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总学时】24 【编写日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单位】【编写执笔人】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教学上,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
3、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坚实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人生追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本课程在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基础上,更关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培育,并以此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力求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选择起到积极指引作用。二、课程目标2.1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2.2 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2.2.1 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2)理解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3)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型及特点;(4) 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基本知识,理解古代散文的主要类型及特点;(5) 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知识,熟悉古代小说的主要类型及特点;(6) 了解中国书体的演变历程,掌握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的主要特点;(7)认识中国画的主要类型,了
5、解各个时期中国画的代表作品:(8)熟悉中国雕刻艺术的主要类型和艺术风格;(9)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及其特点;(10) 了解陶器、瓷器、漆器、青铜器的分类和特征;(11)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用字方法;(12)熟悉四大发明的主要内容;(13)熟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疾病诊疗方法;(14)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及习俗;(15)熟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礼仪;(16)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熟悉各个朝代服饰的基本特点。2.2.2能力目标(1)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2)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美德;(3)能够从语言、构思、意蕴、情感
6、等多个角度欣赏不同体裁的古代文学作品;(4)培养主动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5)具备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的能力;(6)能够从较为专业的角度阐述自己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悟;(7)提高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能力;(8)能够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欣赏中国传统器物;(9)能够分析汉字所应用的造字方法;(10)能够总结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Il)领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12)能够理解中国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价值内涵,懂得鉴赏中国传统美食、茶叶和酒;(13)能够正确区分中国不同朝代的服饰,提升对传统服饰的审美能力。2.2.3素质目标(1)领会中国
7、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2)通过道德实践,积极引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3)能够通过精读选文,增强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悟;(4)能够领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内涵,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5)广泛接触各类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丰富自身的艺术审美体验:(6)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7)发掘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理念和精神;(8)感知中国传统器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9)能够体会我国古代发明创造中所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10)能够参与中医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三)增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
8、的保护意识;(12)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13)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共分为6个部分,具体包括启智明德一一思想美德、璀璨华章一一文学经典、隽永典雅一一艺术瑰宝、巧夺天工一一古建美器、泽被千秋一一发明创造、丰富多彩一一民俗风情。具体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所用教材课程内容教学建议与说明学时分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启智明德一一思想美德思想精华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传统美德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璀璨华堂一一文学经典诗歌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散文小说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隽永典雅一一艺
9、术瑰宝书法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绘画雕刻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巧夺天工一一古建美器传统建筑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传统器物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泽被千秋一一发明创造汉字源流四大发明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中医济世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丰富多彩民俗风情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4服饰之美理论讲授、师生互动与案例分析结合2合计24四、课程实施4.1教学条件我校十分注重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实操间、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数据库等。同时,我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为本课程的教学出谋划策
10、。4.2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采用讲解、多媒体演示、场景模拟、讨论、学生互导等多种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知识应用的机会。(1)讲解法:主要用于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行业岗位知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2)多媒体演示法:在讲解过程中,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3)场景模拟法:针对所教内容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训练来提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4)讨论法:根据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讨论,使其在讨论中逐步提升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等。(5)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4.3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课程的教学评价由形成性测评(40%)和终结性测评(60%)组成,其考核要求如下:4.3.1 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考核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包括出勤考核(1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2
12、0%)等。(1)出勤考核本项考核通过课前点名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迟到15分钟以内每次扣1分,迟到15分钟以上或无故缺勤一节课每次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0分。(2)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堂积极发言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只要学生能按时上课听讲,即可获得5分的基本分。学生上课发言一次,即可另外获得0.5分,课堂发言最多可得5分。学生的最后成绩为“5+课堂发言得分”。(3)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本项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来检测其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13、、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每次作业成绩按照相应标准而定,学生作业质量划分为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及格(6分)和不及格(0分)五个档次。最后的作业成绩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的平均数。4.3.2 终结性测评终结性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所达到的水平,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核。期末考试由闭卷笔试(60%)组成,主要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能力。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1 推荐使用教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许昱、刘燕飞、刘卫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2版),和彦确、贾建红、肖兰萍,江苏大学出版社5.2 网络资源课程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该平台,进行灵活的信息化教学。包括在线上进行随堂测试、期末考试、评分等。还有大量的图书、云课程可供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有利于学科交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