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回繁华》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添加修饰语,归纳清明上河图的特征,感受画作的艺术魅力。2 .借助资料,理解“梦回繁华”的深意,领会画作蕴含的思想文化。【课前准备】3 .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4 .阅读雷收麦对周延亭的访谈清明上河图为何是北宋的“盛世危言”,思考:毛宁以梦回繁华为题揭示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征。【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提炼初读之感受同学们课前完成了自读,明确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发现,给下面的句子加一个修饰语,概括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怎样的画作。的清明上河图。(学生分别将添加的词语写在黑板上)预设:“很长”“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描绘繁华景
2、象”“风俗画中最具代表性”“内容庞大”“生动图释汴梁生活”“栩栩如生”“结构严谨”“繁而不乱”“有着历史价值”“有特殊意义”“价值重大”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词语,说明同学们阅读得很仔细,并且动脑筋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这些词语梳理分类,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点拨:细读课文第35段,先明确这些词语的指向,再进行分类。明确:作者从“画作的内容”和“画作的艺术特色及价值”两个方面来说明的。黑板上的词语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指向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及价值。第一类:“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描绘繁华景象”“风俗画中最具代表性”“生动图释汴梁生活”等词语,概括出了画作的内容。第二类:“很
3、长”“内容庞大”“栩栩如生”“结构严谨”“繁而不乱”“有着历史价值”“有特殊意义”“价值重大”等词语,表现出对这一精美画作的评价,以及价值的理解。小结:作者在这三段中,用细腻的笔触,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以彰显画作之恢宏。首先,写出画作表现出来的汴京之“繁华”。如开端的“汴梁近郊的风光”,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备”的“汴梁市区的街道”,诠释着“繁华”。其次,从绘画形式、技法以及现实主义特征等方面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突出其绘画技艺的高超;强调了画作的历史意义,揭示其深远的文化内涵。二、图文比读,体会语言之准确(一)图文对比,准确把握
4、图文信息请同学们欣赏老师课前悬挂在教室墙壁上的这幅按照1:1复原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毛宁要将这样一幅展现北宋市井风情的画面内容说清楚,就必须十分讲究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与说明的语言。小组合作,细读课文第4段并观赏这幅1:1清明上河图复原图。边读边将写有文章原句的即时贴粘在与画作所绘画面对应的位置上,并说说你的感受。(各小组领取写有文章原句的即时贴,边品赏画作边进行粘贴。)点拨:作者在描绘画面时注意了说明顺序。细读时抓住表明顺序的关键词句,可以辅助我们梳理主要内容。图文对应时,注意作者大量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来着力描绘画作中的细节。明确:作者是按照从“开卷处”“中段”到“后段”的空间顺序来介绍清明上
5、河图的,条理清晰。通过图文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介绍画作中的细节的语言十分精准。(二)小组互评,分享活动体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反思自己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与大家分享你的体验。示例1:我们的经验是“锁定大致范围,寻找对应细节”。我们先浏览了全段,发现了第4段中的方位词语,即“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等,这帮助我们锁定了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再细读寻找细节。示例2:我们的感触是“品赏画作细节,重回市井生活”。我们在寻找对应点时发现画面本身有许多精妙之处:船工、纤夫们劳动繁忙的景象,“结构精美,宛如飞虹”的拱桥等。作者的语言描绘很传神,这让我们仿佛重回历史中,感受到当时的生活风貌。(三)感受画
6、作神韵,解释说明对象的艺术特点同学们在前面品赏图与文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清明上河图的神韵。现在回顾前面大家添加的修饰词,你认为,哪一个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再读课文,畅谈自己对清明上河图艺术特点的理解。)示例:我感受最深的是“繁而不乱”这个修饰词,显现出画卷“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的艺术特点。“繁”体现了人物众多,店铺很多。张择端在描摹这些内容时,按照视点的移动展现“繁华”,不仅一点“不乱”,反而很有条理。比如第4段,按照空间顺序先介绍了“开卷处”的近郊风光,再介绍画面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介绍后段“汴梁市区的街道”。欣赏者在看画卷时能感觉到自己好
7、像是从郊野农村走进了城里。小结:通过细读与欣赏活动,我们看到:作者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扣住这幅画作的内容,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社会风貌描写得丰富、细致、真实、清晰;扣住这幅画作的艺术特点与价值,将其绘画形式、技法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特征讲述得清楚、明了。可以说,作者的说明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征。三、研读标题,领会文章之意蕴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标题却为梦回繁华。有人认为梦回繁华这个标题好;也有人说,用清明上河图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未尝不可。再次阅读课文,结合以下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材料一】雷收麦: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有两句诗:“唤回一晌繁华梦,箫鼓
8、楼台若个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繁华已灰飞烟灭,但是清明上河图留下的思考是永恒的。周延亭:尽管九百年来,我们没有真正读懂清明上河图,但惊马之灾、虹桥抢险等画面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不进则退的意识、敬畏自然的意识将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雷收麦对周延亭的访谈清明上河图为何是北宋的“盛世危言”【材料二】从表面上看,画家概括集中,客观表现开封城清明节期间的繁荣景象。但是,他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在描绘表面繁盛的背后,流露出对北宋末社会的阵阵隐忧。而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劲敌正在秣马厉兵,伺机攻克这座不设防的都城,北宋灭亡,已在旦夕之间。余辉张择端与他的“盛
9、世危图”【材料三】中国城市的物质文化在两宋时期突飞猛进,大抵到11、12世纪之际,中国大城市里的物质生活已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其他任何城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反映了北宋开封的城市变化和经济繁荣。虞云国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点拨:精读课文第2段,结合阅读材料,体会两个标题梦回繁华与清明上河图所表述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有理有据地阐释理由。示例1:我认为梦回繁华作为标题更好。课文第2段写道:“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IlIl-II25)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J这部分内容看似介绍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却也表达了作者毛宁对那段历史的沉重的叹息,引导我们去发现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
10、繁华背后掩藏着的统治者、绘画者、南渡的北宋遗民,以及更多人的复杂心情。这部分所表达的意思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种表面的繁荣景象,但实际上那时的北宋已经危在旦夕。张择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有“阵阵隐忧,示例2:我认为清明上河图也可以作为课文的标题。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就是清明上河图,题目直白地点出了说明对象,让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这幅画,作者清楚地介绍了“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画作创作的背景,画家用顶级技艺展现出来的汴梁城的经济繁荣,以及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评价。这一切,表达出作者对盛世汴梁城繁华的赞叹,当然也有对画家精湛技艺产生的自豪。示例3:我认为梦
11、回繁华作为标题更为恰切。“梦回繁华”四个字,言简义丰。仔细品味【材料一】【材料三】和课文第2段,我感受到“梦回繁华”既包含了对盛世繁荣、精湛技艺的概括,也蕴含着所有审视这幅千古名作的读者的复杂心情,即对繁荣的北宋灿烂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沉重叹息。“梦回繁华”表现的是张择端和其他南渡的北宋遗民心碎的现实,也是他们的美好期许,更是概括表达了作者毛宁欣赏清明上河图后的深切感受。点评:同学们说得真好。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确了课文标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无论是直白地点出说明对象的标题,还是能揭示出文化内涵与作者感受的标题,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都能够引领我们了解画作。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艺术表现,还要探究作品背后的故事,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我想,这应该也是作为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的毛宁写作这一讲最希望我们能够体察到的吧。四、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余辉的张择端与他的“盛世危图”和虞云国的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提出感兴趣的探究问题,并分享你的探究成果。2.北宋另一幅与清明上河图比肩的传世名画是千里江山图。学习作者毛宁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写一个千里江山图的介绍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