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484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松苗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苗圃中针叶树苗木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幼苗被害后,死亡率很高。东北地区该病害发生十分普遍。受害苗种主要有樟子松、黑松、红松、赤松、落叶松属等。一、立枯病的识别由于受害苗种染病时期不同,其病症有以下几种:1、种芽腐烂型播种后,种子发芽出土前被病菌侵入,病菌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苗床上常发生缺苗断条现象。2、猝倒型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苗木茎部尚未木质化,外表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病菌自根茎侵入,产生褐色斑,病斑扩大呈水渍状。病菌在苗颈组织内蔓延,破坏苗颈组织,使苗木迅速倒伏,是典型的幼苗猝倒病症。3、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后,由于苗木过密

2、或空气湿度过大,被病菌侵染,幼苗常茎叶粘结,使茎叶腐烂,出现白毛状丝,造成苗木萎篇死亡。4、立枯型苗木木质化后,根皮和细根感病后,组织腐烂、坏死,使地上部分失水萎篇,但直立不倒伏。拔起病苗时,根皮脱落留于土中。二、发病原因病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侵染性病原,二是非侵染性病原。侵染性病原是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主要原因。这类病原中以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三种为主。非侵染性病原主要由于圃地积水,播种时覆土过厚,土壤表面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三、发病规律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种子发芽以后遇到低温、多雨、土壤及空气的湿度大时,都能使幼苗染病。此外,与苗圃地的选择关系很大,土壤粘重、排水不良

3、的圃地发病较重。在前茬作物曾是马铃薯、花生、番茄、大豆、瓜类的土地上育苗,发病也较重。此外,旱、涝、霜、冻及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厩肥或过量的氮肥等,都容易诱使该病发生。四、防治方法1、重视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要避开低洼、粘重的土壤。如在盐碱地育苗,可先用硫酸亚铁或明矶酸化土壤。方法是在播种前3-7天,向土壤喷洒1-3%硫酸亚铁或明矶水溶液,用量为4-5kg每平方米。选择育苗地时,还要注意前茬作物的茬口,不要在种植过马铃薯、茄子、花生、大豆、瓜类等作物的土地上育苗。2、合理的施肥,细致整地。防止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厩肥或过量施用氮肥,秋季深翻细耙,春天精细整地。3、注意种子消毒:育针叶苗木时,最好使用经隔冬埋藏处理的种子。为防止种子腐烂,可用0.1%高镒酸钾开展种子消毒60分钟或用清水反复多次冲洗种子。4、土壤消毒:常用于土壤消毒的药物有1.5%的漂白粉、O.15-0.3%福尔马林、5%的明矶、。25-。5%福美双、0.5%高镒酸钾以及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其中以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各5g每平方米,配成混合药土,在播种前垫在苗床上一半,另一半播种后覆药土,效果较好。5、苗期预防:苗期施用30%的苏化911乳油300-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5%明矶水喷洒,也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