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篇一: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其具体内容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青春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内外急剧的变化往往伴随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往往感到惶惑与迷惑,并伴随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经常伴随的矛盾与问题,为学生提供普遍性的常识与个别咨询辅导。一般来说,中学生常见的青春期课题有第二性征出现及其它生理变化导致的困惑、性心理萌动与两性交往及早恋问题;自我的确立与认同;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的开放与闭锁之间的矛盾;心理的独立与依附性之间的矛盾
2、等0其中,尤其应该充分注意到性生理成熟对中学生生活和学习诸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影响,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消除错误观念,减少不必要的烦躁与紧张。二、个性发展与人格塑造常言道“个性即人生。”学生的个性品质对他未来的生活道路有重要影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天资优势,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指导,针对某些不利特点提出人格塑造的建议、计划与措施。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可以采用观察法和测验法。较普遍采用的个性测验有Y6性格测验、卡持尔十六项人格特质测验(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
3、验(MMPI)等。由于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最好能调动家长和科任教师、同学等多方面力量,给予积极配合与督促。三、学习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学习心理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影响学习成效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就智力因素方面来讲、我们应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观察事物,了解记忆的规律及有效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学会科学用脑、利用共同要素与知识概括性原理积极促成学习迁移,科学合理地组织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和能力等等。另外,有关专家普遍承认,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南师大一项调查表明
4、,2/3的学习困难学生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更多的来自学习心理障碍。主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自信心的丧失与习得性无助;学习策略与方法失当;对学习与考试的过度焦虑与紧张;师生关系紧张、标准过高、学习的不良归因、动机缺失等。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针对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立足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四、专业与职业定向指导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欠缺,这突出体现在升学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上0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定向,在填报志愿时仅凭一时冲动、好奇或盲人摸象式的瞎撞,导致出现升人大学后出现专业兴趣不浓,甚至少数同学大学期间一直为专业闹情
5、绪、无心学习的现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专业与职业定向指导之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气质、性格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则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适合,外倾型的人更适合于从事人际交往性强的工作,而内倾型的人更适合于比较深沉、细致的工作。五、考试与竞争等压力与挫折的应对考试与竞争是当今学生普遏面临的课题。尤其在升学压力之下,我国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考试过于频繁的问题,甚至“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试与竞争的心理调适也就成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之一。一些学校尝试进行过“考前心理辅导”,收
6、到了良好效果。其具体内容大体包括对待考试与竞争的正确态度、考试与赛前准备、应考与比赛策略、考试与比赛中的情绪自我调节、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及合理归因、受挫后情绪的自我调适等等。同时,今天的学生将来走出校门之后,仍将面对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学会合作与竞争的统一,积极参与竞争、形成面对成败的正确态度、掌握压力应对技巧与挫折心理自我调节技巧,不仅对学生今天的成长有益,而且对于他们的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六、人际关系协调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应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关系常识与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心境,提高学习与
7、工作成效。具体来讲,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长辈的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及新环境的适应等等。不同的人际关系要求有不同的态度、分寸与技巧。对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同时,也存在一些基本规律与要点,?如为人正直善良、待人真诚、心胸豁达、理解与关心他人、在具体问题上求同存异、注意形成良好第一印象、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掌握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与行为技巧等。七心理障碍的矫治与心理卫生保健大量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集中于躯体症状、学习因素与考试压力、焦虑恐怖抑郁敌对等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
8、偏执、强迫症、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离家出走、自杀等方面。对于己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一定要运用有关心理健康诊断与治疗知识认真对待。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有关中学生心理煌康方面十分理想的诊断量表与统一的诊断标准,加之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结论一定要慎重,切勿随意夸大症状,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0更不能对这些学生有歧视态度与言行。篇二: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健康一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林林总总的心理健康标准西方心理学的重要流派观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我国学者的观点从学科归类的角度看生理学?卫生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从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角度看社会适应
