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示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示范文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会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示范文本”1、工会内部掌握基本制度(试行)(示范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及其他风险,依据*要求,根据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掌握、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区总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其次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掌握,是指通过查找、梳理、评估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本区总各类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掌握、事后监督和订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提高内部管理和依法理财水平。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区总各部室。第四条内部掌握目标:(一)保持政令畅通。严厉行政纪律,有效履行
2、统战职能,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区党2、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的工作支配。(二)规范行政行为。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合法合规。(三)落实廉政规定。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提高财政资金的平安性、规范性、有效性。(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准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记录等各类管理信息、预决算报告和相关报告真实完整。第五条内部掌握主要要素:(一)内部环境。包括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安排、内部监督检查、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文化等。(二)风险评估。准时识别分析工作中与实现内部掌握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3、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3、。(三)掌握活动。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实行相应的掌握措施,将风险掌握在可监控、可预防、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四)信息沟通。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准时精确全面地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掌握相关的信息,确保相关信息在局内外进行有效沟通和应用。(五)内部监督。对内部掌握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掌握的有效性,发觉内部掌握设计和运行的缺陷并督促改进。第六条内部掌握实施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掌握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改进和反馈全过程,贯穿局各项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掩盖全部单位和岗位,并由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任何决策或业务工作都应有据可查。(二)制
4、衡性原则。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在管4、理结构、机构设置及职责安排、业务流程等方面实现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三)权责对等原则各部室各岗位人员在决策、执行、监督、改进和反馈过程中行使的权力与担当的责任相全都。(四)重要性原则。内部掌握应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键业务、环节、岗位和重大风险。(五)适应性原则。内部掌握应与职责分工、业务范围、风险水平和人员构成等相适应,并依据新状况准时调整完善。(六)有效性原则。内部掌握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准时订正和反馈,有效管掌握各类风险。第七条内部掌握制度体系:(一)基本制度(即本制度)。用于指导区总各部室建立和实施内部掌握。(二)
5、专项风险管理方法。依据本制度以及区总各部室职责5、范围规定,制定各类专项风险管理方法。即对法律、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公共关系、机关运转、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利益冲突等风险分别进行识别、评估、分级(分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两级)、应对、监测和报告全过程管理的方法。(三)内部掌握操作规程。由各部室依据有关规章制度、本制度和专项风险管理方法,在查找本部室风险并定级、完善工作流程、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制定。第八条内部掌握组织管理架构:(一)区总内部掌握规范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内控领导小组)。主席兼任内控领导小组组长,副主席兼任内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内控领导小组成员。掌握规范工
6、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内控办设在6、区总办公室内。内控办主任办公室主任担当。(二)各部室设置内控管理岗和内控联络员各一名。各部室的内控管理岗由各部室负责人担当,内控管理联络员由各部室指定综合管理岗人员担当。(三)区总内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部内控工作。内控领导小组主任负主要责任;内控办对日常内控统筹工作负责;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对本部室的内控工作负责,内控管理岗和内控联络员分别对本部室内控工作负责详细责任和经办联络责任。第九条坚固树立内控理念,推动内控文化建设,将内掌握度作为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拓展和延长,使内控意识贯穿于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主动作为,坚决杜
7、绝庸、懒、散和消极应付等不作为现象,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7、状态。其次章内部掌握方法第十条不相容岗位(职责)分别掌握。不相容岗位(职责)是指假如由同一人担当,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岗位。(一)各部室应全面系统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职责),通过实施分别措施,明确细化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二)实行清楚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设置,并建立和实施相对独立的报告制度,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各部室各岗位应有正式、书面的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楚的报告关系。(三)关键岗位应具备双保险机制,建立人员A/B岗制度,不同职务
8、层级之间形成传帮带的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关键岗位应实行定8、期轮换制度。第十一条授权掌握。(一)建立与组织机构、财政业务及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授权管理体系,明确授权主体、范围与权限,规范授权管理与监督程序,科学安排权力,确保各科室及关键岗位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二)制订内部授权制度,对授权内容和程序作出规范,对全部授权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并依据业务性质与特点、管理层级、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对被授权人分级授权。各部队室依据其职责制订详细授权方案,报分管区总领导审核,提交内控领导小组统一审定下发。(三)依据组织机构、财政业务及管理等进展变化、风险状况,审慎确定被授权人的权限,并对授权执行状况持续监控
