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下从业人员与平台企业的工伤纠纷的困境解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业态下从业人员与平台企业的工伤纠纷的困境解构.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业态下从业人员与平台企业的工伤纠纷的困境解构3.1宏观分析一劳动基准规定失灵根据劳动标准的国际体系进程及我国现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尽快健全劳动标准体系。有关安全预防、劳动环境、劳动待遇和劳动保障的标准醒目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稳定劳动关系,提升企业效率。我国的劳动法律的基准条款并不详尽,且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已不适应新业态灵活用工快速发展的需要。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后的如今,人们对物资的需求从越多越好变为追求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满足。随着科技带来的生产方式革新和人们对商品需求的鼎新,生产也从传统的固时固地工厂制生产到灵活供给的模式。这便是新业态经济产生的社会原因。新业态的经济创造
2、大量工作机会,产生了许多新职位,也形成了多样化的非传统劳动关系。新业态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重要构成部分,灵活劳动者也构成我国劳动市场军的重要组成力量,对我国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有关该群体的基准保护和法律规制却滞后于现有的劳动法律。换言之,新业态经济带来的贡献是建立在对该群体劳动权益的牺牲基础上。从宏观上分析,新业态下劳动者的工伤法律保护欠缺是劳动基准规定不足。我国规定的劳动基准主要体现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包括最低工资、企业安全保护、工时、休息休假、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职业卫生、集体协商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主要是对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保障。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劳动保护基准法,基准性规范主要体现在劳动法
3、律规定中,基准规范偏零散,且保护对象与内容不够全面。由于我国的劳动法律规定只面向传统劳动者,对于新业态产生的灵活劳动者的法律规制呈现缝隙状态。目前劳动合同法仅对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形式进行了规制,大量灵活用工形式并没有被纳入其调整对象中。新业态带来的工作实现形式、方式的巨大改变,原有的劳动法律基准规定早已不适应、不满足,因而新业态劳动者最低工资,工时限制和休假等得不到基本的劳动保护。此外,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没有强制性规定,在新业态下平台的安全保隙更是少之又少。例如平台对生产资料不提供也不维护,交通工具质量需要劳动者自己保证,特殊工作时间如雨雪天气没有进行关怀和一定的警示,工伤的预防
4、措施不足以及对职业病的漠视,这些都需要劳动基准法进行调节。在新业态下,职业伤害现象频繁且严重。如网约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频率高,网约车司机过劳猝死,网络直播主播由于职业性质影响易患严重颈椎病,“代收垃圾网约工”易受垃圾伤害和交通事故风险,网约医护易受传染病和劳累猝死风险,外卖骑手易发生车祸,尤其是雨雪天气,以及骑手骑电动车时因车的质量问题身体受到伤害等屡屡发生。职业伤害保护不仅重在治疗,更重在预防,预防才是正本澄源。因此,劳动基准法律应当对企业的劳工安全保障、工作环境保障、职业病预防等工伤预防作出原则性强制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则在原则性强制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各业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标准的制定。以网约
5、车行业为例,大多数网约司机受采访表示一天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时间。劳动基准法律应当针对灵活用工形式的工时设置保护制度,劳动者在平台的工作时间应当受到平台的管理与保护,由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再以外卖行业为例,将外卖平台的工伤预防达到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作为从业资质,平台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长的最高界限,不同级数天气对应的防护措施到位才能让骑手在恶劣天气工作。通过劳动基准法律的原则强制规定与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细化标准相互配合协调,将会大大减少平台忽视劳动者所采取的不负责操作,促使其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减少工伤惨剧的发生。3.2中观分析一工会组织的