9、标准?适应与发展标准适应和协调标准?实践矛盾解决标准心理健康结果还是过程?通行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局限;心理健康的要义在于健康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时的静止的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运动着的生存状态入世而不是出世一一直面生存环境建设性、有效能的江湖中人、性情中人活在当下时间连续性中的进行时为自己生命负责的“纯粹”不同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承担责任的自由,特别是内在自由意义感、价值感三个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层次思想、观念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第二层次原则、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一种教育原则第三层次行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才是具体的教育行为狭义
10、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狭义心理健康教育限定在第三层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生态;不涉及学校主流教育;陪衬下的缓解,无法避免“医院和消防队”性质的模式;队伍孤立与资源缺乏;易形式化、走过场?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做学生工作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找方法让学生听话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基于关怀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福祉,从学校组织和环境对学生和教师健康发展的影响看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处置的策略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归属作为“一个人”的整全、均衡发展;终生发展的准备与基础;现阶段发展任务的良好完成。问题出发一一忧虑、不信任各类学生及家庭、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案例发展出发一一充满希望
11、、与时俱进、了不起社会变迁带来的成长课题多元性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冲突对功利化教育的应对孤单的处载发展的重任自我的确立生活感受,个性品质,社会功能从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及其成长,走近他们,支持、关怀与帮助他们走好成长之路。主要观念人性观一一以人为本的具体化;2)发展观一一终生发展、生涯取向;3)生态观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4)教育观显性与隐性教育;5)行动观赋能(empowerment);6)科学观一一接纳与尊重事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具体关注D自我了解与自我接纳;2)达到适当的学业水平;3)处理个人的情绪问题;4)发展一些实际有效的抉择办法;5)学习去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6)协助学生的职业发
12、展。中学生学校发展的生命意义从小学开始,学生将从这里正式走向社会和他自己的人生。D作为一个“要完成青春期过渡”的人的健康发展;2)职业社会中作为一个首次进入正式社会组织和机构的普通成员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旨或核心,是对一个人进入社会的初始化过程的生命关注,同时具有深层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基于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基本原则1)均衡性的生态原则2)人性化的尊重、接纳、真诚性原则3)主体性的赋能原则4)正向性的资源取向原则5)效能性的此时此地、体验性活动原则6)创造性的因地制宜原则7)整体性的全员化原则8)专业性的规范、伦理原则均衡性的生态原则中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1)全面发展绝不是全
13、部发展(2)定制与自由、多和乱中的和谐与均衡(3)度的问题一一拿捏人性化的尊重接纳真诚性原则(1)尊重学生也是一个人,有“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有作为一个儿童少年的权利和尊严。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思想与感受的自主权;表达权(2)接纳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在于接纳多元性和暂时性多元性是世界存在的一个重要本质,健康心理学欣赏多元性;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不同类别的人都有与他类的不同之处;“与众不同”是事实和本质,不能将其标定为“优等”和“劣等”;资源应该平等分配到各个独特个体和独特类别的人身上;人在过程之中,不会在终极目标状态。(3)真诚“人”在前面,专业角色在后,做“一个人”的教师
14、,而不是一个“教师”的人;表里一致;不说假话,不端架子;不将心理健康教育做成生活技巧游戏秀。主体性的赋能原则(1)赋能的含义与途径;(2)主体性及其发展和发挥;(3)学生的主体性;(4)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5)内容和过程(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1)赋能的含义与途径赋能是促进人们能更积极地掌握自己生命的可能性的过程。赋能是一个过程,个体不仅对自己的生命获得控制感和精熟度,而且也能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所属小组、班级与学校的建设。赋能的途径学校生活的自主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生活具有控制感和影响力;通过学校生活,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拥有的这类知识和能力越大,对学校生活的影响力就越大;在机
15、构(学校、班级、小组)中感到被信赖和尊重;能知觉到学校生活具有自我价值的意义和生活满意度。正向性的资源取向原则(1)学生自身具备的发展资源和力量;(2)不回避问题,而在于怎样看问题和障碍;(3)怎样看“教育”、“辅导”和“咨询”;(4)在各类教育和辅导行为中的贯彻与体现。效能性的此时此地、体验性活动原则1)学生和教师参与的重要性;(2)引导与杜绝灌输;(3)当下发生的是最重要的;(4)单纯的知道和与体验、感受结合是不同的。创造性的因地制宜原则多样性和创造性,应放在一个系列中。单纯追求多样性,易造成“花架子”,因地制宜的创造中带来的多样性,才有生命和效能。1)搬家还是建家?2)途径/渠道的创造与多样性;3)形式与方法的创造与多样性;4)参与者的创造与多样性;5)创造与多样性中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全员化原则教育者的全员性;2)“受教育者”的全员性;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转换性。专业性的规范、伦理原则D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2)传统与专业;3)专业的内涵一一专业正在形成;4)专业遵循与专业探索;5)怎样“摸石头”一一无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