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90969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I三娠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11考直目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

2、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m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分分分 Ooo 6 5 4 AM Au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注:中外教育史包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单项选择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四、试卷题型结构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IV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 .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2 .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3、理论。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 .关于“教育”的陈述类型教育定义;教育隐喻;教育口号。2 .教育定义的类型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3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的本质与教育概念的内涵;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 .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2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教育的起源2 .古代教育的特征3 .近代教育的特征4 .现代教育的特征5 .中国

4、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与改革二、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与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再生产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3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4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5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6 .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社会功能1 .教育的经济功能2 .教育的政治功能3 .教育的文化功能4 .教育的科技功能5 .教育的人口功能6 .教育的生态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

5、变革;学习化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民主化与教育变革;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变革。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外银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2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 .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 .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2 .学校教

6、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四、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2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3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需要。4 .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5 .全面发展教育与立德树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诸育之间的关系。仁)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的概念及演变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培养目标的演变。2 .

7、我国学校的培养目标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大学的培养目标。五、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1 .教育制度的概念2 .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 .各级学校系统4 .各类学校系统5 .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现代教育制度改革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 .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4 .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6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六、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 .课程的

8、概念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 .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仁)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课程开发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施瓦布的实践模式。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3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及其演变。4 .课程的范围、组织与结构5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与课程。6 .课

9、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四)课服革1. 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 1949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教学教学概述1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2 .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1 .教学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互动教学理论。(三)教学原则1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

10、立依据2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四)教学模式1 .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2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3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教学过程1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

11、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六)教学组织形式1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2 .班级授课制3 .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个别辅导与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走班制;泛在学习;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OU教学评价及

12、其改革1 .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2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 .学业成就评价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4 .教学评价的改革八、德育德育概述1 .德育概念2 .德育任务(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 .道德教育2 .思想教育3 .政治教育4 .法治教育5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1 .德育过程的要素2 .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原则。(五)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

13、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奖赏与惩罚。(六)德育途径1 .德育课程与直接的道德教学2 .全方位德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教学育人;指导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协同育人。(七)德育模式集体教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九、教师与学生蛔1 .教师的概念与类别2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 .教师劳动的特点4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5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结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取向与途径。6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专业自主与教师的专业权利;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义务。U)学生1 .学

14、生及学生观2 .学生发展及年龄特征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发展特征;学业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生涯发展。3 .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青年及少年儿童组织及其建设;学生群体与组织的作用。4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5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 .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别是代表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 .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的学风。3 .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历史事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一、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 .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2 .“六艺”教育(一)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其基1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 .齐国的稷下学宫3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辅导咨询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