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研人员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困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科研人员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困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落实科研人员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困难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自由探索,科研自主权尤为关键,而没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就很难落到实处。由于科研经费申请使用中存在的预算编制繁琐、项目申报流程长、经费拨付进度慢、报销难等问题,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对于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科研人员经费管理制度的创新做法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了经费使用范围和支持对象、各相关单位的资金管理职责及分工、支持方式与支出范围等。1.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将原10项直接费用预算科目精简合并为设备
2、费、业务费、劳务费等3项。开展预算编制,无需进行过细测算,并下放预算调剂权。2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聘用人员的“五险一金”都可以在劳务费中列支;计算类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可在设备费科目列支。间接费用比例由20%提高到不超过30%。部分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3 .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全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4 .取消结余资金使用时限。项目(课题)目标通过验收的,结余资金留归单位统筹用于科研活动直接支出,超过两年后也不再收回。结余资金情况要向社会主动公开,接受单位内部和社会监督。二、科研人员经费管理遇到的困难问
3、题1、科研经费预算、经费保障、经费报销是“三难”。一是科研经费预算。我国确立了学术研究的“课题制”管理模式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经费管理办法,其中之一,就是严格填写项目预算表,科研项目还没开始就要为怎么花钱头疼,这不符合科研规律,而且预算过细也遇到一个老大难问题,即“买酱油的钱不能打醋”。一所高校副教授说起他第一次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当时与立项通知书一起来的,是一份项目预算表,为了保证不出批漏,学校社科处专门组织新立项老师统一学习如何填写。在预算表上,经费被分割进会议费、差旅费、设备费等11大类,我们被告知,每一项最好都填上一点会显得你做得很规范,要是不预算上,就会觉得你没有做事一样按照要求
4、,差旅费一栏必须填写调研次数、人数、目的地和每次调研所需经费数额。这犯了难,“我哪里知道未来四年,我要去哪里开会,去哪里调研,又和谁一起去?,最后指导老师只好帮他写上,北京上海各2次2人,广州1次2人,合计L9万。但在随后的四年里这一看似“合乎规范之举”,却成了埋伏在他身边的定时炸弹,实际的出差地远不止三个城市,差旅花销大大增加,占到了总资助额的50%多,他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用其他类别的预算资金填补。二是科研经费保障。研究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科研人员对特定研究方向的持续跟踪以及研究精力的充足投入。一项由知识分子策划并联合自然科研、中科院物理所、科学人、科研圈等新媒体发起的调查显示:仅有10
5、.41%的受访者表示经费充裕,可以开展一些费用高的实验;超过30%的受访者经费缺乏,研究受到严重影响;57.32%则表示可以维持研究的正常运转,但不能进行费用高的实验。985高校科研人员表示经费缺乏研究受到严重影响的比例最低,其次是科研院所和211高校,大专、成人、民办院校则最高。16.5%的教授或研究员经费充裕,可以开展一些费用高的实验,助教则为7.2%o不过,也有17.4%的教授或研究员表示经费缺乏,研究受到严重影响。讲师、助理教授或助理研究员则有将近四成表示经费缺乏研究受到严重影响。园艺所研究员表示:“我是搞桃子新品种培育的,春季是研究的关键期,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科研经费没有及时到账的
6、话,会影响科研活动的开展。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拨付提速,现在科研经费年底到账的情况基本没有了,但与一些科研需求相比,依然到得较晚三是经费报销难。科研经费报销难是科研人员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课题制”的科研形式,需要教师采用“事后报销”的方式,用发票凭证领取科研经费。相关的规定称得上“事无巨细”,很多一线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地忙着贴票、报销、算账等,使得科研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在报销上,令不少科研人员“伤脑筋二北京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在申报和承担财政支持的研究或开发项目过程中,59.3%的科研人员表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56.6%的科研人员表示“疲于应付经费审计”。一个高校教授感叹:处理财务
7、上的事情,占了我近50%的精力。我们有时自嘲,专业上的长进不大,却成了半个专业的财会人员。我们一直盼望着能为一线的科研人员松绑,别让财务人员越来越像安检机器,层层审查,为了几千块钱,“逼迫”老师四处奔走、费尽思量。读博士的李参与了一项导师申报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去财务报销时,财务人员总能轻易找到问题:签名不规范,贴票不规范最终他拿着3万块钱的票据只报销了2万“像防贼一样”,赢得许多高校教师的赞同。2、经费使用“重物轻人”,青年科研人员流失严重。智力劳动是科研活动最主要的投入,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重物不重人”,仪器设备等“物”的费用占了大头,而用于“人”身上的劳
8、务费用、激励费用都较低,使得青年科研人员流失严重,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更加困难。32岁副研究员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正式签约到某国放射线综合研究所,他坦言:“我个人很喜欢做科研,我这个年龄在中科院做到副研究员也是非常不易,但北京的高房价和雾霾就像加在我头上的紧箍咒,一想就头疼,相比之下,现在的研究所不仅科研平台更强,待遇更高,生活和环境压力也更小”。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但薪资待遇依旧是青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位央企科研人员说:“自己读博士时,每个月的工资两三千,进入央企工作三年,月薪五六千,在北京租个单间就用去一半,看看当前的高房价,生活
9、的压力可想而知:由“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策划并联合自然科研、中科院物理所、科学人等新媒体发起的青年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青年科研人员(占全部调查人群)表示压力较大,30-40岁这一年龄段的科研工作人员除已有的工作压力外,与其他青年群体一样还新增了成家、生子的压力。某省科研机构的博士,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农业,在争取各级项目时需面对“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他带领的由四五个人组成的团队每年需完成50万元的科技转化、服务考核指标。农企赚钱不易,让他们出钱更难。这意味着,这笔钱,不好赚。更棘手的是,如果年底完不成任务,团队工资只能拿到80%,奖金更无从谈起。三、科研人员经费管理意见建议
10、1.强化科研项目内控力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必要的内部控制可明确经费管理目标、人员管理责任。所以相关单位还应强化科研项目内控力度,有专业人员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完成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更为科学的使用项目经费,同时可确保项目建设中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使各部门确定经费使用的相关责任人,使其了解自身在经费管理中的法律责任,懂得在使用经费时结合项目实际需求。2 .加强经费使用的事后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应通过审计监督的方式加强经费管理,对资金使用、项目经费保管实施监管,以此确保项目建设中资金运作的安全性。重视项目的验收工作,及时通过财务账单核算、固定资产验收的方式,分析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项目结束后,监督小组课依据项目负责任提供的财务账单、资金表格,汇总生成审计监督报告,资金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3 .完善管理绩效保障机制。为调动相关人员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其责任意识,还应完善管理绩效保证机制。尊重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应当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充分尊重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