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笔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笔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代杜甫石壕吏。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石壕吏这篇不朽的诗作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见此屋,吾独破受冻死亦足!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得到亲友们的帮助,在成都西郭外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使得逃难到这里的老杜一家,暂时安居下来。次年八月,不料草堂为秋风所破,满屋漏雨,他百感交集,通宵不眠,
3、就写下了这篇思想艺术成就都很高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得钱何所营? 可怜身上衣正单, 夜来城外一尺雪, 牛困人饥日已高, 翩翩两骑来是谁? 手把文书口称敕,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纱一丈绫,两鬓苍苍十指黑。 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 晓驾炭车辗冰辙。 市南门外泥中歇。 黄衣使者白衫儿。 回车叱牛牵向北。 宫使驱将惜不得!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代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二篇。正如作者在新乐府的自序中说的那样,这首诗做到了“其事核而实”、“其言直而切”、“其辞质而径、它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千百年来脍炙
4、人口,成为后人认识封建社会的形象教材。内容上,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表现了人民生活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形式上,不是以往的绝句或律诗,而是篇幅可短可长的古诗或歌行体。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兼用抒情或议论,以此抒发感情,表达同情、批判和控诉之情。石壕吏这首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卖炭翁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炭被掠夺的经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