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1381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特别处理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程质量专题治理措施1、编制阐明施工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构造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地质、水文、气象、地形等)多变;材料品种、规格不一样,材性各异,交叉施工,现场复杂;工艺规定等特点,因此,对质量影响0原因繁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性原因0质量变异,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日勺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防止;对出现的质量通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2、编制根据1、美每家美华星都工程施工图;2、国家和成都市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国家现行日勺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查评估原则。3、结合我项目部对建筑工程aJ施

2、工经验。4、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编制。3、质量缺陷防止及治理措施3.1 险工程质缺陷防止及治理碎重要的质量缺陷有:蜂窝、露筋、孔洞、缝隙夹渣、墙柱底部烂根缺陷、断面尺寸偏差、楼面板表面平整度差、碎表面不规则裂缝、缺楞掉角等。3.1.1 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交接班振捣工交底不到位,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对应过大,柱底部无接浆等。防治措施:按规定使用移动振棒,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日勺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对应的石子粒径。治理措施:若发生

3、严重蜂窝现象要首先凿除漏浆严重部分的混凝土,使用比该构件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J细石混凝土重新补浇,如蜂窝现象不严重则可以用同强度的J水泥砂浆压抹并打细毛。3.1.2 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垫层局限性,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防治措施:钢筋垫块厚度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合适,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震动器待碎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治理措施:发生露筋现象,露筋部分用与构件同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抹灰,以免钢筋长期外露导致锈蚀。3.1.3 孔洞产生原因:重要在柱与梁交叉处钢筋较密,碎被钢筋卡住或漏振。防治措施:对钢筋较密日勺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

4、下料,缩小分层振捣日勺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治理措施:发生孔洞现象(面积20Cm内深度5cm内),首先凿除周围松动B石子并冲洗清理洁净后,告知监理现场看后,用纯水泥浆拉毛再使用比该构件强度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的补浇,补浇的细石混凝土应比构件突出(支模成簸箕形),待补浇的细石混凝土到达强度后进行凿除突出部分,并用水泥砂浆抹平打细毛。3.1.4 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尤其是柱头和楼板脚。防治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楼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治理措施:发生缝隙及夹渣现象时,将该部分进行修凿,冲洗清理洁净后用细石碎或水泥砂浆压补。3.1.5 墙柱底

5、部缺陷(烂根)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防治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尤其在墙柱脚处,浇注碎前先浇筑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治理措施:发生墙柱底部缺陷(烂根)现象时,应凿除缺陷部分混凝土,冲洗清理拉毛后,用高一等级细石碎或砂浆进行压补。3.1.6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或涨模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墙柱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日勺最终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防治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钢度、符合规定容许接驳梁模板。治理措施:出现梁柱结

6、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或墙柱涨模,应进行人工修整,修整到规定尺寸后清理拉毛用等强水泥砂浆进行抹而打细毛。3.1.7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B模具定位,碎未达凝固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防治措施:浇捣楼面应倡导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规定的J模具定位,碎到达1.2Mpa后才容许在佐面上操作。治理措施:出现楼板表面平整度差的质量缺陷应追究施工班组的J责任,同步根据面积大小选择使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碎找平。3.1.8 磅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商品税未合理选用水泥;粉煤灰掺量偏大;构造表面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局限性水分

7、蒸发过快;厚、大构件内外温差收缩;塑性沉降变形。防治措施:加强养护,佐终凝后立即淋水养护,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或草袋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合理选用材料,合理配合比,添加微膨胀型外加剂等辅助措施防止裂缝。3.1.9 缺楞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精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措施不妥。防治措施:选用较大型、质量稳定的碎供应商。拆模板应在碎强度能保证,棱角应予保护。治理措施:缺楞掉角缺陷,用与构件等强的水泥砂浆修补。3.1.10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冲力过大。防治措施:垫块日勺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B冲力,当承

8、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治理措施:返工处理,现场裂碎垫块清出场,并重新加工。3.1.11 柱硅强度高于梁板段强度时,应按下图在梁柱接头周围采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进行分格,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即浇梁板碎。剪力墙中柱子与墙不一样碎强度同样处理。3. 2模板工程质量防止及治理措施3.1 .1预埋件有误产生原因:技术交底不到位或看图遗漏;技术复核、隐蔽验收不认真。防治措施:认真识图和交底;加强教育,执行岗位责任制度。治理措施:出现预埋件预埋错误缺陷时应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重新预埋,或采用其他措施处理。3.2 .2涨模产生原因:墙柱对拉螺杆间距过大,对拉螺杆

9、过小或未拧紧,箍筋间距过大或不牢,模板刚度不够。防治措施:墙体用对拉螺杆拉紧,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治理措施:出现涨模缺陷时应将局部进行凿毛处理。3.2.3支撑不牢产生原因:支模时支撑角度过大;接口无木材加固,或间距过大;顶撑底部未垫木彷,支撑面积过小;立柱未设斜撑、卡撑等;支撑断面小。治理措施:斜撑坡度不不小于600,接口下放木杨,控制间距,底部垫木彷,设置斜撑、卡撑。对支撑应在浇筑混凝土前严格检查,支撑不牢处进行加固。3.2.4拆模后构造变形产生原因:拆模过早;拆模次序不妥;未合适留置斜撑。防治措施:强度到达规范规定,方准拆模;按操作规程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规范执行。治理措施:出现

