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复兴磅礴伟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复兴磅礴伟力.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廖续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复兴磅礴伟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逐渐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强,持续的精神塑造是密钥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创造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构建起内涵丰富、生动多样的精神谱系,其中,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重大意义。在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我们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的实践行动统一于共同的目标之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一、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逻辑清晰,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建党精神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总体概念,其内涵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大成之总汇,应遵循高度凝练、凸显内核、抓住
2、本质的思路。作为党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进路上从未退缩,不断开创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为党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基础之上,不断带领人民群众朝着实现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如今,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凝练,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早在马克思青年时期,他在自己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中写
3、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在马克思的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中,早已蕴含着强烈的信仰与崇高的理想追求,他与恩格斯一生都在为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正是胸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员一路奋勇无畏、披荆斩棘般投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重获尊严,摆脱了帝国主义与封建束缚,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伟大建党精神
4、中所体现的信仰信念并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要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来逐步实现。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要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的历史过程。据此,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跨越。经过了百年的时间积累,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因此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每一
5、次更高目标的制定都基于我们已经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以及足够的能力与信心,这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如今,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信仰信念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而是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转化为了实际行动并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即将通过一步步努力奋斗变为现实。(二)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孕育产生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担当精神政党的使命内在地蕴含着其自身的政治追求、价值宗旨等,是一个
6、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识。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一一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以革命起家,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并为达成使命不惧风险、顽强奋斗,因此造就了它与生俱来的革命品格。在长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历程中,便孕育产生了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担当精神。一方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为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近代以来,面对吏治腐败、列强侵略,满怀爱国主义和责任担当意识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
7、。在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便自觉肩负起解救苦难大众的历史使命。在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战斗、视死如归,最终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迎难而上,将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在物质基础极为薄弱、发展经验不足的国情面前,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箪路蓝缕的建设征程,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改革开放重大部署开启后,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从此“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在时间上得到了延续与传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囤积的时代难题,化解了大量典型性社会矛盾,攻克了一批艰巨的历史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党不惧风险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就是党承担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虽成就显著,但新征程擘画的新蓝图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就国内形势而言,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与社会治理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层
9、出不穷。就国外局势来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时,谋求发展的视野已经不能局限于本国,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在着眼于本国人民之福祉和本民族之前途之外,还要考量世界之发展、人类之命运。中国共产党依靠坚韧不拔的意志锻造了百年历史伟业,今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共产党人要始终秉承立党之初心、承担历史之使命,不断锤炼革命意志,以迎难而上、永不退缩的精神状态,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也要为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共同开创整个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落脚点“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
10、精神的根本落脚点,其实质也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今天又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百年里,无论任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绝对忠诚于党的事业,并将“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在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下一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这是“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的有力佐证。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对党忠诚是政治与实践的共同标准,说到底就是党性立场的问题。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这样写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11、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了时代呼应。所谓忠诚,就是指对党的绝对忠诚。这种情感不是抽象或有条件的,而是具体到对党的信仰的坚定,对党的组织的服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决不能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同时,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敢于亮剑,坚决与党内歪风邪气作斗争,面对各种错误思潮侵扰时也能够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历史大任不仅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更充分的物质条件,还要建立良好的
12、党群关系,引导人民、依靠人民为这一远大理想而共同奋斗。毛泽东曾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如果说从革命建设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执政为民的“过程”,那么“不负人民”则是党执政为民的“结果”。这一结果就是要不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真
13、抓实干中应对好当前的复杂形势、完成好艰巨的时代任务,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四)伟大建党精神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体现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贯通,从宏观层面高度凝练概括了党在百年历史中所创造的精神实质,最终汇聚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呈现出内在联系、同频共振的统一格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独特禀赋。一百年来,正是
14、因为我们坚定追求真理、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才未曾在探索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迷失既定方向,在艰难险阻的路途中轻言畏惧与放弃,在生死考验面前依旧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始终向着真理光辉照耀下的奋斗目标破浪前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奋进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的忠贞赤诚投入建设社会主义、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最终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进一步凸显“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伟大的建党精神中的价值
15、功能,是我们继续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奋进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实践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无数惊涛骇浪,唯有弘扬“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断为夺取新的胜利“英勇斗争”,才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深厚的为民情怀,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情感自觉。以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和整体性的工程。“上至”党的全面领导,“下至”人民群众的拥护
16、与支持,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品格,实现了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二者的高度统一。伟大建党精神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情感基础,成为其他建党精神内容的前置变量,在无数情感的叠加之下,建党精神在历史的传承和具体体现中得以自续自为。二、伟大建党精神在时空交错中凸显鲜明的特质毛泽东曾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过“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精神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伟大建党精神所派生出的诸多精神在多重共振之下相互交织,遍及大江南北,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与空间标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多条战线,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形态在时间、空间、人物等方面得以延续,并在时代的互联共通中逐渐展现出传承性、引领性、创新性等特质。(一)传承性:党的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孕育构建起来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