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7课传统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7课传统建筑.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传统建筑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及其特点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能力素质目标:发掘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T案例导入(5min)T专授新知(23min)一探索活(1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T专授新知(25min)一探索活动(Io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
2、)【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5min)【教师】讲述“文化探寻的相关材料(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请思考:在你生活的城市或家乡,有哪些较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你是否了解它们的建筑特色和历史价值?【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传统建筑通过讲述文化探寻,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建筑的特色及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3min)【教师】讲解宫殿建筑、城防建筑一、宫殿建筑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封建帝王为巩固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而建造的建筑物。【师生互动】
3、【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建于什么朝代?【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教师讲解、观看微课和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宫殿建筑、城防建筑的特点从商代开始,中国历朝历代都建造了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的皇家宫殿,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长乐宫,隋代的仁寿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以及北宋和元代的都城宫殿等。明代营建的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顶峰。【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故宫”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宫有哪些特点?【学生】观看、思考、回答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由数十个院落组成,房间9OOO多间,
4、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故宫的主要建筑分为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主体,是封建帝王行使权力、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主体,是帝王办事和居住的地方。其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故宫的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故宫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是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太和殿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建于3层汉白玉台基上.其东
5、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高35米,面积2377平方米,是故宫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太和殿的屋顶样式为重檐虎殿顶,上覆黄色翩瓦,殿外有I列廊柱。【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重檐虎殿顶”(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重檐虎殿顶的建筑特点【学生】阅读、学习、理解太和殿的装饰十分绚丽,金碧辉煌。檐下施有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楂(木结构)上均饰以和玺彩画(最高等级的彩画)。门窗上嵌菱花格纹,下绘浮雕云龙图案。接樟处(构件上相连接的部分)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宫殿专用的高质量方砖)铺地,明间(建筑物正中4根檐柱之内的空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
6、。其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上方天花板正中安置藻井(建筑内呈穹隆状的天花板,详见教材图4-8)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样卯的结构”视频(详见教材),并阅读“斗拱与棒卯结构”(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斗拱与樟卯结构【学生】观看、阅读、学习、理解太和殿前的宽阔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善和嘉量各I个,铜龟、铜鹤各1对,铜鼎18座。日号是古代的测时仪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龟、鹤则为长寿的象征.汉白玉台基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二.城防建
7、筑中国古代城市大都筑有高大的城墙。城墙是古代的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雉堞、角楼、城门、城楼、马面和瓮城等辅助设施构成。【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墙有哪些?【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墙有西安城墙、平遥城墙、荆州城墙、兴城城墙、开封城墙等。城墙的墙体矮者45米,高者可达10余米,厚约12米,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城墙上面修筑的锯齿状矮而短的墙称为雉堞,守城的人可借以保护自己。角楼建于城墙四角的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上,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
8、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筑规模、数量常依城市的大小、方位等因素来确定。城楼修筑于城门顶,平时供登高隙望,战时供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的高空防御设施。马面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而得名。马面既增强了城墙墙体的牢固性,又能在战时用以消除战场的死角。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用以提升城墙的防御能力。瓮城的外观呈矩形或半圆形,其墙体较城墙主体低且稍薄。瓮城上的门大多置于侧面,与主城门曲折相通,以利于防守。但都城的主要城门及其瓮城门通常位于同一轴线上,这是为了方便皇室车马快速通行。城墙之外大多建有护城河,其水面宽度可达30米,深为3
9、5米.护城河上设有吊桥,以方便行人和车马出入,也可防止敌人进入城内。护城河的内壕墙称为羊马墙,是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修筑的类似城墙的工事。在护城河结冰之后,位于主城墙之外的羊马墙就成为城市的第一道防御工事。除了城市防御建筑外,广义的城墙还指长城的主体。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现存的长城大多为明代修筑的。【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古代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其被称为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相继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奴南侵,
10、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其故址西起临沈(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等各代都曾在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修筑过长城。明代为抵御蒙元、女真、勒延、瓦剌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年间,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8851.8千米,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长城上设置有大量的烽火台。烽火,是指古代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烽火台的布局也十分讲究,通常会将其布置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保证邻近的3个烽火台都在彼此的视野范围内,以便随时直看和传递消息。除了传递军
11、情之外,烽火台还能为来往使节提供食宿、供应马匹草料等。【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探索活动(15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以下活动,讲解活动内容及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了解长城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建筑特点与作用,简述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建造长城的。谈谈长城的建筑特色,以及你对长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学生】搜集资料、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通过收集资料,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城蕴含的文化内涵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教师】提问引出新知识点请思考:坛庙建筑是怎样形成的?坛庙建筑大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学生】思考、发言通过问
12、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民居建筑、古典园林和坛庙建筑三、坛庙建筑坛庙建筑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礼制建筑。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坛庙建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祭祀天地、日月、社稷、风云雷电和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在一些自然神被拟人化后,人们会为其设立相应的庙,如祭祀泰山山神的岱庙、祭祀太室山(嵩山的东峰)山神的中岳庙等;二是祭祀祖先和历代名人先贤的庙(祠),如祭祀帝王祖先的太庙、祭祀孔子的孔庙、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等。【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坛庙建筑与宫殿建筑有哪些异同点?【学生
13、】聆听、思考、回答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造原理与宫殿建筑一致,但在建筑格局上略有简化,在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坛庙建筑的空间也存在一整套礼制,渗透着浓厚的伦理特性,不仅要满足祭祀的使用要求,而且要严守繁缚的礼制和等级制度。【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天坛”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天坛建于什么时期?该建筑属于明的类型的坛庙建筑?【学生】观看、思考、回答天坛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典型的坛庙建筑,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祈求谷物丰收)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天通过教师讲解、观看微课和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民居建筑、古典园林和坛庙建
14、筑的特点圆地方”之说,所以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为圆形,以象征天。天坛以南部祭天”的圜丘和北部“祈谷的祈年殿为主体。其间以宽30米、高于地面近4米的丹陛桥相连。圜丘为3层汉白玉石坛,其北为皇穹宇,其围墙即为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3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的4根柱子代表四季,外围两排各12根柱子,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四、民居建筑【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我国常见的传统民居形式有哪些?【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我国常见的传统民居形式有窑洞、干栏和庭院式住宅等.(一)窑洞窑洞是指土崖面上开凿的拱形洞窟式住宅,流行于陕北、陇东、豫
15、西、晋中等黄土地区。窑洞的洞顶、洞壁常以砖、石衬砌,崖面用砖镶砌。窑洞一般分为靠崖窑和地坑窑。靠崖窑是指在天然土崖上开凿横洞,常数洞相连或上下层叠。规模较大的靠崖窑,会在窑洞前的平地上建房,组成院落.地坑窑是指在无崖面的平地挖坑成院,再沿坑院四壁开凿窑洞,有坡道或踏道自地面而下。大型地坑窑可由数个坑院组成,用隧道连通。【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迤:窑洞作为住宅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弊端?【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二)干栏干栏也称高栏葛栏麻栏,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一种传统住房,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特点。干栏一般分为两层,用木料、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顶盖杉皮或草、后筹,下层多无遮拦。干栏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等。干栏形式多样,如壮族的全楼居、苗族的半边楼(俗称吊脚楼)、布依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黎族的船形屋、像像(l#s&)族的千脚落地房等。(三)庭院式住宅庭院式住宅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民居形式,也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要素最丰富的民居形式。其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