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逐章阅读笔记(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逐章阅读笔记(四).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逐章阅读笔记(四)第十章无为政治【论证思路】开篇提出两派权力论,一种偏重社会冲突,一种偏重社会合作。社会冲突下的权力称为横暴权力,特点是上支配下、阶级斗争和临时平衡。社会合作下的权力称为同意权力,特点是人与人相依赖、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接着说明某个具体的社区的权力结构是复杂的,并列举美国的例子进行论证。进而纠正“权力的饥饿”这一观点,理由即是权力具有工具性,即以此为工具获得利益,并列举英国议员和内阁、许由、务光的例子进行论证。因此,两种权力类型,前者要靠荣誉和高薪来延揽,后者则以经济利益为主。之后通过举例论证,以广西瑶山汉人和瑶人为例,论证经济利益在权力统治中的必要性。进而说明
2、乡土社会下横暴权力受到限制,农业乡土社会是皇权的发祥地,并提出了“雄图大略下大造工程f农业经济承受不住其费用f揭竿而起,天下大乱f休养生息,养民政策f皇权积累力量f雄图大略下大造工程”的循环,从而引出无为政治思想的产生。最后总结观点,点明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松弛和微弱的特点。【语段摘抄】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中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必需的消费品的人并没有资格做奴隶
3、的。【感受与评价】补充阅读庄子外物一“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费孝通所说的无为政治和老子的无为而治的侧重点不同,老子是对君王的劝谏,而费孝通所说的,则是乡土社会皇权的必然性与权力结构的松弛性。第十一章长老统治【论证思路】开篇作者首先指出要解释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除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外,还有Paternalismo接着指出在社会继替中,人必须要明白和遵守社会中的规律。有些规律属于文化学习、不是政治性的强制,因这些规律产生了权力。接着指出这种文化教化过程是代替社会去陶炼出合于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活的分子。进而指出这种教化权力的三个具体表现:文化稳定的社会是根据长幼有序
4、学习借鉴;文化不稳定的社会是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社会变迁中起作用的是智力、专业和机会。最后总结,衡量中国社会的更好的说法是“长老统治”。【语段摘抄】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英文里是PaternaIiSm。在教化过程中并不发生这个问题,被教化者并没有选择的集会。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感受
5、与评价】“社会变迁中起作用的是智力、专业和机会”,这种现象不仅具体表现为原文中所提到的年长比年幼机会更多一一随着社会日趋现代化,大都市中以能力取胜等都是对原有长幼尊卑秩序的打破,正是社会变迁的鲜活展现。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论证思路】开篇首先提出血缘社会是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人的社会地位,其特点是稳定的、缺乏变动,而这种社会地位也是一个不容选择的既存事实。接着指出稳定社会环境中,地缘是血缘的投影,人和地因缘固定。当乡土社会面临人口繁殖时,地域扩大,但向外开垦有限,因而需要向内精耕,于是社群必会分裂,分裂出来的去另外的土地寻找耕地,并保持血缘联系。(举例论证:美国的地名、父女的籍贯)进而指
6、出血缘和地缘分离的条件,及这种分离在乡土社会中实现是困难的;以此为基础,作者也提出了“外村人”“进入村子”大体上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接着指出外村的陌生人在村落社群中找到的特殊职业一一但在论述该职业前,作者先分析了血缘关系中亲属的亲密性、团结性、互助性(互欠人情)、权利义务相互平衡等特点。紧接着,通过举例论证(云南乡下上寅钱会),得出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的方法(避免血缘亲属关系),并自然而然地点出这个特殊职业即为“钱上往来”“当场清算”地商业活动。最后总结结论,强调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血缘象征身份地位,地缘强调契约法律,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性质的转变表现。【语
7、段摘抄】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这一趟是有作用的,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清算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感受与评价】中国社会称为人情社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血缘社会下互欠人情的现状,这种人情与现代社会客观的律法相悖,因而在一定
