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乌托邦》:一个生活态度的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乌托邦》:一个生活态度的记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影评再见,乌托邦:一个生活态度的记录文/王栩(纪录片:再见,乌托邦,导演:盛志民,主演:何勇、张楚、窦唯、崔健,中国大陆,2009年)纪录电影再见,乌托邦充满了对一个辉煌过去的追忆和缅怀,其整体基调在一缕游丝般沮丧心绪的映照下,浮现出面对镜头的受访者们无奈和清醒交织缠绕的矛盾心境。这些镜头下的受访者皆为中国摇滚乐黄金十年的亲历者。他们见证了文化繁荣朝向多元化迈进的趋向,这样的趋向模糊了文化被人为标示出“地下”与“地上”的界限之际,至少让他们以先锋性的姿态站在了一个时代的最前列。容纳先锋的时代努力营造出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拒绝先锋的时代则朝向麻木、冥顽的深渊滑落。这两种呈现出正反两个不同背景的
2、时代环境能否有一个可资调和的中间地带?若有,那一定是指向以尊重个人选择为特征所彰显出来的时代的漠然。时代的漠然正是纪录片里接受采访的摇滚歌手们满怀失落又不无清醒的生活境况。这样的境况是何勇以演唱老歌的方式努力积攒消逝的人气;张楚毫不掩饰的对自己沉寂八年的告白;窦唯则一言不发,任由镜头聚焦在自己那已经谢顶的头上,让沧桑这种源自岁月的语言随心抛洒。只有崔健,还在用理想向一个漠然的时代做着悲壮的召唤。可这样的努力只是徒劳,因为当时代在个人选择的方向上贯注精力和投入,蒙上大众双眼的已不是区区一块红布。随着网络的普及,以信息接受为主导的个人选择消解了方向的统一性、单一性,大众的口味变得挑剔,却也更加注重
3、独有化和私域性。在这样的现状下,纯然属于个人独有的选择难以调动对他人长久的关注已成为时代之漠然最真切的诠释。它所诠释出的悲音,犹如崔健那支孤独的小号,只剩下在歌手哀切的吹奏下对一个万众欢腾的辉煌年代奋力地回顾和追溯。当辉煌不在,归于平淡的落寞无疑是这些摇滚歌手们真实的生活面貌。恰是这样的一种生活面貌,正好符合了漠然的时代尊重个人选择的风尚。它着眼于一个生活态度的建立,无形中同独有化和私域性的时代特征并轨。所以,纪录片里,这些越过了青春期的叛逆,渐入老境的歌手们于落寞中依然保持了精神不死的信念,却也代表了个人选择的一个方向。它传递出纪录片零乱的叙事结构里一个隐性的主题,对既往生活态度的保持亦即对
4、真我的主张,这一主张在时代给予个人的落寞里或许是对时代风尚的反证。由此,作为一种证据摄制的影像资料再见,乌托邦不仅回顾了中国摇滚乐辉煌到落寞、追捧到挤压的全过程,更以歌手们同时代风尚契合的个人特征融生活于漠然的高度。这种融合不知谁嘲讽了谁。时代之于歌手,还是歌手之于时代。镜头下,受访者的心境无一不被自由所主导,那是内心的真实剖露,透着个人独有的标识。何勇的敢言,张楚的倦怠,崔健的愤怒,都不如窦唯的一言不发来得超脱。在这无谓的超脱面前,“闭上你的嘴”以独特的发声表达出高傲者的姿态。高傲是同时代合拍的来自个人的声音。当独有和私域成为大众的主张,个人的心境很难在流行文化、时尚领袖、精神教主的导引下受
5、到影响和改变。这就使得高傲相对来讲反映出个人内在心绪对自我的维系。自我在纪录片里是歌手们落寞中的心灵支柱,他们明白辉煌属于过去,自己能把握住的唯有当下。所以,他们努力地适应商业冲击给自由创作带来的干扰,平衡着自我本色同利益需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中国摇滚乐商业化的阵痛,在规则的制约下,也是文化同商业合作后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歌手们走得异常艰辛。保持自我的同时向商业妥协毕竟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对后来者而言,其中的艰困能让他用多少辛劳和毅力方能达至此行的终点?纪录片里除了对摇滚歌手的聚焦,还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在录音棚里打工的少年小畅,以少年的日常诠释了这条路上成功者和后来者大致相仿的奋进历程。从会弹吉它的农村少年小畅身上,重现出那些歌手青春年少时的影子。然而,时代变化得让人猝不及防。中国摇滚乐的黄金十年已然成为历史的记忆,青涩的小畅面对的是一个他难以复制前辈们辉煌的时代。这个时代里的艰困对已经开启创作之路的小畅来讲不在于这个少年付出的辛劳和坚毅,而是他如何才能让大众真正乐于听见从少年心底流淌出的心声。在保持自我的心境里,无法复制辉煌,以漠然的高傲同时代风尚合拍,将此作为一个生活态度切合进这个“时代的晚上”,伴同真的爱你的歌声回旋于寂寥的夜空,这,也是一个契合时代的选择。(全文完。作于202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