。但他们时运不济,遇上了春秋时代的超级霸主晋国,两百多年的时间都被封死在嵋山以西,接触不到中原,社会发展受到极大遏制。秦、晋所以战国初期的秦国是一个野蛮而落后的国家。虽然晋国已经解体了,但秦国的厄运还没有结束。从公元前429年开始,秦国高层出现严重动荡,连续几个国君不得善终,十五年间换了三任国君。这种持续动荡,把秦国拖入了国弱民贫的深渊。国际上,秦国也非常孤立,因为他们被隔绝在遥远的西部,被中原各国当作化外之地,受尽鄙视。这种局面下,向秦国要土地当然是最

5、佳选择。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隔着黄河。黄河以西,是肥沃的河西之地,魏文侯盯上了这里,从公元前419年开始,就开始在河西地区筑城,逐步蚕食秦国的土地。秦人急忙出来阻拦。但是他们国力弱小,哪里是魏军的对手?虽然他们努力抵抗,但根本没有效果,魏国的城池依然一座接一座地建立起来。公元前409年,吴起担任魏军将领,魏军更加所向披靡,逐步向西推进。最后,秦人被迫在洛水沿线布防,阻止魏军进入关中。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防线,退无可退了。但这时候,魏国在整体战略上却出了问题。魏国有一个极大的不利条件:他们位于天下正中,四面受敌。这种情况下,魏国本来应该凭借高超的外交技巧在国家之间腾挪辗转,以防止多线作战的局面。但从

6、魏文侯开始,魏国的历任领导者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们在挤压秦国的同时,也在跟东部的齐国与南方的楚国作战。甚至还时不时去攻打北方的中山国。例如,公元前408年,魏赵联军攻打中山国;公元前405年,三晋联军攻打齐国;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进攻楚国虽然三晋联手,实力确实很强。但同时与齐、楚、秦开战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这极大的分散了三晋,特别是魏国的力量,使他们对秦国的蚕食逐步停滞下来,让秦国有了喘息机会。这时候,魏国内部也出了问题。公元前389年左右,吴起在魏国受到排挤,于是离开魏国,去了楚国,被楚悼王收留下来。吴起的离开是魏军的重大损失,魏军的战斗力从此下降了很多,对秦军不再明显占优势了。另外,

7、三晋联盟也破裂了。魏国这些年能够在国际上横冲直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带上了赵、韩两个小弟,三晋联手,天下无敌。可惜魏国统治者却没有意识到三晋联盟的重要性,公元前386年,魏国帮助赵国叛军攻打邯郸,导致两国翻脸,三晋联盟破裂。从此魏国在国际上就彻底处于孤立状态了。公元前385-前34L魏国衰落魏国被孤立的同时,他们最大的敌人秦国却迎来了命运反转。当时秦国在位的是秦出公,他两岁登基,因为年纪太小,只好由他的母亲小主夫人摄政。同时,他的堂兄公子连正在魏国避难。小主夫人没有政治才能,在国内很不得人心,受到朝臣们的一致反对。当时魏国当政的魏武侯便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想把公子连送回秦国去,扶立他上位,以此

8、来控制秦国。公元前385年,魏武侯派人护送公子连回秦国。公子连绕着秦国转了一大圈,绕到西北方的乌氏寨,才从那里进入秦国。随后,公子连跟秦国国内的反对势力里应外合,杀掉秦出公母子,成功登上君位,史称秦献公。秦国连续几代人的政治动荡到这时终于结束了。秦献公流亡国外多年,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他当政以后,开始大张旗鼓的改革,特别是向魏国学习,把魏国的先进经验带到了秦国,秦国从此开始了长达100多年的上升之路。同一时期,魏国遇到了大麻烦。他们在国际上已经被孤立起来,在之后的很多年,连续遭受齐、楚、赵等国的攻击,几乎没有一天不处在战争状态,魏文侯留下的强大国力逐渐被消耗殆尽了。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登基

9、,他的才能比魏武侯更差,在他的带领下,魏国更是频繁遭受敌人的攻击。其中,齐国对魏国的伤害最大。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带领的齐军两次打败庞涓带领的魏军。这两次战争对魏国造成了极大伤害,最终彻底打垮了魏国。魏国霸权就此衰落。齐,楚,秦三大国并立的时代来临了。大国的变法浪潮战国是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即使秦楚这样的大国,要在国际上立足,也需要拼尽全力。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各个国家竞相展开变法,开始了一场制度竞赛。当初吴起逃到楚国,随即就辅佐楚悼王在楚国展开了变法,但楚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很强大。楚悼王过世以后,他们立即发起反攻,杀掉了吴起。楚国的变法就这样半途而废了。另一