8、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但人情和律法所引起的冲突,也为那些迫于“人情”而受到桎梏的人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论证思路】首段指出乡土社会是变动速率较慢的社会。接着指出本章论述的中心(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权力类型),并阐明其与社会继替下的长老权力的关系(同时存在;社会变动慢,后者更有势力;社会变动快,前者更有势力)。进而分析社会结构变动的原因一一即无法满足人的需要。而就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发生了“文化英雄”,其于时势中创造,因而这种权力名曰时势权力,即本章所要论述的权力类型,并列举苏联的权力性质加以(举例)论证。紧接着,作者指出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荒原、战争中常见,但在
9、安定的社会(如乡土社会)不发达。其原因在于,乡土社会以儒家孝道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变迁的速率足以等同于世代交替(亲子代际等)的速率变化,因此不需要变革,时势权力也就难以产生。接着从宏观国家角度论述,若领导阶层能追上社会变迁速率,就可以避免社会变迁造成的混乱,并用英国进行举例论证。进而对三种权力进行比较:同意权力中存在容忍、奖励和反对;横暴权力只有反抗;时势权力存在反对(冷战、宣传和思想统制)。最后指出,在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通过“注释”的方式适应社会变动,造成的结果就是名实的分离。【语段摘抄】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
10、把它放弃的。换一句话来说,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种社会是安定的。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了对垒。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感受与评价】社会结构是上层建筑,社会变迁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结果。社会变的速率与革命密切相关。文章中所提到的“注释”,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历代文人对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的不断注解,如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论证思路】开篇首先指出乡土社会靠欲望行事,现代社会则发生“需要”。接着作者区分“欲望”和“需要
11、”这两个概念:欲望来源于有动机的行为(这一行为过程链是欲望f紧张一动作f满足f愉快),并用英文Want作为例子,举例加以论证。之后作者依次用男女之爱、饮食营养、北方食蒜加以举例,论证了具体到个人行为的欲望与个体的健全发展和社会的持续与完整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但这些欲望和行为却常常正合于人类生存的条件。因之,有了十九世界的一种理论说法和亚当斯密的理论,但费孝通指出,这种理论所根据的其实是乡土社会,而这些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然后费孝通提出了孙末楠的另一种说法:由经验产生行为,而后有思想。接着作者指出,乡土社会可以从容地做盲目的实验与错误来找适应新环境的方法,但现代社会却不行:人们根据功能
12、性的需要制定计划,其目的在于满足生存的条件,其特点是理性与科学化。【语段摘抄】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人类已走出了乡土性的社会了。他们会笑你迂阔,天下找不到有维持人类种族的欲望的人,谁在找女朋友时想得着这种书本上的大问题?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恐惧却得驱除。【感受与评价】随着现代化的深入,“需要”“计划”似乎成了首位一一计划考入某某大学,从事某某工作但这种出于“需要”而做的“计划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让人失去本真上的
13、快乐,或者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乡土中国后记【本章观点】第一部分:手段记录了论文成书起因过程。第二段回顾了自己于社会学上付出的两方面工作:前期侧重于实地的社区研究,及相应成果;后期侧重于社会结构分析,及相应成果。从而引出来下文作者对现代社会学趋势的认识。第二部分:接下来,费孝通从名字的由来、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发展变化趋势、专门性质兴起后剩余的寥寥无几、与其他科学的交叉研究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学的现状。进而指出对社会学发展的正确研究方向和思路,并指出了两条发展路线是社区分析这一工作方法,及这一工作方法与人类学的联通之处,二是从共相的纯粹理论形式上研究。最后总结得出“现代社会
14、学还没有达到一个为所有被称为社会学者共同接受的明白领域”的结论。第三部分:作者首先依据上文,分析了乡土中国的研究方法。最后费孝通说明了乡土中国成书的直接原因,并表达了感谢,指出其内容仍有值得推敲的必要。【语段摘抄】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凡是在上级的必然以下级为基础,因之也可以用下级来“解释”上级。从边缘说,关系是众多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偏见的形成是执一废百的结果。“总”是把各边缘加起来,“和”是调解偏见。【感受与评价】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日渐增强,学科门类研究也更为复杂,那么,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