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老年友好社区】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中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一一基于住宅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研究工作2021-02-0814:26从住宅与社区的关系来看,两者在设计内容与设计侧重点上有一定独立性,但住宅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环境作支撑。尤其对于身体机能衰退、出行范围有限、居家养老需求强烈的广大老年人,适老化的住宅与友好的社区环境更是缺一不可。这正是构建老年友好型住区的一大要点,目的在于通过适宜的环境支持和有效的服务,增强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以下简称“规范”)开启局部修订工作。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障碍及适老化设计是本次修订
2、工作的一部分,以期为广大老年人及其他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因此,编制组对住宅及社区的适老化设计相关内容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以住宅设计与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中面临的挑战,并就应对措施提出思考,为规范的局部修订提供参考。鉴于规范是住宅设计的底线标准,有其制定原则和执行条件,编制组坚持适度提高普通住宅适老性的原则,在征求意见阶段增加了对室外环境的要求、增加了套内与楼栋空间适老性和无障碍设计要求、修订了对电梯的要求,并对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与接受养老服务等进行了考虑,避免将要求偏高或与其他人有使用冲突的内
3、容列入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范局部修订研究工作在规范局部修订研究工作中,编制组重新梳理了“十三五”时期的调研成果,包括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宜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下简称“十三五课题”)中针对全国32个城市中109个住区的现状调研成果、针对住区老年人的1192份调研问卷等。为了使调研有一定预判性,将5559岁的“准老年人”也纳入研究,统一称为“老年人”。其中,男性老年人549位、女性老年人643位,年龄结构见下表。本文主要就“老年人居住形式、养老意愿与居家养老需求”“住宅不适老问题”“住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十三五”课题参与调研者的年龄结构年龄
4、段/岁人数占比/%555927.16A6936.5-707927.7-80898.1.90及以上0.6七敏僖号:Shplanniny1.1老年人居住形式、养老意愿与居家养老需求研究在老年人居住形式方面,1192位老年人中,仅夫妻同住的情况占比最高,约47.9%;其次占比较高的是两代居或多代居的情况,约43.8羯最后是独居或其他居住形式,约&3%。在老年人养老意愿方面,1192位老年人中,约82.3%的老年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希望居住在自己原来的住宅中,自理生活或由亲友提供主要的养老支持;约11.2%的老年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社区养老,即希望由社区提供主要的养老支持;约6.5%
5、的老年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机构养老,即希望入住养老机构。在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方面,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主要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护理类服务需求、基础生活辅助类需求和精神文化类需求。其中,健康护理类需求主要包括常规医疗、上门护理或照料等;基础生活辅助类需求主要包括物业生活琐事服务、家政服务、食品配送、出行协助等;精神文化类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健身、参与住区公共活动等。通过分析数据可知,不同的老年人由于其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有较大差异。此外,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也各不相同。完全自理基本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类别的需求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类别的需
6、求同时,受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身体状况变化等因素影响,老年人对住区配套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十三五”课题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基础生活辅助类”服务的需求量约为52%,对“健康护理类”服务的需求量约为28%,对“心理慰藉类”服务的需求量约为14%。此外,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老年人”的入场,将为养老领域带来新的需求种类和场景模式。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老年群体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来源。老年人不同活动行为1.2住宅“不适老”问题研究自21世纪以来,中国住宅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与突破,居住品质直线上升,但对比2006年、2010年、2015年的3次城乡老年人
7、追踪调查报告,发现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一直维持在45%左右,未突破半数。虽然居住满意度与老年人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但住宅本身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很多老年人自年轻时就住在了现有的房子里。随着年龄增长,人们逐渐有了新的身体特征、新的居住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比如自理老年人、半失能老年人、失能老年人;使用拐杖的老年人、使用轮椅的老年人;独居老年人、与老伴同住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喜欢运动的老年人、喜欢阅读的老年人、喜欢人际交往的老年人等,并且有了“希望晚上起夜更方便”“希望老两彼此有独立空间但又可以相互照顾”“希望自己看电视时不干扰孙辈学习”等生活需求。但是房子还是之前
8、的模样,于是出现了诸多“不适老”问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高差问题无法使用轮椅、担架地面材质问题开关插座位置不合理储物柜分隔不合理易被家居磕碰厕所起身不易住宅套内空间的常见“不适老”问题示意照片无电梯地面凹凸地面不平整公共空间照明不足住宅公共空间的常见“不适老”问题示意照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部分住宅已经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但是由于对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使用需求与实际使用情况了解不充分,部分适老化改造并不到位,造成改造后使用不便,甚至引发新的安全隐患。阳台组合式移动坡道卫生间扶手公共空间扶手部分适老化改造不到位的实例
