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勇担高校文化育人新使命中持续发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勇担高校文化育人新使命中持续发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勇担高校文化育人新使命中持续发力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高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全面抓好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任务上持续发力。持续在文化铸魂上发力,让高校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高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高地、研究高地、传播高地,肩负着不断增进青年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崇高使命。高校推动文化育人,必须
2、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通过构建学校党委“带头学”、院(系)党组织“对标学”、基层党支部“跟进学”、师生党员“干中学”“四学联动”理论学习模式,切实推动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细化为推进贵州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实际举措;通过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建强课堂主渠道,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完善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3、覆盖所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纵深推进“三全育人”,创新实践育人载体,强化队伍保障,持续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下理论之根、开出信念之花,结出信仰之果。持续在文化引领上发力,让高校成为壮大主流舆论的高地。文化对舆论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强文化引领,传播正能量,是高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高校要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舆论阵地和导向管理,把好政治关、导向关、内容关、安全关,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制度措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网、端、微、屏、报、干h号等全媒体平台,用正面的主流舆论和优
4、秀文化鼓励师生;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讲好学校发展故事。持续做好学校各类文化育人宣传专栏的建设,同时,探索落实联动新机制,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实现内宣和外宣同向发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频共振,持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汇聚高校力量。持续在文化传承上发力,让高校成为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高校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就是要把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贯穿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持续在加强以育人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
5、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努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文化强国要地,以持续的高质量文化供给、春风细雨般的文化浸润,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坚定师生的文化自信。高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持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创新能力,提升文化教育实效;要持续构建富有大学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在充分挖掘贵州教育史和文化资源,梳理贵州千年教育史脉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好贵州教育史馆等文化阵地的育人功能,做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类二级院系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动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发
6、展。持续在文化浸润上发力,让高校成为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开展文化育人,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激发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心理调节、人格塑造功能。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大学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推动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大力推动校园文化活动推陈出新,建立健全适应新媒体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策划开展更多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滋养。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要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将文化育人纳入文明校园创建的全过程,统筹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创建和成果巩固深化工作之中来,让文明之风深入校园,让校园成为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