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76124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倩赠刍公孙为相.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长倩赠刍,公孙为相一、典故及其语义典故:长倩赠刍。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尚,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以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l,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诗人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此自少之多,自微至着也,士之立功勋,效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J(汉相公孙弘画像)语义:原意为送别时,乡绅邹长倩“赠刍”,勉励公孙弘,从小善做起,去建功扬名,做一个品德高洁如美玉的人。后以“长倩赠刍”为勉励他人从小善做起之典。诗句“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解说:1、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2、

2、翻译:毛色白亮的马驹,在那(远方)空谷里。赠送一把青草(作薄礼),它的主人品德高洁美如玉。3、语义:原为表达惜别与思念之情。后来也用祭奠逝者二、帮工放牧,苦读公羊公孙弘(前200前121年字次卿,齐地留川(山东寿光)人。西汉名臣,武帝丞相。他年轻时,曾为县吏,因犯错,被免职。无以为生,在海滨替人放猪。落魄失意,而不颓废,边放猪,边学习。无钱买书,就削竹制简,借书抄录,连缀成册。文帝后元五年(前159)以后,家境稍有好转,他于不惑之年,拾起书籍,正式钻研春秋,以及各家注释著作,最终,专攻公羊传。景帝时,公羊传博士胡毋生退休,回齐授业,他则持经就教,执学生礼甚恭。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他61岁

3、,以“贤良”之名,被留川国推荐入京。因出使匈奴,回复不合格,被斥无能,而称病辞职。回乡后,他一边持家度日,一边仍苦读春秋公羊传。反复钻研,苦苦思索,终有所得,深悟治国理政之道,理清事君为臣之理,成为专修公羊,深通治道的行家里手。三、“长倩赠刍”典故本事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公孙弘71岁了,凿川国再次荐他入京,他虽然一再推辞,但因学习公羊传名声在外,又曾恭敬孝顺后母,而国人又是一致推举,推辞不掉,只好再次西行。他出发时,因家境贫寒,无以治新装,便简便上路。国人送行时,乡绅邹长倩,脱下衣裳让他穿,取下帽子和鞋送给他,又赠送他一束刍,一素丝,一枚扑满,并写一篇赠言。长倩说,一个人不管是幽滞,还是

4、显达,只要有高尚的追求,就是尊贵的。即使他就像青草一样普通,也不能轻视他。所以我送您一束青草,这就是诗经所说的,“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五缕丝为一,两为一升,两升为一拭,两拭为一纪,两纪为一镶,两镶为一这是从少到多,从细微到显著的道理。士人建功立业,弘扬名声节操,也正是这样,不要以为小善无足轻重,就不去施行。所以送您素丝一扑满是用土制成的器物,用它来储蓄钱财。它有入口,却没有出口,钱积满了,就摔破它。土是粗糙的东西,而钱是贵重的财物。只有收入而不支出,只知储蓄而不能散发出来,所以摔破它。有的士人搜刮钱财,却不会散财消灾,就会遭到扑满那样破败的命运,这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所以送您扑满一枚。他还

5、说,上京任职,这是多么重大的事啊!山川阻隔,前路迢迢,风餐露宿,旅途艰辛,次卿足下,多多保重!愿您奋发努力,立功扬名!不才我就在这里,翘首等待着,您美名远扬的那一天。公孙弘回信:“礼物已腐烂破碎,但融化在心里,看不见了四、大器晚成,封侯入相公孙弘再次入仕后,历任待诏、博士、内左史、御史大夫,76岁封侯为相,并病逝在任上。刚入京待诏,他廷对策论,太常评为下等,但是,得到皇上赏识,改判为第一,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折。召见时,皇上见他丰仪美姿,很是喜爱,拜为博士。又见他博见识广,善于辩论,通晓文书,还能用儒学观点解释法律,非常赏识。在朝堂上,他十分谦逊,处世睿智,不参与廷争。朝议时,他善于提出要点,

6、陈述情况,供皇上取舍,从不固执已见,而违反圣意,驯良有礼,品德恭谦,谨守为臣之道。皇上非常喜欢他,表扬他行敦厚,谦逊守礼。第二年(前129),升他为内左史。平时在廷对前,大臣们讨论问题,往往初步达成共识,但到廷对时,他有时会体察圣意,临时改动共识。有人非议他,他也不记恨,能宽容对待。有一次,主爵都尉汲黯公然斥责他,说:“齐人多诈,前后言行不一,是为不忠。”皇上查问,他从另一角度,回答皇上:“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皇上认为,他说的有理,“益厚遇之”。(汉武帝与公孙弘影视图)元朔三年(前126),他升任御史大夫。当时朝廷,同时在西南、沧海(朝鲜)和朔方(内蒙杭锦旗)用事,中原疲惫