9、照片1. 3住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研究“十三五”课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多数老年人表示小区内及底商需要增加或者改进的设施为社区诊室、活动室、托老所。但是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现有休闲活动设施较为单一,虽然社区内室外活动配置类设施较多,但是生活服务类设施、医疗保健类和娱乐休闲类相对较少,并且缺少针对老年人的社区配套设施。而在社区周边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方面,虽然配套设施种类相对齐全,但是市政服务、大型超市等设施相对较少,并且其数量和服务半径等指标与相对应的生活圈等级要求不匹配。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相关管理人员、护工人员主要负责辖区内老年人的安全守护、生活照料工作(部分配备了医护
10、人员),缺乏技术服务专业的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理发.修理、洗衣等生活服务:11.36%银行、研局.各类缴费:1036%药店、食品等专业i店:768%老年依JIL祭厅:10.12%便利店、综合商店:9.09%活动交:15.11%养老院、护理院(长期入住):8.57%生老所(白天照料):12.12%社区诊所:15.59%小区内及底商需要增加或者改进的设施社区或附近(500In内)现状老年人可利用的活动场所或设施随着智慧养老相关政策的推出,部分住区通过“试点运行”的方式逐步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根据“智慧养老服务现状调研”和“智能化家居产品展览会调研”的资料,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式主要为政府运
11、营及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营,而住宅设备终端多由市场不同企业提供。运营主体与设备供货商的分离造成社区平台服务器与住宅设备终端之间数据不能互联共通,而为获取不同渠道的资源,需要老年人多次重复录入数据。“十三五”课题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家中提供的安全检测仪器较为单一,其中煤气泄露探头较为常见,相比之下,求救按钮类设备、监控录像及智能防盗报警类安防监控设备、火灾烟雾探头及空气质量监测类环境监测设备配置不足。此外,老年人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程度不高,且多出于“日常沟通”“健康监测”的使用需求,其中智能化手机使用人数最多,其次为与健康检测相关的“智能血压计”和“智能血糖仪”。其他:0.46% 智能防盗报警
12、:1032%空气质曷监测:11.7%火灾烟雾探头:16.74% 煤气泄漏探头:38.99%求救按钮类设备:6.65%监控录像:15.14%住宅内配置的安全监测仪器种类2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中面临的挑战1.1 需要适应住区全龄化的居住常态从“十三五”课题关于老年人居住形式与居住意愿的调研来看,有近一半的老年人与子女或孙辈同住,且大部分老年人希望住在原有社区。这意味着住区的居住者除了老年人,还包括相当大数量的中青年人与儿童,这使住区具有全龄化的特点。为了保证老年人与生活在同一住区的居住者和谐相处,提高老年人在住区中的参与性、满足多代共居或“一碗汤的距离”等需求,构建老年友好型住区需要适应住区全龄化的
13、居住常态。全龄化的居住常态要求住区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的居民、不同阶段家庭的居住与生活需求。这为适老化设计带来挑战,需要考虑多方使用者的使用矛盾与共性,在空间尺度设计、部品设施选择、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探索最佳方案,力求在满足老年人有效使用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便于或至少不妨碍其他使用者正常使用。2. 2需要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环境支持当老年人独立完成某些居家行为变得困难,甚至存在一定危险性时,他们逐步开始依赖于环境。为了满足老年人强烈的居家养老需求,并尽可能延长老年人自理生活时间,需要提高新建住区的建设水平与既有住区的改造品质,为老年人提供环境支持。但从住宅“不适老”问题研究可以看出,部分环境设计缺乏对
14、老年人体尺度、行为需求与精神需求等内容的考虑,大量住区面临适老化改造的局面,改造任务较艰巨。此外,老化是一个过程,从“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研究”可以看出,不同阶段、不同身体状态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同一老年人或同一住区老年人在不同时期会需要不同的环境支持,也就要求老年友好型住区为老年人提供的环境支持需具有可持续性。2.3需要解决住区养老服务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内部生活服务类设施、医疗保健类及休闲娱乐类服务设施数量有限,且对社区的辐射能力不强,多数社区缺少专业化、层级化的老年人社区配套设施,难以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社区部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服务体系
15、缺乏系统性整合,导致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问题并存。就目前已有的社区智慧平台建设技术方面而言,其整体信息化程度仍有待提升,现有的社区平台服务器与住宅设备终端之间数据不能互联共通,降低了服务效率和精确程度。此外,现有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以被动反馈为主,缺乏对日常监测的动态数据采集、深度分析与整合,在老年人需求强烈的健康监测、居家环境安全监测的主动反应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3.对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的思考3.1 注重适度适老为了适应住区全龄化的居住常态,需要强调住区的兼容性与共享性,把握住区环境适老性的“度”,多方权衡各类人群的居住需求,避免将老年友好型住区构建成老年住区。同时,考虑到住区中有相当多身体状态尚佳的自理老年人,应当以老年人身体状态与实际需求为依据,不需要刻意加重适老化的痕迹与程度。此外,“适度”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含义,即老年友好型住区的构建要符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O在住宅的套内空间,可以使用通用型家具、利用家具代替扶手。在住区室外空间,可以将“老年友好”与“儿童友好”相结合,营造“老少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等。比如,有效组织空间的活动功能、休憩功能,营造富有安全感的看护型共享空间,使儿童在老年人的监护下玩耍,同时满足老、幼各自与同龄人的聚集活动。再如,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