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6518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情境默写训练二十六、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1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 .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3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在了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 .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

2、质彬彬,然后君壬。6 .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土丕包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 .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己”O8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9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0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3、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2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3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4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15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

4、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16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o17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8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二十七、大学之道(节选)1 .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 .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自身修养,礼记大学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5、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来自学礼记大学,该文通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三句,揭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获取知识,才能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而这些是修养品德的前提。4 .大学之道中,用“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5 .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 .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二十八、无衣1.无衣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修我

6、甲兵,与子偕行。2.无衣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岂穿无衣?与子同泽。无衣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岂穿无衣?与子同裳。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修我矛戟,与子偕作。5.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岂日无衣?与子同袍。6.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王于兴师,修我戈矛。7 .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二十九、春江花月夜1 .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

7、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4 .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5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6 .春江花月夜

8、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7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8 .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9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10 .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

9、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11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2 .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三十、.将进酒1 .在将进酒中,“大牛.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2 .在将进酒中,诗人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陈土音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0、”。3 .在将进酒中,“酒”是全诗的核心话题,也是诗人的感情寄托,其中从“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人酒量之大,酒气之豪,”将进酒,杯莫停”两句则可以看出诗人劝酒时的直率与豪爽。4 .在将进酒中,诗人以黄河之水开篇,气势磅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5 .在将进酒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的句子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清丝暮成雪。6 .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下金散尽还复来。7 .将进酒“古酒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

11、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8 .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9 .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们一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10 .将进酒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钟鼓馔一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11 .将进酒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将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2 .将进酒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3 .将

12、进酒中由悲而乐,表面上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4 .将进酒一诗中,情致渐致狂放,与开篇的悲相关合,万古愁的含义更显深沉,表现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一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招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三十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苏轼江城子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k门痛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15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相顾无言,惟有泪下行。16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彼,短松冈。”苏轼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他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17 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却已经“尘满面,鬓如霜”。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