6、缺位工会被称为职工之家,它能代表劳动者去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在企业不愿谈判时,它能规范有序地组织罢工、强有力地迫使企业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公司决策,对工会成员进行管理(包括法律培训,工会的福利提供)。目前我国区域工会发展成熟,有省工会、市工会、县工会;企业工会在国有企业发展较为成熟,在民营企业发展薄弱;而行业工会发展甚微,原因在于缺少行业工会成立的条件、成长的土壤一劳动者的群体自治意愿与自治能力。企业工会由职工和企业代表组建而成,是企业内部的工会。相较于企业工会而言,行业工会和区域工会发挥的力量更大,因为他们中立性更强,行业工会的专业性更强,区域性工会因地制宜更强(根据当地经济水平
7、更具针对性地保护劳动者权益)。我国工会发展方向的重点应该在于行业工会和区域工会,将工会制度做大做强,真正能够代表劳动者利益,担当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伞。行业工会是指这一行业的劳动者共同组建维护所关注利益。新业态下创造了很多新行业,如外卖行业、网约车行业、分享医护行业等,他们由于平台的灵活用工方式群体被打散,更需要建立行业工会作为温暖维权之家。目前在上海便成立了网约送餐行业工会,进行保护网约送餐行业劳动者权益的初步探索。区域工会则是某一地区由雇主或劳动者组建成,如在揭阳制造业区,同业务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会出现企业恶意竞价劳动者的现象,于是为了防止恶意竞争他们成立自律协会,自我约束恶意竞价劳动力的作茧
8、自缚与不良之风。又比如在苏州纺织业区域,劳动者数量供大于求,会出现劳动者自降身价加入工厂的行为,得到的报酬不如本应得到的必要劳动成本。于是该区域劳动者成立工会,对于工资工休基准等方面进行集体协商。工会作为劳动者的娘家,起着温暖关怀的心理疏导作用、工伤维权的帮助作用、工伤保险的监督作用、集体合同的工伤保险条款企业执行和工伤待遇的企业保障的督促作用。如工会可以监督企业改善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可以在发生工伤后与企业协商,争取劳动者的最大利益,可以为遭受工伤的不幸者送去温暖,对家属进行抚恤。我国工会尽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薪酬的协商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在工伤保险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集体协商一般由工
9、会与企业进行谈判,首先工会的大多数成员就共同意愿达成一致且划上共同的底线,然后与企业进行协商,双方进行利益博弈,企业进行适当让步,劳动方对已有利益的新增取得进步。集体协商的优势在于团体权大于个人权,人多力量大,迫使企业放弃部分从劳动者劳动获得的利益。在新业态下,平台与劳动者的地位明显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平台对待劳动者的工资、休假、工伤保障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者与平台签订的合同多是被动接受条款,自己的真实心声没有权利得到表达,因为他们多处于弱势经济条件下,而平台处于初始状态的跷跷板天然高端地位且可替代性差,劳动者对待工作的得到是安时处顺,但是到寻求工伤救济时则是心力交瘁。对于平台劳动者这一庞大群体,
10、工伤没有法律保护,不仅给劳动者本身带来负面作用,还会扩散到他们的家庭以致整个社会。因此集体协商制度对于此非常重要,集体协商制度能让劳动者这一群体与平台进行集体协商,就工资工时工休及工伤保险等他们最关心的基本劳动保护问题进行双方博弈,得出一个双方各让一步的利益划分方案。由于无共同的工作地点、信息交流较弱且工作流动性大,平台劳动者处于被打散的状态,最具针对性保障该群体权益的是行业工会。行业工会可就该行业劳动者最关心的基本权益问题如差评扣工资、工伤问题与平台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约定如差评扣工资但不得低于工资应得的比例、工伤保险保障来保障该行业劳动者的权益。3.3微观分析一劳动合同法规制缺陷劳
11、动合同肇始于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的磋商与合意,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也使得劳动合同调控劳动关系往往显得有心无力。劳动合同处于契约优势地位的雇佣者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各种隐蔽的手段去蚕食被雇者的利益,转嫁用工风险。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相比,调整个人劳动关系,属微观领域。新业态下劳动者和平台签订的合同中,由于新业态带来的新兴行业发展,还没有针对于此的成熟劳动合同法律规制,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处于天然优势地位的平台出示的合同没有谈判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合同的双方协商自由也被平台意志所取代,合同双方主体地位加剧不平等。这便是劳动合同法规制缺陷的本质原因。国际劳工组织一直倡议,我们要坚决反对用非劳