7、,民力不逮,他请罢,皇上不听。廷辩时,他被朱买臣反驳,口亏词穷,改言谢罪,但说:“我是乡鄙之人,见识短浅,仍然敬请停止西南、沧海工程,稍息民力,专营朔方一事。”皇上被他爱民之心感动,从此,把集中国力,一时只干一事,定为基本国策。这是奇功。他常说:“人君的毛病,在于器量不够大,而人臣的毛病,在于生活不够节俭。”他在家则身体力行,“夜寝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为这事,汲黯又上奏皇上说:“公孙弘位列三公,却盖粗被,食糙饭,是沽名欺世廷对时,他坦然承认事实,并列举齐相管仲越礼与晏婴节俭的故事,说明臣子衣食与国家富强,没有直接关系。他还说,我位列三公,却盖布被,实在有损汉官威仪,汲黯的忠告是对的,他真

8、是大忠臣,要是没有他对皇上的忠诚,皇上又哪能听到这样的真话呢?皇上认为,他宽容大气,谦虚礼让,是忠厚长者,而愈加厚待他。元朔五年(前124),皇上任命他为丞相。按汉制,任丞相须列侯,而他却没有爵位,于是,皇上下诏,分封650户给丞相,拜他为平津乡侯。后世拜相,同时封侯,是从他开始的。他数年间,由平民升至丞相,适逢皇上兴功业,举贤良之机,他成为直接的,也是第一批受益者。于是,他也适时而动,在相府兴建东阁客馆,招揽宾客,广纳贤才,参与政事,为国献谋。他还躬行节俭,餐饮粗简,而利用俸禄,奉养宾客,招待朋友,留下“东阁待贤”典故,是纳贤典范。元朔五年(前124),他提出、并拟定“五经博士”设子弟的措施

9、,以及制定以儒学为标准的升官与补官条件,为确立儒学为封建正统思想,作出巨大贡献。元朔六年(前123),正当朝廷深究淮南和衡山俩王谋反案时,他病重,无法理事,自知无功封侯,又自责不称职而致诸侯谋反,担心再误大事,上书请辞丞相之职。皇上不准,还赐牛酒布帛,令他养病。过了几个月,他病愈,才回朝理政。元狩二年(前121),公孙弘做了四年丞相,以80高龄,在相任病世,朝廷以青铜铸棺,葬之于麓台(山东潍县),墓今尚存。著有公孙弘10篇。其子公孙度继承平津侯爵位。布衣丞相公孰五、事君有道,理政有方公孙弘,饱学之士,来自基层,历经人生曲折,71岁了,才被迫登上仕途,更肩负着国人的期望,要做到“生刍一束,其人如

10、玉”,他究竟是如何行事的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事实。在短短的几年间,他走完了从一介平民,到封侯拜相的路,这在整个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恐怕也没有第二个吧?可能有人要说,那是生逢盛世,广纳贤能,他正值其时而已,可是你看,汉武帝雄才,也心狠手辣,在位54年,先后13相,6个罢黜,5个治罪,田千秋受托孤除外,仅公孙弘一人,善始善终,全身而逝,多么难得!公孙弘,他品德高洁,忠诚国事,淡泊名誉,不计金钱,全心为国理政,全意替民办事,这是他成功的基本条件。他精读春秋公羊传,深通理政事君之道,又认清君主雄才,自我定位准确,做好参谋,事君有方,这是他成功的第二条件。自古以来,谁都认为,汉武帝一代雄主,丞相如果无才

11、,他能赏识?而丞相无才参谋,他要你何用?公孙弘就是睿智高人,他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而深思熟虑,廷对时,又善于陈述相关情况,长于理清解题思路,最后,才把决策的结论,让给雄主,辛苦自己,功归皇上。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皇上也有失策事,这就要丞相力争了,如停西南、沧海工程事项。他出身平民,来自基层,身处高位,却仍能站在百姓角度看问题,爱惜民力,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皇上巡游,反对国力不支的浩大工程,等等。儒家“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他面对政敌,也巧于应对,往往将他们放到斗争前沿去淬砺,如果说,这是善于荐贤,培养能人,也未赏不可。如他推荐老对手汲黯担任右内史,管理权贵,让他多

12、碰碰钉子,去磨励尖刻性格;让能人董仲舒为国相,管理骄横的胶西王,以增长才干。至于助杀主父偃,是因为他民愤太大、仇人太多,关乎民心;助杀郭解,是因“他恨谁,就有人要丧命”,他的影响太大,关乎国法。公孙弘只是给皇上当参谋,提供多角度办事思路而已,跟草菅人命无关。六、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当年,71岁的公孙弘,再次受留川国人举荐,以“贤良”之名入京时,其国人邹长倩赠刍,并赠诗:“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入仕后,他忠心为国,勤奋为民,从待诏做起,努力进取,如同累丝,积攒功业,逐步升到博士、左内史、御史大夫,直至人臣之极,封侯入相,十年间,平步青云,走完如此辉煌的人生路,没有辜负国人的期望。同时,他不忘国人的叮嘱,粗食布衣,谨身自律,却不为金钱所累,奉养宾客,“东阁待贤”,周济亲朋,扶持贫弱,出资修桥,造福桑梓,身无余财,家无积资,不做“扑满”,留下贤名。因此,可以说,公孙弘一生,睿智忠诚,谦良恭俭,“其人如玉”,后人当以“生刍一束”,来祭奠他。陈存选2021、0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