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县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2010年)崇明县信息化委员会2006年2月TZ.1刖百随着崇明三岛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的确定,崇明迎来千载难逢的进展机遇,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加快推进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促进与支撑本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展,按照贯彻科学进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信息产业进展的总体部署与本县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要紧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业进展、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环境建设等领域。规划期限从2006年到2010年。一、现状与进展趋势(
2、一)现状1、信息化管理体制逐步健全与完善“十五”期间,组建了崇明县信息化委员会,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崇明县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于2003年成立了由县要紧领导任组长的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与管理体制。2、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十五”期末,全县完成通讯电信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117147万元,新增FTTBlOOO端口、ADSL6000线,宽带总容量达3.1万门,交换机扩容6000门,总容量达25.3万门,交换机实装率达89.51%,线对利用率达61.44%,本地网络接通率达98.62%,PHS接通率达53.71%。建成崇明东滩连接中美、中日、中韩的海底光缆登陆局
3、,完成了中美一号、二号、三号连接崇明至上海市区主干海底光缆铺设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的主干光纤网络。固定电话总用户数达22.6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77.8部;宽带用户数达1.9万户;小灵通基站1100多座,用户数达6.6万户。分步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16个乡镇全部接通了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5.1万户。3、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了“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与公务网建设,县工商、税务、财政、房地、水务等10多个部门建立了业务应用系统,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不断完善。建成了96996信息咨询与为民服务热线平台,
4、轮渡码头建成了电脑售票系统,开通了崇明旅游网,崇明图书馆开设了电子阅览室,社区信息苑建设稳步推进。卫生系统初步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实施并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全县60多所中小学校设置了计算机房,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有序开展。出现了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典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开通了崇明农业网,组建了10个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县内银行卡受理环境逐步改善,发行银行卡超过30万张,要紧宾馆板店都安装了PoS终端机。信息化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完成计算机等级培训5万多人次,“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电
5、子政务”的培训工作有序开展。(二)进展趋势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政府管理、企业运营、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触及到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体制的改革。信息技术不仅是进展最迅猛、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更是推动产业革命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与手段,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与全国很多地区提高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进展的战略选择。新世纪之初,崇明进展的总体规划已经确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进展战略,崇明的信息化建设将按照“贴近市民、服务进展、促进改革”的要求,着眼于突破制约崇明经济社会进展的要紧瓶颈,为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结构转型、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的完善与人民生活水平
6、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构建“数字化生态岛区”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指导思想与进展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科教兴县中的开路先锋作用,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使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成为我县生态岛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二)进展原则一一统筹规划,协调进展。习惯经济社会进展的现实需求与长远要求,坚持信息
7、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注重政府引导与完善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县、镇(乡)、村(居委会)的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统筹协调进展。一一深化应用,集约共享。按照“服务进展需求、综合集成应用、整合共享资源,提升整体效能”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本县经济社会进展的大局与工作的重心,深化推进信息技术在不一致领域、区域与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习惯信息化的进展规律与本县阶段性进展特征,着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整合共享,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整体质量与效益。一一保障安全,优化环境。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与信息化进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积极防御与综
8、合防范并重;不断完善信息化进展体制与推进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强化政策、标准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业的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进展。一一以人为本,普遍受益。将市民与企业普遍受益、长期受益作为信息化推进的根本宗旨,将市民与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作为信息化进展的努力方向,缩小并逐步消除不一致行业、不一致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二三、进展目标与要紧指标(一)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通过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全方位使用,不断提高本县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创新政府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把政务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信息服务业进展作为要紧支撑点,逐步构建以信息资源