12、动关系掩盖劳动关系的不诚行为,这损害了劳动者应得的法律保护和法律权益,而企业通过变相压榨劳动者的手段减轻负担,实为对正义的破坏。在不同时代,藏匿劳动关系一直存在,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其产生原因和本质特点却是一样的。产生原因一般是法律规定滞后于劳工形态表现形式,处在法律规制的缝隙中。本质特点是用披着狼皮的非劳动关系遮盖住里面的羊即实质性的劳动关系,用狼皮隐匿羊,用非劳动关系藏匿劳动关系。在新业态下,亦是如此。由于新业态带来的灵活用工,劳动法律规定滞后于多样化的非传统劳动关系,于是非传统劳动关系处于法律规制的缝隙状态。劳动合同法律中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适用门槛过高过窄,对灵活多样的劳动者主体的劳
13、动法律调整缺失,劳动合同法律规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处于缺陷状态。新业态下新兴行业发展如藤蔓一般迅速,竞争同样激烈。出于追逐利益的驱动,平台一方利用现有的劳动法律规制缝隙藏匿劳动关系,巧妙避免了工伤保险缴费,从而节约成本和风险,通过恶意藏匿来获得利益。而在新业态下的劳动者一方,很多劳动者出于生计需要或个性追求与平台签署的是合作协议,并非劳动合同。或者他们对劳动合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短视眼前利益,或认识但也没有谈判能力,或只是体验新型工作方式。还有很多劳动者不止在一家企业工作。有一部分是为了生活需要,通过多份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以外卖骑手为例,很多人为了生计经常在多家平台工作来回跑,
14、还有部分人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他们想要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有人白天公司早九晚五,下班后就去当网约车司机。由于劳动者对法律意识或无知或不重视或无能为力,在现行对新业态藏匿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空隙中,该群体的劳动保护缺失不断膨胀,工伤纠纷层出不穷。新业态的经济发展具有双刃效应,它拯救了大量劳动者失业的困境,但却没有让加入的劳动群体受到应有的劳动法律保护。就新业态藏匿劳动关系来说,他们的劳动关系非常复杂,不能以i概之。等量齐观全部不保护与等量齐观全部保护都是不公正的,会加重劳动者或平台的负担。劳动合同法律中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全部不保护,因为藏匿劳动关系没有被劳动合同法律所纳入。因此劳动合同法律应当
15、革故鼎新,及时对新业态下藏匿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规制,尽快填补空隙防止不正义腐蚀社会稳定。工伤保护在工伤保护方面,新业态下较多行业的工伤风险非常高,平台的不重视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劳动者的重视不足与有心无力则是对自己工伤法律保护权益的抛弃。因此劳动合同法律应弥补此缺陷,给予合同双方正确的指引与明确的行为规范,劳动合同法律应加快完善对新型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劳动行政部门加强劳动合同的备案审查,还有法院裁判时要撕破掩饰真实劳动关系的伪装、狼皮,更注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和事实上的合同形式,而不是囿于合同表面的形式特征,以此裁判信号作为对用人单位隐匿劳动关系的不诚行为进行指引。劳动合同法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方协调配合会使得工伤纠纷显著减少。劳动合同法律中还有个明显的失衡问题。一方面,对于一些劳动保护像大家长一样拘囿太多。如劳动合同法第14条,员工工作满10年后或第二次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虽提高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的概率,但是也加快了企业更新劳动力来避免终身责任的承担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劳动关系的过于僵化,对于大量需要与时俱进的藏匿劳动关系的劳动保护却处于空白状态。这是一种二元悖论,可以考虑将正式劳动者获得的利益部分转移给新业态劳动者,对正式劳动者的部分过度保护转移新业态劳动者适用时合理减少,达到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