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迎接高铁时代,做好工作谋划”活动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迎接高铁时代,做好工作谋划”活动的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迎接高铁时代,做好工作谋划”活动的建议2009年底武广高铁正式运营,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湖南段全线开通,标志着湖南进入“高铁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新交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时空观念的大变革、空间格局的大调整。为揭示高铁等立体快速交通体系带来的变化,正确应对高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完善新常态下湖南空间发展战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以新姿态应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新巨变近几年湖南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高铁,以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在全国领先发展,必将从对内对外关系、全域空间结构、城镇布局、产业格局、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给湖南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引领湖南发展进入崭新的“高铁时
2、代”。目前,全省除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之外,其他10个地级市均通高铁,共设站点21个,高铁的空间覆盖率将达到71%,在全省的人口受益率则接近8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省近90%。根据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我们实地调研的情况看,高铁对沿线节点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拉近时空距离。高铁将带来“时空压缩效应,极大地提高城市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在不久的将来,武广、沪昆、湘桂高铁全面通车后,长株潭往北至北京、天津,往东至杭州、上海,往西至成都、昆明,往南至广州、南宁,都能实现56小时内通达。在省内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大部分可实现2小时内
3、通达。二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高铁具有“催化效应”,能够促进高端产业向通达性好的城市集聚,促进沿线城镇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对商贸物流、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高铁加速人员流动和聚集,在特定地区形成“劳动力池”,能够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扩大劳动力择业范围,增加就业稳定性。高铁还具有“创新效应”,使人们面对面交流机会增加,有利创新思想的激发、新知识的扩散,使高铁沿线城市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洼地”。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作。高铁具有“走廊效应“,能够轻而易举地突破城市边界,促进城际协作和城市群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工业走廊,优化产业空间分布。例如武广、沪昆高铁建成之后,郴州与韶关、株洲
4、与萍乡分别合建湘粤、湘赣合作试验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也可能带来新的发展不平衡。一些研究表明,高铁对一些中小城市来说是把“双刃剑”,会加速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甚至会引起贫困地区资源的更多流失,带来新的更大的贫困。高铁时代呼啸而来,在全球化、市场化深入推进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将推动全球产业布局的“大洗牌”和我国经济格局的大调整。我们要深入研究高铁等立体快速交通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以主动应对的姿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湖南的发展。高铁使湖南快速对接世界,成为经济全球化棋盘中的一粒“棋子”。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5、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湖南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息息相关,俨然成为国家战略要地。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把湖南作为一个空间整体来规划,着眼于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湖南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点。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100多年前,由于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争取,粤汉铁路经湘入粤,极大提升了湖南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而如今高铁给湖南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其影响将延续到本世纪末,甚至更为久远。高铁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而建成运营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催化作用更是无法估量。据专家分析,新常态下中西
6、部铁路建设或将是国家投资的重点,而这一轮高铁建设浪潮大约将持续20年左右。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一轮高铁建设的机遇,或者高铁建成后应对失当,其中也蕴含着不进反退的风险,原本应形成的洼地效应也可能逆转为人才、资源、资本的溢出效应,得不偿失。我们应敏锐地意识到,历史的重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要切实对湖南的明天负起责来。以高铁优势重塑现代空间架构。高铁首先改变的是人们的时空观念,抓住和用好高铁带来的机遇,也应因势利导,以时空观念的革命为先导。我们认为,优化湖南空间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用时间距离重塑现代空间,即以时间距离为标尺,计算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缩小心理距离,引导城市合理布局和分工;以时间距离为界
7、限,筹划全省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缩短空间距离,形成对外畅通、对内循环的5小时、2小时、1小时、半小时经济圈;以时间距离为优势,缩短经济距离,引导各类生产要素聚集,提升湖南经济整体竞争力。找准高铁时代湖南“一带一部”的新定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了“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这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切合湖南实际,为湖南空间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常态背景下,以“一带一部”为坐标,推进湘北、湘西、湘中、湘南“四位一体”的湖南空间发展战略,必将引领湖南发展走进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恰逢高铁的助威给力,使“一带一部”的特点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优势更加凸显。高铁强化了交通优势,湖南已成为全国性综合交
8、通枢纽。近年来湖南综合交通网络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交通运输网络总规模达到25.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84公里,居全国第4;300公里以上时速的高铁1026公里;千吨级以上航道700公里;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中部第1位。其中尤以高铁发展令人瞩目,武广高铁与沪昆高铁呈大十字形交会于长沙,衡柳高铁建成通车,渝厦高铁的黔张常段已开工建设,长株潭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湖南5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可以说湖南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凸显了区位优势,湖南要力争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过去湖南长期处于“不东不西”的区位尴尬之中,可以说有区位没
9、优势。而随着高铁的辐射,时空距离、经济距离大为缩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腹地向内陆扩张,湖南作为过渡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顿时显现出来。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及金融、贸易重要中心,湖南作为“一带一部”就是要借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从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不断壮大竞争实力,争取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高铁扩大了开放性规划。开展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空间发展战略涉及面广、创新性强,一旦总体框架、基本思路确定了,就要组织专门班子开展深入研究。可列出若干专项课题,如国家战略及“一带一部”的定位,高铁对城市的深刻影响,区
10、域产业布局及分工协作,长株潭同城化,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发展平台经济等,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进行集中攻关。坚持交通先行,尽快实现高铁的市州中心城市全覆盖。用新思路谋划湖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高铁普及这一预设条件之上的。目前湖南还有益阳、常德、张家界、吉首四个市州中心城市不通高铁,在湘西北没有形成高铁网。随着黔张常快速铁路获批开建,与之对接的长益常线的高铁或城际铁路建设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张家界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如果与长沙之间实现高铁或快速铁路连通,则可将长沙作为游客集散转运中心,有效整合全省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对事关全省空间战略整体框架的控制性工程,如长益常、张吉怀、永郴线的高铁或城际铁路项目,要争取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笼子,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各区域性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也要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全省立体快速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