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演进路径与应用场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演进路径与应用场景.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演进路径与应用场景作者:高婴励许旭来源:中国工业评论2018年第Ol期制造业“双创”平台正逐步突破企业、产业、地域的边界,推动创业创新活动沿“链条式分工协作集群式融合融通生态化共生”演进的路径迭代完善,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制造业“双创”厚积薄发、成效突出。在大量“双仓U”政策的实施推进下,一批全球性、跨领域的开放式“双创”平台快速发展壮大,成果交易、融资创投、业态孵化等基于平台的“双创”服务日益丰富,极大地释放了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推动生产方式向协同化创新、网络化制造、平台化服务方向转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深度渗透,技术融
2、合度、产品复杂度、服务多元性不断提高,多数“双创”平台正逐步突破企业、产业、地域的边界,推动创业创新活动沿“链条式分工协作集群式融合融通生态化共生演进”的路径迭代完善,成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核心驱动力。制造业“双创产平台的内涵和特征制造业“双创”平台是面向制造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需求,以工业网络、工业软件、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以人、设备、技术、资本等制造要素的在线化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化为基础,以研发、生产、孵化等制造能力的开放、交易为核心,以多方参与、高效协同、合作共赢的融通发展机制为纽带,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
3、、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创新的开放式平台。从当前实践看,近年来涌现的诸多工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分享制造平台、众创平台、众包平台等都属于制造业“双创”平台的范畴。从技术层级看,制造业“双创”平台本质上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成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平台),搭建工业PaaS平台,供工业APP开发者开发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应用服务,支撑众多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从功能层级看,制造业“双创”平台是制造要素在线化平台,是制造能力开放交易平台,是创业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制造业“双创”平台呈现出以下特征:资源要素池化。创新主体通过把“双创”平台搭建在“云基础设施+云计算架构”的技术体系上,推动制造
4、全过程中应用的各类软件,以及数据存储、挖掘、分析等功能逐步向云端迁移,通过虚拟化、结构化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巨大的资源池,支撑创新主体高效汇聚、动态配置创新创业资源。业务系统集成化。基于“双创”平台,打通研发设计、产品制造、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财务管控等重点环节,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各环节之间、各环节与“双创”平台之间的应用集成和互操作,达到信息流、数据流无缝传递的状态。服务能力开放化。当前创新主体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双创平台拥有开放的边界,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供需双方的对接和共享,将全球、全行业先进的技术、知识
5、、产品、理念、模式集聚起来,将创新主体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物流、人才培训、测试验证等能力交易在线化、市场化,并通过质量认证、企业征信等配套服务完善交易市场,为创新主体发展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参与机制灵活化。“双创”平台在资源整合、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开放服务等方面都需要结合创新主体实际需求,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充分挖掘和释放“众”企业、众部门、“众”环节、“众”员工的创新创业潜力,激活传统企业中的人和组织,助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业发展理念和战略、组织、流程、管理、业务模式。体系生态化。体系生态化是“双创”平台建设的高级阶段。围绕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是产业竞争的最高形态,本质是整合“平台
6、+服务提供商+用户生态资源,构建基于平台的制造业”双创生态。这要求企业在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化中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功能定位,及时调整拓展相关的管理参量和服务范围,在定位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链,形成分工有序、协同创新的“双创”生态。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演进路径从纵向看,制造业“双创”平台呈现出技术集成一资源集聚一能力开放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双创”平台起步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资源集聚中发展,在能力开放中成长成熟。在“双创”平台发展初级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搭建融合工业网络、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等各类技术的支撑平台,作为提供端到端“双创”服务的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数字化、云化(资
7、源池化)、系统集成与信息安全等功能。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化,“双创”平台将设计、仿真、工艺等研发资源进行云端迁移和部署,在线采集生产装备、仓储物流、客户资源、营销体系等制造资源能力,在线汇聚创投机构、检测认证、培训宣传等孵化服务资源,推动各类资源能力泛在连接、共享开放、弹性供给、高效配置。这一过程中,制造企业无论是建设面向企业内部的“双创”平台,还是面向社会的“双创”平台,都实现了各类制造要素的数字化、在线化,形成一个在线化、共享化、市场化的“双创”资源池。比如,海尔基于平台整合3600家创业创新孵化资源,为200多个创业小微、3800多个节点小微和上百万微店提供服务,创造百万就业机会。在各类创新
8、创业活动持续不断的交互下,“双创”平台逐步完善,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孵化能力等制造能力被封装为可计量、可协同、可交易的服务,基于数据驱动、供需高效匹配的制造能力开放、共享和交易的新模式逐步形成,推动制造范式的迁移和制造体系的重建,催生出更多贴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比如,航天云网Ia绕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整合17大类2600余项专业能力,开放126款大型高端工业软件、1.3万余项设备设施。从横向看,制造业“双创”平台呈现内部集成一产业链整合一产业生态圈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双创”平台首先要实现的是在企业内部实现所有环节信息无缝链接,这是企业内部开展“双创”的基础,既包括
9、重点环节的“双创(如研发设计部门内部的“双创”),也包括跨环节的“双创”(如研发设计与制造环节间的“双创”),还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如涵盖产品研发、设计、计划、工艺到生产、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在不断深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以及决策支持集成的基础上,企业推动从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到运作模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重新激活企业的技术、装备、系统、流程和组织,重新塑造形成协同研发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供应链协同管控、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网络化经营管控和财务管控互联网化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能力,促进新的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发展。比如,