9、、定期评估和准时调整。第十二条归口管理。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合9、理划分、科学配置内设机构职能,对有关业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构建权责全都、归口管理、协调协作、运转高效的职能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第十三条流程掌握。(一)通过流程再造使全部掌握在流程中解决,实现指标流、资金流、业务流的流程统一,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二)将内控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对流程执行进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优化,构建业务过程掌握的自我完善机制。(三)重点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分级和模块化管理,制订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进行规范管理。第十四条信息系统管理
10、掌握。通过财政信息化加强内部掌握,将内控理念、掌握活动、掌握措施10、等嵌入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削减人为操纵因素。第三章内部掌握主要内容第一节法律风险掌握第十五条法律风险是指各部室及个人在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未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引发法律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第十六条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起草上报财政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定财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其他涉及财政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内化为日常工作制度和流程。第十七条建立财政规章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完善执行后评估制度,依据
11、评估结果准时修改完善、清理废止。第十八条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11、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内部公开性、科学性,重大政策制定与调整实行集体决策并由区总内部法制机构进行法律风险评估。需要公开征求看法的应实行适当形式公开征求看法。第十九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以内部法制机构为主,依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法律专家、律师,供应法律询问和法律看法,处理相关法律事务。其次十条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的协商机制,依法准时化解行政争议。行政诉讼涉及的单位应派负责人作为代理人参与应诉。其次节政策制定风险掌握其次十一条政策制定风险是指因调查讨论不扎实、决策层次较低、统筹考虑不够等,导致政策不符合实际、碎
12、片化、不行持续等的可能性。其次十二条仔细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12、署,结合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各方面学问,跟踪讨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和重大政策变化。其次十三条坚固树立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可持续意识和中长期观念,把握进展规律,统筹兼顾效率与公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进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和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市与区三个关系,区分公共性的层次。其次十四条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更着眼于建机制和可持续进展,增加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其次十五条加强调查讨论,全面把握现实状况,综合考虑部门单位的差异程度,提高政策的指导性和可
13、操作性。其次十六条健全政策制定层层把关制度,明确政策制定各环节的权责,最大限13、度削减自由裁量权。完善政策制定集体协商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统筹协调,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规范性进行充分论证。其次十七条提高政策信息透亮度,充分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看法和建议,建立政策实施后评估机制,全面、客观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准时调整完善。第三节预算编制风险掌握其次十八条预算编制风险是指因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和预算支配依据不充分等,导致预算不科学、不精确、不细化等的可能性。其次十九条推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健全项目支出预算
14、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库管理,规范预算项目设置,完善重大项目事前评审机制和绩效评价14、结果应用机制。第三十条预算编制应依据年度经济社会进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状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猜测,并根据规定程序征求有关方面看法。第三十一条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各项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厘清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功能定位,明确收支范围,加强统筹协调,避开资金支配交叉重复。第三十二条健全支出定额和标准体系,强化人员编制、资产状况、预算执行率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支配相挂钩
15、的机制。加强工总预算管理相关各部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预算编制与预15、算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和部门决算的有机结合,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第三十三条构建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选购管理、财政国库管理之间有机连接、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以配置流程和配置标准为核心的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管理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规范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行为。第三十四条建立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支配预算的重要依据。第四节预算执行风险掌握第三十五条预算执行风险是指因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导致预算刚性不足、部分支出进度较慢
16、、资金平安性和效益不高等的可能性。第三十六条硬化预算约束,支出必需以经16、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削减和规范预算调整事项,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确需调剂使用的,根据有关程序和规定办理。第三十七条按规定批复部门预算,严格根据财政预算、用款方案、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准时办理资金支付。第三十八条健全资金支付规章制度,完善资金支付相关内部岗位职责,建立各岗位间协调制约机制。健全贯穿资金支付全流程的动态监控机制,准时发觉并解决资金支付中的疑点问题,确保财政资金支付平安。第三十九条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和执行通报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五节公共关系风险17、掌握第四十条公共关系风险是指在新闻宣扬、沟通合作等活动中,由于言行不当、沟通不力等,导致损害部门声誉、形象甚至国家利益的可能性。第四十一条建立事前有预案、事中有应对、事后有跟踪的财政舆情管理机制,亲密关注社会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