9、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集约化为要紧标志的“数字化生态岛区”制造必要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制造良好条件。本县信息化建设得到广泛开展,社会信息技术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不断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信息产业增长明显,现代信息服务业得到长足进展。(一)阶段目标1、第一阶段(2006年2007年),进展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迅速进展的应用需求相习惯,适度超前。继续推进覆盖全县的集约化信息管线建设与宽带接入户,移动与无线通信无盲区。家庭宽带上网比例达到15%左右,其中城镇家庭上网达到50%以上。一一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功能比较完善的实有人口数据库、企业法人库。
10、政府部门要紧业务协同办公系统(政务外网)建成并运行。县级委办局局域网及业务系统建设完成率达70沆全面推进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与面向公众的网络化服务。2、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整合应用与服务推广阶段强化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功能,电子政务全面展开,电子政务成为各级政府实现业务处理、事务受理、服务办理的基本手段,政府公共服务事项上网率达到90%以上,70%以上的行政审批与许可事项实现网上交互办理,基本建成可亲、可信、可靠的电子政务体系以应用、完善、提高、推广为要紧内容,电子商务与城镇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部分应用项目成效比较显著,农业、旅游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一信息产业得到较快进展,信
11、息技术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力量。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与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专业工业技术创新融合进展的局面。现代信息服务业得到进展壮大。一一信息化进展环境大大改善,形成领先进展的综合优势。信息化宣传教育成效显著,市民信息化知识与应用技能的水平显著提高。与信息化进展相习惯的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进展的需要。一一普遍接入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更趋合理,集约化信息管线基本覆盖全县,无线宽带基本覆盖重要楼宇、宾馆与公共场所。一一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日益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信息安全可控能力明显提高,全民信息安
12、全意识明显增强。一一基于互联网的有害信息传播与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操纵与有力打击,网络空间信息内容得到明显净化。一一覆盖党政机关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信息化推进机制、以专业服务外包为重点的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改善与健全。四、要紧任务与重点项目(一)要紧任务“十一五”期间,崇明信息化的要紧任务包含: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经济领域信息化、城镇管理与社区信息化。1、以完善要紧信息网络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以集约化建设为原则,进展与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结合上海长江隧桥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崇明与上海市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对接能力
13、,加强崇明新城、陈家镇等开发重点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网络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全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创新地面、地下管网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崇明信息化建设的后发优势。(2)加大具有崇明特色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的力度。根据本县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崇明三岛总体规划的实施中,结合本县现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建设,重点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生产信息与旅游信息网络等建设。(3)加大海底管线区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中美海底光缆、亚太海底光缆系统在崇明东滩登陆的有利条件,以崇明东部中美海底光缆登陆点为中心,配合国家与本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不断
14、增强集聚与辐射效应。(4)提高网络利用率,适时引入新技术。发挥不一致网络运营商各自的资源优势,优化网络布局;把握新技术进展趋势,适时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等新技术。2、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抓手,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进展要求,把电子政务的工作重心从单一业务系统转移到完善利用网络、推动信息共享与跨部门业务协同上来,加快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推进政府网上服务办理与在线业务协同,使市民与企业普遍享受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与实惠。(1)建成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网络信任体系、通用办公与协同办事平台。积极推进政务外网建设,抓好基础信息资源的开
15、发利用。初步建成包含资源、经济、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城镇规划管理信息等公用基础数据库;通过政务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边建设、边利用、边服务。总结、借鉴县内外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成功经验,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电子政务运行保护体系。(2)按照“一数一源多用”的原则,整合分布在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促进政府部门业务数据库建设与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形成政务信息资源采集、保护、共享与公开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人口、企业的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加快形成比较完整一致的人口、法人基础信息库,建立本县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按规范开发部门业务信息资源,完善基础
16、信息的更新保护机制,梳理充实可公开、可共享供决策支持的专业信息;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与交换服务系统,逐步形成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口采集、多方使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3)着眼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围绕各类办事业务与公用事业服务,重点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进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网上办事项目。优化业务流程,推动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三个跨越”,即由部门设置到市民需求、单向服务到双向互动,单个部门网上办事到跨部门协同办公,提高政府部门办事透明度与行政效率。加强行政许可与审批事项的梳理,简化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深化与完善服务功能,使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公布、公众信息服务、政府与市民沟通的绿色通道,满足办公事务、为民服务的需求,推动形成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网上一口受理、在线协同办理”的工作格局。(4)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