10、拆模后构造变形质量缺陷时在变形较轻时,对构造进行重新支撑;变形较重时,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制定处理方案。3.2.5缝隙过大产生原因:木模缝隙未采用堵、补等措施;支模时对缝不认真。治理措施:做好对缝。模板缝隙过大质量缺陷应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检查、看模,发现模板缝隙过大或有漏浆现象及时进行修补。3.2.6模板拆除困难产生原因:模板吸水膨胀;未刷隔离剂;浇混凝土时漏浆,包裹模板。治理措施:下料时考虑模板吸湿后膨胀的影响;控制支模质量,防止漏浆。出现模板拆除困难质量问题时应将构造局部先进行剔凿,再拆模板。3.2.7碎构造支撑架搭设不规范产生原因:未按交底或方案施工或不明确详细部位做法。治理措施:现场重

11、新交底明确详细部位做法,按方案或交底现场严格执行。对不规范架体,坚决整改,按规范搭设完毕后方可进行碎浇筑。3.2.8位构造支撑架拆除时间过早产生原因:碎未到达规定容许拆模强度,周转配模材料局限性。治理措施:完善周转支撑架体及模板材料配置,必须有拆模申请且根据送检汇报强度到达规范容许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架体。3.3钢筋制作与绑扎工程质量防止及治理措施3.3.1箍筋不规方产生原因: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规定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种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精确;当一次弯曲多种箍筋时,应将弯折处逐根对齐。治理措施:出现箍筋不规方B质量缺陷时,对I级钢筋,可以

12、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3.3.2成型尺寸不准产生原因:下料不精确;画线措施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妥;角度控制没有采用保证措施。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按配料单下料;制作前,根据多种钢筋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进行画线;形状复杂的钢筋应制作样板,选择合适的操作系数。治理措施:出现成型尺寸不准时当成型钢筋各部分误差超过质量原则容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性分别处理;对构造性能有重大影响或尺寸不准导致钢筋无法安装的,进行返工。3.3.3骨架外形尺寸不准产生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防止措施:绑扎时将多

13、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治理措施:对骨架外形尺寸不准0质量缺陷处理时应将骨架松绑,重新安装绑扎;严禁用锤子敲击或硬扳,以免整体变形或松扣。1.3.4 保护层不准产生原因:保护层垫块厚度不准或数量局限性。防治措施:检查砂浆垫块厚度与否精确,并根据其面积大小合适垫够;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保护层垫置。治理措施:发现保护层不准B质量缺陷时必须进行调整,保证钢筋到位,保护层尺寸精确。1.3.5 柱子外伸钢筋、框架梁插筋错位产生原因:钢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碰撞,没有及时校正。防治措施:钢筋外露部分加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进行固定;浇筑前进行复核如有移位应进行校

14、正;浇筑中防止碰撞钢筋,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治理措施:在碎浇筑后出现柱子外伸钢筋、框架梁插筋错位的质量缺陷时应及时进行纠偏。3 .3.6同截面接头过多产生原因:钢筋翻样考虑不周,竖向钢筋连接使用非定尺钢筋,导致同截面接头过多。防治措施:钢筋翻样时,要考虑接头位置及数量。治理措施:对同截面接头过多0质量缺陷在钢筋未绑扎时,发现接头位置不符合规范,应重新考虑接头日勺设置方案;已绑扎完毕,应进行返工。4 .3.7箍筋间距不一致产生原因:在钢筋绑扎前未进行画线。防治措施:根据图纸上的J间距,预先算好箍筋的实际分布状况,在钢筋绑扎时画好线再进行绑扎。治理措施:箍筋间距不一致B部位进行调整或将间距太大

15、日勺部位合适增长箍筋。5 .3.8绑扎松扣产生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碰撞、压弯接头处。治理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绑扎好的钢筋应防止碰撞、重压。绑扎松扣的部位松脱的接头重新绑扎。6 .3.9钢筋遗漏产生原因:施工管理不妥,没有事先研究图纸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次序。防治措施:钢筋绑扎前熟悉图纸,查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形状、数量与否与图纸相符,绑扎完毕后,工长进行检查。治理措施:对钢筋遗漏的部位进行返工,将遗漏的钢筋所有补上。3. 3.10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产生原因:操作人员疏忽,分不清主、副筋位置,不加区别进行绑扎。防治措施:专业工长应进行书面交底。治理措施: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在未浇混凝土时发现进行返工;己浇混凝,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复核,确定处理方案。1粗钢筋连接(重要为直螺纹连接)接头不规范产生原因:因施工人员疏忽,未切平连接接头,或套丝连接过程中未拧紧。防治措施:根据规定重新详细书面交底,明确做法。并强调惩罚条例,杜绝问题发生。治理措施:加工日勺钢筋丝头应逐一自检,钢筋连接全程旁站,对不合格接头所有返工处理。3.4砌体工程质防止及治理措施3.4.1 平整度、垂直度偏差产生原因:操作不认真,检查不到位。防治措施:外手挂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质量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