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措施“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突出短板,以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领域,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减污降碳和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健全农业农
2、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为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增完成300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农膜回收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二、主要任务(一)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污水治理重点。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和覆盖水平。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
3、规划、建设、运行和运维,强化县域统筹实施,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就近纳入城镇(乡)管网、就地集中或分散处理等模式,以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等规划保留类村庄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目标任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河湖、灌渠岸线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确保不影响水质。对设施停运破损、管网不配套、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非正常运行设施制定改造方案,分类进行整改,实施整县制专业运维,提高设施正常运行水平。加强与农村改厕衔接。科学选择推广简单、技术成熟、成本适中、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技术模式,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支持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
4、、就地就近浇灌或还田利用;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结合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在水冲式厕所改造中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已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具备污水收集处理条件的,优先将厕所粪污纳入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科学合理选择治理方式。科学做好户用污水收集系统和公共污水收集系统的配套衔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合理选择排水体制和收集系统建设方式,确
5、保污水有效收集。位于城镇边缘区、具备纳管条件、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优先考虑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距离管网较远、人口密集、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居住偏远分散、缺水的非环境敏感区、人口较少的规划保留村庄,结合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采用分散处理为主的简单治理方式。优先推广管护简便的污水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可通过黑灰水分类收集处理、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污水,达到资源化利用要求后,用于庭院美化、村庄绿化等。(二)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力争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
6、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o推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治理、信息化管理、群众化参与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程,提升治理效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进程,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简便易行的源头分类减量方式及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建立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推进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和厨余垃圾就地就近生化处理等。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活动。打通有害垃圾收集贮存和处置路径。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进程,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
7、活习惯、简便易行的源头分类减量方式及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三)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推进重点水体整治。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治理健立并动态调整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科学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优先整治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稳步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对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加强动态管理。推动长治久清施治。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所在区域河长湖长履职尽责针对黑臭水体问题成因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生活污水、垃圾、种植、养殖等污染统筹治理,将治
8、理对象、目标、时序协同一致,确保治理成效。对垃圾坑、粪污塘、废弃鱼塘等淤积严重的水体进行底泥污染调查评估,采取必要的清淤疏浚措施。对清淤产生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通过绿化等方式合理利用,禁止随意倾倒。根据水体的集雨、调蓄、纳污、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科学选择生态修复措施,对于季节性断流、干涸水体,慎用浮水、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滞流、缓流水体,采取必要的水系连通和人工增氧等措施,确保能够稳定达到水质指标要求和村民满意。推动健全管护机制。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压实部门和属地责任,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对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开展整治过程和效果评估确保达到水质指标和村民满意
9、度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结果和整治进展通过媒体等向社会公开,在所在村公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排查结果、整治情况监督公示。(四)稳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实施精准施肥,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化肥施用限量标准和减量方案,制定氮肥推荐定额用量,落实化肥使用总量控制。抓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不断完善作物施肥方案,加强绿色投入品创新研发积极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拓宽畜禽粪肥、秸秆和种植绿肥的还田渠道,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旱作区大力发展高效旱作农业,集成配套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长效肥料应用、保水剂混肥底施等措施,减少养分挥发和
10、随雨流失。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鼓励以循环利用与生态净化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种植业污染,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逐步实现在粮食主产区及经济作物优势区的全覆盖。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应用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五)推进农膜回收与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
11、收、再利用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禁止企业生产、采购、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依法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传统地膜。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区,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体系。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秸秆处理等全过程延伸。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膜回收处理率在85%以上,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六)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管理制度,依法合理施
12、用畜禽粪肥。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档升级,规范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开展设施装备配套情况核查。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种养结合,推动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基本要求,满足肥料化利用基本条件,促进就地就近还田。到2025年,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推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巩固自然水域网箱围网养殖取缔成果。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大力推广设施渔业、循环水利用、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着力实施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程,积极推动池塘尾水达
13、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探索建立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管理和维护长效机制。力争到2025年,水产养殖主产区连片池塘尾水治理工程取得成效,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七)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推进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探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和绩效评估,充分运用农业源调查核查结果、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结果,科学评估农业源污染入河湖库等水体负荷,确定农业面源污染优先治理区域清单,监督指导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落实长效绩效评估机制。以区为单元,通过统计部门统计调查信息、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等,摸清农药化肥使用、畜禽和水产养殖等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底数;通过实地调研、农户入户调查和养殖场(户)台账抽查、智能终
14、端采集等方式探索科学机制,开展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情况抽查核查。探索和推广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先行先试,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污染治理和绩效评估等试点工作。启动农业面源污染全过程跟踪监测评估,科学测算化肥农药、畜禽粪污和池塘养殖尾水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探索科学评估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机制,编制优先治理区域清单,围绕种植、养殖业污染控制,进行系统设计、整体布局,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治理措施,同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评估,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科学路径。(八)实施农业减排固碳加大农业机械节能减排,逐步淘汰高能
15、耗农业机械装备,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农机、节油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技术、绿色技术和增汇型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因地制宜筛选推广一批高捕碳、高固碳作物种类,增强农业固碳能力。大力推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新型施肥机械示范推广,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深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大力开展湿地和农田林网的建设与保护,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保持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九)夯实乡村发展绿色底盘大力推进生态绿色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选育抗旱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
16、。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开展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试点,按照总体部署,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形成一批领先、先进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以构建绿色食品安全体系和土壤永续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鼓励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开展产业宣传与贴心服务,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好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发布活动,每次推荐精品线路3-5条,组织报最美休闲乡村,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县评选。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攻坚战,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时限要求和责任人员,并将主要任务纳入督查督办重要内容,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按季度报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按年度总结推进。(二)落实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