10、个大国齐国也不甘落后,齐威王上台以后,在国内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使整个齐国上下焕然一新。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齐威王建立了稷下学宫,为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兴盛做出了极大贡献。另外,处在大国包围中的韩国也实行了中不害变法,也给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过,真正给后世带来巨大影响力的还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本来是卫国人,流落到魏国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受到魏惠王重用,于是他在公元前360年左右来到秦国。当时年轻的秦孝公刚刚登基,正想大展宏图,便向天下颁布了求贤令,于是招来了商鞅一一魏国是天下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但魏国政府却留不住人才,整个战国时期,魏国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特别是秦国“输出”人才,之前的吴起、

11、孙膑,现在的商鞅,以及后来的张仪、范雎都是从魏国流出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走向。商鞅这些年都在仔细观察关东各国的政局,他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时代,什么样的政策才能让国家强大?他跟秦孝公面谈了几次,把自己多年思考的结果和盘托出,使秦孝公大受鼓舞。秦国朝廷里有许多人反对变法,但秦国本来就是旧贵族势力比较弱小的国家,推行变法的阻力比较小,秦孝公本人的意志又非常坚决,所以最终变法派获得了胜利,秦国终于决定推行商鞅的新法。商鞅变法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发布垦草令,随后在公元前356年正式实行了新法。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首先迁都到咸阳,避免了旧贵族的干扰,

12、最后实行了第二轮新法。商鞅变法是对社会的全方位改造。新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总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经济上,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政治上,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奖励军功,依靠军功授予爵位;法治上,实行严刑峻法;行政上,干涉日常生活,限制人们的自由;文化上,控制思想,禁止娱乐。总之,变法的核心理念就是加强中央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把国家改造为一个高效而坚固的集权国家。这种思维影响了后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使秦国拥有了对山东六国(靖山以东的齐、楚、燕、魏,赵,韩六国)的制度优势,从此在与山东六国的竞争中占了先机。不过,商鞅本人却因为变法而

13、得罪了太多权贵一一变法要求加强中央的力量,当然就要削弱权贵和地方的力量,所以旧贵族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过世,秦惠文王登基。秦惠文王为了平息贵族们的愤怒情绪,同时为了报自己的私仇,便对商鞅展开政治迫害。商鞅被迫逃亡,却在入住客栈的时候,被客栈老板告知:根据商君之法,没有证件不能入住。商鞅仰天长叹:作法自毙,只好再次逃走。最后商鞅被捉住,在咸阳闹市五马分尸,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秦惠文王很精明,害死了商鞅,却把商鞅的法令继续推行了下去。秦国的强大从此不可阻止,天下局势逐渐明朗了。公元前340-前317,合纵连横战国中期,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生存下去,各国统治者都抛开陈

14、见,开始不拘一格用人才。谁能对国家提出有用的建议,就任用谁。于是便有一群绝顶聪明的人物,凭借自己逆天的才华,在各国之间游走,推销自己的学说,凭三寸不烂之舌,煽动天下局势。这些人被后世称为纵横家。鬼谷子在纵横家们的推动下,秦国与山东六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外交博弈。山东六国里面,魏国处在抵抗秦国的最前线,是各国冲突的焦点,国际局势的转变也从这里开始。公元前340年,秦国看到魏国在马陵遭遇惨败,便立即出手,发动了第五轮河西之战。这时候的魏国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威风,在秦国的重拳打击下,连连败退。秦国因此接连收复河西领土。魏国抵挡不住,只好抛开马陵之战的仇恨,主动投靠齐国。公元前334年,齐国与魏国在徐州会

15、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齐威王与魏惠王),史称“徐州相王”。这标志着魏国已经放弃曾有的大国地位,开始实行灵活机变的外交政策。从这以后,魏国就成了国际社会的墙头草,谁强就投靠谁。公元前330年,秦国发起雕阴之战,斩杀魏军8万人,魏国在河西的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魏惠王只好把手上最后的河西领土献给秦国。秦国取得了河西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这时候一个奇人来到秦国,推动秦国的对外策略发生重大转变。张仪也是魏国人,据说他是鬼谷子的学生。他在东部各国推销过自己的学说,没有得到重视,便到秦国去碰碰运气。他对秦惠文王提出自己的想法:现在魏国已经遭到极度削弱,不应该继续打压他们。而应该把魏国收服过来,变做自己的马前卒,再推动他们,去攻击山东各国。这种由秦国拉拢东部国家,去攻打其他国家的做法,便是张仪为秦国量身定做的方案一一连横。那么东部国家怎么应对秦国的连横策略呢?同一时期,另一个奇才公孙衍来到魏国,向魏王提出自己的方案:由魏国牵头,联合山东六国共同抗击秦国,这便是一一合纵。合纵连横不管是合纵还是连横,魏国都是关键节点,也是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这之后,张仪与公孙衍斗智斗勇,合纵与连横之争也愈演愈烈,山东六国时而联手攻秦,时而互相攻讦,国际形势剧烈动荡。例如,公元前325年,秦国拉拢韩、魏两国联手称王(从这时候起,才有了秦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