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让调查研究为文艺高质量发展赋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让调查研究为文艺高质量发展赋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如何在新时代的广袤大地扎好根,为文艺创作汲取丰厚的养分,调查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一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环境,文艺工作者既要在广阔天地间展开翅膀、放飞想象、施展才华,又要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用心观察新时代、描绘新生活、反映新气象,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助力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深学细悟笃行,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赋能文艺精品创作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
2、,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调查研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赋能文艺创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艺工作者要深学笃用、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深刻体悟调查研究在文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调查研究与文艺创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1.深刻领悟调查研究在文化文艺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其中文化文艺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全面部署,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经常、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在与基层单位
3、、人民群众的交往中,切实掌握真实情况、获取一手材料、倾听民情民意,在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具体化、实践化上出实招、求实效。2.深刻领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文艺来源于生活,人民是文艺的真正创造者。文艺作品能否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灵魂、引发人民的思想共鸣,要看创作者是否走进了群众中间、融入了人民生活、反映了人民期盼。做好文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
4、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天职。3 .深刻领悟坚持问题导向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论。通过调查研究,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做好文艺工作,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现实问题,善于发现文艺创作中的难题,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在不断解决问题、化解
5、矛盾的过程中推动文艺创作发展。4 .深刻领悟加强成果转化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是检验调查研究成效的硬标准。对文艺创作来说,文艺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综合、加工、转化的过程。文艺工作者要用心把时代价值、精神标识从鲜活的素材中提炼出来,用激荡人心的精品力作展示出来,从而更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二、提升能力本领,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6、题教育契机,强化思想武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锤炼做好文艺工作的过硬本领。1.增强脚力,探寻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o增强脚力是基础性工作,也是文艺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的重要方法。文艺工作者要在调查研究中走进基层、走近群众,练就好脚力。一是站稳人民立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把自己的双脚深深扎根于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二是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在网络上观察生活、获取素材、宣传群众、引导群众,还要主动走
7、出去走下去,走到基层和群众身边去。坚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从“线上”的旁观者转变为“线下”的参与者,迈开双脚、沉下心来,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足迹贴近实践、用真情感受生活。三是善于反映生动实践。文艺工作者锻炼的脚力是接地气的脚力。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文艺创作也必须是生动的、有活力的,是扎根中国大地的。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通过调查研究捅破文艺创作与百姓生活之间的“窗户纸”,善于从百姓生活中汲取养分,从生动实践中获取力量,用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讲百姓故事、话火热实践,不断聚人气、添活力。2,增强眼力,练就洞察世事的独特视角。增强眼力
8、是要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之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多姿多彩、多元多样的广阔世界中发现真善美、祛除假丑恶。一是练就善于发现的眼光。文艺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黄金”的过程。文艺创作的宝贵素材并非明晃晃地摆在创作者面前,而是深深地隐藏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等待创作者在泥沙中去淘漉、去发现。我们要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以慧眼观察日常细节、捕捉生活亮点、把握事物特点,用细心、审美、技巧不断锤炼发现“真金”的眼光。二是锻造犀利善辨的眼神。文艺工作是触动心灵、塑造灵魂的工作,文艺工作者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过程中,对各种言论、观点、情况进行快速精准的分析判断、识别鉴别,坚决抵制各种“奇谈怪
9、论”“低级红、高级黑”,用充满正气和活力的优秀作品凝聚力量、启迪心灵、富足精神、弘扬正气。三是培养开阔宏大的眼界。文艺创作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文艺观,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对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悉心观察体悟中,积累素材、汲取营养,不断发现美、创造美,打造更多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文艺作品。3增强脑力,把牢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脑力就是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文艺创作。一是提升理论素养。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
10、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细悟于心、落实于行,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二是提升专业能力。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自觉锤炼过硬的专业功底,还要发扬钻研精神,围绕创作领域和主题,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历史、哲学、法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更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运用各领域知识把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转变为艺术形象,使之“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三是提升思想深度。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艺创作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映射或单纯记录
11、,而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和集中阐发。文艺作品之所以优秀,在于其饱含着思想的深度,充满着智慧的力量,归根到底来源于创作者思想站位的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度、人民情怀的厚度。文艺工作者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增进人民感情,在文艺作品中热情讴歌新时代、展现新气象。4,增强笔力,提高文艺作品的创作水平。增强笔力就是不断提高文艺工作者的表达能力,考验的是创作者的笔头、笔杆。一是改进文风。文风的背后是学风、作风。文艺工作者的笔触要清新质朴、生动活泼、充满灵气,做到文质兼美,把创作者的知识涵养、精神境界表现出来,把大气磅礴的时代气息和勤劳朴实的人民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要自觉抵制空话连篇、装腔作势的
12、“八股文”,冠冕堂皇、模棱两可的“官腔话”,标题吊胃口、内容空荡荡的“标题党”。二是守正创新。文艺工作者要在恪守正道,坚持正确的文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同时,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真正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要以新应新、以新赢新,掌握新技术、提高新本领,不断在文艺创作内容、体裁、题材、形式、方法等方面勇于革新,不入俗套、不落窠臼,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三是立意深远。笔力是心境的体现,文艺工作者只有志存高远,作品才能立意深远,才能实现价值的跃升。文艺工作者要胸怀时代、立足大局,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把来自
13、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好、提炼好、升华好,用笔锋描绘出更多兼具植根大地的泥土气息与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息的优秀作品。三、植根中国大地,以优秀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文艺作品是顺应时代、跟随生活的创新创造,是文艺工作者调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和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将更多精品力作贡献给人民群众,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
14、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来认真观察时代、体悟时代,深刻把握时代精神,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恢宏气象。新时代是续写辉煌、创造辉煌的时代。要用优秀作品深情讴歌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用艺术形式生动展现新时代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创造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奇迹的非凡历程,用艺术之笔把新时代新征程呈现出来的磅礴气势、大国气派、盛世气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书写记录下来,创造无愧于伟大祖国、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弘扬时代精神,把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文艺作品之中,将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真善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不断激扬社会正气、引领时代风气。2.厚植历史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优秀文艺作品既要着眼当下,也要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滋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历史,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从历史文化的宝库中探寻素材、寻找灵感。要将文艺作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民
16、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深度结合起来,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坚持传承红色基因、震续红色血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传承革命传统,善于运用红色文艺作品引领新时代新风尚,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确保红色记忆永不褪色。3 .精准把脉人民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文艺作品的质量、水准、风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优秀文艺作品只有形成于对人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基础之上,用文艺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共鸣,才能够在众多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要严格把握文艺作品质量标准,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制作经得起人民评价、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和纠正重经济效益、轻社会责任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