10、烽火集团、大唐电信等企业借助“双创”平台,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大幅提升了自身技术创新效率;三一重工、潍柴动力等企业变革运营模式,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多方参与的“平台+创客+用户”新业务模式。在市场竞争牵引和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下,每家企业都在追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之间的无缝衔接与有机协同。这一目标在企业内部层面实现后,就逐步打破产业、区域、国家边界,从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转向产业链信息集成,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重构转向企业间的价值链重构。因此,在“双创”平台中,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整合,企业间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大量展开,产品开
11、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持续升级。比如,海尔、荣事达通过构建产业链级平台,建立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形成涵盖内部员工、外部团队的社会化协同创新方式。随着产品竞争向产业生态竞争的转变,产业生态控制权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试图依托平台建设,持续集聚整合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各类要素资源,加强了与中小企业的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合作方式,进一步强化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让生态系统的各方合作共赢,才能共同做大市场、做大产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比如,中国商飞联合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化政府参与立项出
12、资、科研和基金机构合作运作模式,通过创新产业园、孵化器等业务平台,形成“中心统筹,全球研发,全国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在企业具体实践中,制造业“双创”是覆盖所有领域、环节的创新活动,由于各自发展基础、特点优势、创新需求和实施重点的不同,在“双创”平台建设的纵横发展路径上,企业探索出形式各异、特点突出的不同发展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型五种模式。一是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建设平台推进“双创”,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协同创新型。航天科工、潍柴动力、中国商飞等制造企业通过搭建航天云网等网络化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制造资源、生产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分享和优化配置,实现多地区、多用户、多任务并行协同,推动企业资源
13、优化的边界从内部走向全产业链,企业间合作方式从业务协作走向产品、要素、能力交易,有效促进跨企业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带动产品、模式和业态创新。潍柴动力基于“双创”平台开展四地协同研发,将海监船发动机研发周期从24个月缩减至18个月,研发成本降低30%。管理变革型。荣事达、韩都衣舍等制造企业面向动态多样的消费需求,通过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打造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的管理新模式,推动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向创业孵化平台转变,通过创新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创业者实现与企业的共生共赢。荣事达通过“双创平台+合伙人制+事业部制三位一体布局,打造集团和创业者利益共同体,有效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和创客技术优势。产
14、业链整合型。海尔、鲜易控股、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以“线下实体空间+线上孵化平台双创,服务”为发展主线,推动产学研“双创”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开放共享,促进形成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自身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产业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大企业优势资源,推动中小微企业发挥专业分工优势,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延伸和丰富了产业链;推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加入,促进形成资金链服务链引导创新创业链、创新创业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的良性循环。鲜易控股依托平台带动3200多名员工参与创业创新,供应链生态圈涵盖3800多家小微企业和16.3万员
15、工。二是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构建“双创”服务生态,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要素配置服务型。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基础电信企业,通过产业孵化服务平台,集聚整合大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智库机构、金融资本、孵化管理、创业培训等优质资源,为“双创提供精准的要素配置服务。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网络化生产能力要素配置平台,实现产业资源的实施在线监测、需求精确匹配,有效改善产业链运转效率不高、产能过剩等问题。共性技术共享型。东方国信、数码大方、索为云网等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制造技术和知识优势,发展面向制造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及解决方案,提供软件按需取用、在线协同合作、技术资源交易和专业知识自
16、动化等共享服务,促进实现数据的自动流动和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推动新型制造模式发展。东方国信依托平台,面向钢铁行业提供机理模型、专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延长高炉寿命两年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超过5%,全行业直接经济效益达200亿元。制造业“双创呼台的应用场景未来35年将是制造业“双创”平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制造业“双创”平台加速演进的战略机遇期。为推动制造业“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迈进,有必要深入探究制造业“双创”平台的应用场景。“双创”平耋+协同研发设计基于“双创,平台的研发制造并行协同。研发设计是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对企业集聚资源、集成创新提出了较高要求。航空、航天、船舶等离散型制造业领域传统的研发行为以串行的方式开展,上游设计难以及时发现下游制造、服务的需求,从而造成产品功能/性能以及制造性/使用性等方面的返工或质量隐患。“双创”平台以研发流程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