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逐章阅读笔记(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逐章阅读笔记(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整本书逐章阅读笔记(一)重刊序言【本章观点】第一段讲述写作来由。第二段分析自己的授课和创作心理,并于第三段指明这些文本的目的在于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第四段指出重隔37年再刊,是有其意义与价值的。第五段指出本书的分析内容和对象一一乡土社会提炼出的抽象概念。第六段阐明这些概念(IdealTyPe)有待于深入成熟发展的。第七段发出自己的寄语,愿此一往无前的闯劲能代代相传。【语段摘抄】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在教室里,教师是在带领学生追求知识,把未知化为已知。在
2、社会上发表一种见解,本身是一种社会行动,会引起广泛的社会效果。对实际情况不正确的反映难免会引起不良的影响。已经踏下的脚印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收不回去的。【感受与评价】人生能有一次坚持的结果,亦或是一往无前,突破险阻,都是值得称道的、难能可贵的经历;即使想法不成熟、行为幼稚,这也将成为前进的一块高峰。第一章乡土本色【论证思路】这一篇是全书的总论。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hkr断。之后分析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
3、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最后指出乡土社会的风俗无法应付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4、。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规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感受与评价】本篇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第二章文字下乡【论证思路】开
5、篇将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行为进行对比,并引出问题一一乡下人的“愚”体现在什么地方。接着指出识不识字不是能力的问题,不应作为“愚”的判断方法。“愚”不是智力不及人,而是知识不及人,从而引出文字的用处。然后回顾第一章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熟人社会,声气辨人,而非“贵姓大名”,从而说明文字发生之初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之后论证在空间上,文字的传情达意不完全,语言在乡土社会的直接接触中比文字更便捷。从而进一步论证语言是社会的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并且存在属于“行话”的特殊语言。最后说明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乡下人的文盲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文字和语言并非传情达意的
6、唯一工具。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语言和文字的基础,而非单纯开办学校教育。“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感受与评价】刻板印象中,乡下人是“土”且“愚”的。在城里人眼中,乡村人的教育水平无法与自己媲美,因此在乡村人面前,城里人会有一种自己知识饱腹的优越感。但这种观感是错误的,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说的一一每当你想
7、要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因此,我们要试着感同身受,而非骄矜自大。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论证思路】首先回顾文字下乡中提出的观点一一“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过程中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的情境里”。第二章论述了空间因素的影响,自然而然提出本章分析的重点:时间阻隔。之后明确提出时间阻隔分为两方面的影响: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先论述个人今昔之隔的影响:人类依靠记忆、抽象能力和以“词”为代表的象征体系来学习,从特殊走向普遍,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人与动物的区别)后论述社会世代之隔的影响:人依靠记忆传下来的生活办法,即
8、文化是社会的遗业。而我们需要在个人的今昔和社会的世代之间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而文化不一定有“文字”,进而分析时间格局中乡下人同样没有文字的需要。先论述过后回忆出自生活需要,但乡土社会是安定的,往往“生于斯,长于斯”。从而得出“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这一结论,以语言为载体的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世代中传授无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作者写日记)(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都市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区别)最后做出总结,一是一是乡土社会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二是文字最早发生于庙堂,因而当且仅当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人的“当前7,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说”是“有”的开始。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感受与评价】乡土中国不需要文字下乡。文字是庙堂性的,自有其发生背景,而这正与乡土(熟人社会)相悖。乡土社会中的“愚”是没有文字需要的结果,而非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