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为实体”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为实体”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与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院为实体”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与对策杜骁,何琳,朱燕华(上海交通大学a.海洋装备研究院;b.分析测试中心,上海202240)0引言实验室高校是开展科研工作及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1,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与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对于提升高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各高校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及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在逐步深化“院为实体”改革的背景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资产管理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决策权,但同时也对学院的
2、管理机制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2o在“院为实体”的现状下,如何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权责并统筹协调管理,对于促进高校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院为实体”下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主要采用实验室管理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3。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4。在“院为实体”改革背景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愈加复杂多样化,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了实验室实现服务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1. 1实验室的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通过“院为实体”改革,学院成为拥有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权的实体性学院,相比传统高校管理模式享
3、有更为充分的人、财、物等规划建设与管理自主权,可结合自身学科发展需求,灵活配置实验室建设规模及仪器设备,使实验室的建设更具有学院的专业性和特色性,这在保障学院开展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更积极的意义。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由于不同学院实验室的运行管理相对独立,往往因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或实验室运维专项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实验室的后续运行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地甚至直接影响学院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在实验室管理水平上,各学院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学院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规范和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实验室运行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整体创新性高速发展需求5。
4、1.2 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不到位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仪器设备的有效开放运行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院为实体”背景下,学院的实验室建设资金渠道不一,实验室规划建设适合于自身的学科方向而自成体系,往往存在实验室规模偏小、硬件设备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设备的重复购置与资源浪费6。并且仪器设备经常出现开放共享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学院内实验室的建设及配置往往首先定位于保障自身的科研教学需要,考虑到可能潜在增加管理与维修成本等因素,仪器设备常局限于学院或课题组内使用。此外,各高校还普遍存在学院实验室的设备运行管理及使用登记不规范,不能真实地反映设备的开放共享水平;缺少信
5、息化的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对外开放服务的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开放共享奖惩机制,学院实验室设备的对外开放共享积极性不足,造成实验室资源的严重浪费等问题。1.3人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不足实验室的高效运行管理,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室人员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7,普遍存在实验人员的队伍结构不合理、评价考核机制和职称晋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院为实体”模式下的学院具有更为充分的人事及管理自主权。但由于学院实验室往往规模小、数量多,缺乏完善统一的人员管理制度,不同实验室人员的水平差别较大8。此外,由于人员的管理往往依托于其所处的课题组或实验室,不同实验室之间相对缺乏沟通,不利于实
6、验室管理综合技术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用于技术水平或管理能力提升的专项配套经费严重短缺,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人员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学习和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高效可持续发展。1.4 安全管理工作不够深入我国许多高校都很重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但对实验室的安全规划缺乏长远考虑,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尚存在不足,很多实验室安全设施陈旧91目前,不同学院的实验室小而杂,专业门类复杂多样,人员流动性强,安全隐患多。实验室安全管理,学校和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元主体权责边界不明确,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在安全管理方面,经常出现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安全隐患的
7、整改不彻底等问题10。此外,相关人员的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11。2完善“院为实体”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对策在“院为实体”的背景下,如何权衡好校院两级的关系,充分发挥高校的统筹协调功能,同时兼顾学院的自主决策与管理权,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目前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以下举措建议。2.1 提升实验室的综合管理水平结合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进一步深化“院为实体”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的改革,在赋予学院充分的自主权的同时,明晰校院的职责定位,加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建设与长期运维
8、等方面的总体指导,促进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高校实验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实验室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行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12。同时,学校管理部门需充分行使督查考核职责,通过引入科学合理的实验室量化考核机制,为客观评价各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13。经过学院对实验室的综合考核评估,以考评促提升,推动学院重视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建立完善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运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效率Q2.2 提高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率“院为实体”模式下,学校层面应结合仪器设备的资产水平、应用领域及服务面大小,建立科学的仪器设备分级建设与管
9、理体系,加强对仪器设备合理配置的引导。对于可服务于多个学院的具有较强通用性的大型仪器设备,由学校建立校级的公共开放共享平台有偿使用,并设备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保障大型通用类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最大化。而对于具有学院或学科特色的专用型设备,则优先考虑在学院或相应学科点内的实验室进行配置,充分保障学院的个性化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需要。此外,全面加强仪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建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规章制度及奖惩机制,对于提高学院开放共享设备的积极性及解决部分实验室的维护资金具有重要意义4o信息化的管理是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公开、透明开放共享的基础14-15。因此,结合仪器设备的技
10、术类别及规模数量,建设不同层次的开放预约管理系统,是提高设备的开放共享效率及实现规范化的动态管理的有效手段口6。2.3 加强高水平人员队伍建设专业的人员管理队伍是保障实验室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绩效考核、完善的职称晋升体系,是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创新发展17。“院为实体”背景下,高校应着眼长远的实验室队伍建设,充分激发相关人员的学习、创新动力,提升其价值观与认同感,从而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学院可结合实验室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人员队伍的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校院两级联动,增加对实验人员队伍建
11、设的配套经费支撑,在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管理与技术交流等专题活动,促进实验室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以点带面,协调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实验人员队伍的综合能力。2.4 明确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院为实体”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校院两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边界和职责,并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追溯到人。学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和评价考核制度,与学院上下合力,创建实验室安全管理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10。学校需加强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统筹指导,在实验室规划设计阶段,明确符合实验室具体专业特点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从硬件条件上杜绝实验室建设的安全
12、隐患。学院应充分利用自主权,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智能化建设,结合实验室自身特点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范、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巡查与整改监督等制度,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通过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平台,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人员及开展实验室师生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强化安全观念,建立实验室安全考核准入制度,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3结语在“院为实体”背景下,对高校和学院的实验室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学校的宏观调控指导能力,明确校院的两级权责关系,促进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开展,以便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在服务高校的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