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强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门县全力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十二五”期末的77.1%提高到78.5%,农村集中供水率由82.2%提高至83.47%。但受人口变化、工程状况、水源条件和标准提升
2、等多种因素影响,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思考。【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乡村振兴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乡村振兴,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至2015年底,我国农村供水先后历经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四个阶段,2016年起进入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新阶段。近年来,江门县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全力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十三五”期
3、间,全县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95处,配备维修消毒设施88台套、净水器49台套,新建维修管理房46座、泵房58座,安装更换水泵149台套,建设加固拦水坝41座,架设供电线路34.6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200多公里,受益人口48.39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937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十二五”期末的77.1%提高到78.5%,农村集中供水率由82.2%提高到83.47%,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但受人口变化、工程状况、水源条件和标准提升等多种因素影响,江门县农村供水仍存在供水设施不完备、供水规模偏小、供水水质不稳定、水源保护难
4、度大、运行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一是农村供水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江门县户籍总人口约17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14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7.6%,现有农村供水设施仍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农村居民饮水需求。二是供水保障水平仍然不高。江门县属丘陵山区,饮用水源分散,饮水工程分布面广,项目区群众基础差异较大,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规模一般偏小,大多为日供水500吨以下的单村项目,水源点多选在河沟或山涧泉水眼,每遇干旱天气,水源水量减少,水量、水质仍无法得到保障。三是供水水质检测能力不足。农村
5、供水水质应实行水厂自检、行业巡检和卫生抽检3级检测体系,但江门县农村自来水厂基本未配备水质化验室,机构检测一般采取县级水质检测机构月巡检、卫生部门季抽检的方式,难以对水质稳定达标形成保障。(二)农村饮用水源建设和保护压力大。一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较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项目开发建设和速生校种植造成的污水排放、水土流失问题较突出;水库水面养殖和禽畜养殖、农村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农业面源造成的污染问题较易发,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面临严峻压力。二是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保护相对滞后。江门县农村水源数量多,其中,供水人口IoO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有355个,水源分布广、污染源多,水源管理保护工作
6、难度大,针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少,且缺乏经费保障等。(三)农村供水工程还未实现良性运行。一是部分镇村履行主体责任不够到位。江门县农村供水工程建成后移交村镇运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镇村干部履行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有“等靠要”思想;一些工程建后没有及时落实运行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动群众供水入户形成用水户群体,导致工程没有发挥应有效益,工程设施得不到正常的管护。二是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经费短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下拨江门县人饮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少,年均只有80多万元,其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水费收入。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江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定价总体偏低,多数水厂每立方1元左
7、右,调整水价阻力大,定价机制不规范,水费收取率不高,水费收入仅能满足电费和管理人员部分工资,设备日常运行维修、更新改造等非常困难,且随着设施设备老化,维护费用逐年增多,资金不足制约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四)管理力量薄弱,工程设施养护维修难。一是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力量薄弱。由于经费不足,一般单村工程日常管理仅落实1人负责,月工资一般K)OO多元,待遇低,运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加上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常识,水源保护与水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引发供水不正常、水质难保证等问题,不利于提升农村饮水质量和安全水平。二是工程设施养护维修难。一方面,工程老化问题较突
8、出。江门县供水工程多数建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早期建设的部分供水管网已经逐渐老化,“跑、冒、渗、漏”现象逐渐凸显。另一方面,江门县农村供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大,现有管网大多沿村道、水渠埋设,遭到破坏不易察觉,保护和抢修难度大。加之近几年农村公路“窄改宽”建设,致使供水管网损坏现象时有发生。三、进一步加强江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
9、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江门县应以县为单元,继续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进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全力保障全县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一)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村庄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大水源、大水厂以及现有供水设施和输配水管网,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万人工程建设。优化整合现有较小规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措施,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和升级改造。遵循“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通过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统筹解决部分地区存在的工程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以
10、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加强农村饮用水源管理保护。一是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源源头区,从严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明令禁止规模新种植速生枝等损害生态环境的树种,鼓励改种水源涵养功能树种。二是加强执法监管。依法打击水源地周边违章建筑、河库禽畜规模养殖、非法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千方百计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三是加强系统治理,确保水质持续改善。加强江河流域系统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大范围清淤工作,消除农业面源和多年过度养殖造成的水资源富营养化影响,促
11、进水源水质稳定提升。同时,加快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应急保障措施,提高供水抗风险能力。(三)建立完善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一是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用于补助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机构运行、健全专业维修养护队伍建设、开展人员培训、维持工程运行电费及消毒净化支出、加强水源管理保护等。二是建立考核机制。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和村委会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工程运行管理责任,把落实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人、工程运行管理、供水入户率、水厂环境卫生、水费收缴等工作,与全县同步纳入绩效考评,督促各方切实履行好农村饮水安
12、全管理责任。三是建立完善水费定价机制。按照国家有关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制定原则及有关要求进行测算,千人以上供水工程以县为单元,制定区域指导水价,水价要达到供水成本,适当考虑利润。鼓励执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建立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机制,逐步规范水价定价和水费收取工作,实现有偿用水、以水养水,使供水工程持久发挥效益。(四)全面提升供水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一是探索建立供水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和水质检测与监测机构,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并纳入财政供养,增加基层管理力量,逐步实现农村供水管理专业化。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基层供水从业人员有关水厂建设、维护、管理运行
13、、水质监测检测等方面知识培训,掌握必要的设施设备维保技能,促进操作规范化和管理精细化,并强化饮水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双提升。三是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在线监测水源、水厂和管网运行数据和运行情况,使生产各环节合理正常运行,实现全程监控,引导人饮工程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饮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社会参与,促进供水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加强饮水安全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饮水安全你我参与,健康保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