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1+960~K2+400段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1+960~K2+400段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l+960K2+400段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太山二路南延伸段道路工程近期起于悦港北路,止于现状太山二路和云计算2#路延伸段交叉口,本次设计由主干路和次干路构成。其中KO+OOK1+329618段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路幅宽度36m,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Kl+329.618K2+596.365段,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道路全长2596.365m。根据建设单位建设计划,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次干路KI+960(X=92746.087,Y=62403.231)-K2+400(X=92947.44
2、4,Y=62511.663)段,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0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次干路全长440m。为保护现状管线以及便于管线迁改实施,同时也避免后期道路实施影响管线安全,本次设计将K1+7OOK1+78O段路基工程纳入本次实施范围,实施标高至道路第级边坡坡脚平台。注:根据2020年3月13日由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公司403会议室组织召开的方云立交、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HI31.486K1+165段道路工程)等5个项目招标启动会,会议明确调整本项目的断面布置,次干路标准横断面由B=5.5m(人行道)+7.5m(车行道)+
3、7.5m(车行道)+5.5m(人行道)=26m调整为B=9m(人行道)+7.5m(车行道)+7.5m(车行道)+2m(人行道)=36m.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合同2.2 两江水土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导则(2021版)(2021年Il月,2022.5.14更新)2.3 采用的规范、标准(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3)室外排水设计标潴(GB514-2021)(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5)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
4、-2018)(6)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I222-2017)(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O3322OO2)(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Il)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99)(12)透水路面移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13)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14)砂基透水砖(JGfT376-2012)(15)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381:2014)(16)透
5、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I35-2009)(17)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J45-2012)3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计算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时,应将中央分隔带的绿地计入。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计算本工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时,将中央分隔带的绿地计入。(2)雨水豁口处的水深全部按0.1m计算不合理,计算进水能力偏大,豁口设置间距偏大。图中“大孔豁口”进水能力并不大于普通豁口,宜采取措施改善豁口进水条件。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重新核算龄口设置间距.取消大孔豁口,全部改为普通的口,并采取措施改善豁口进水条件.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
6、1)豆核弯道处设置超高是否导致横坡反向,豆核生物滞留带是否具备进水条件。回复:按审查意见复核,取消超高段较高侧生物滞留带,采用普通球化带,并在中分带处设置雨水口收集雨水。(4)生物滞留带负责收集其自身和车行道可控范国内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铺装负责收集透水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l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6设计方案6.1功能设施比选道路工程LlD系统包括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人行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低影响开发设茶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
7、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煤值流量净化雨水林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雄护费用透水铺装OO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OOO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OOOO高中80-90绿色屋顶OOOO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O.OO低低一般荷易型生物滞留设施OO低低好纪杂型生物滞留设施OOO中低70-95好渗透塘OO中中70-80i股港井OOO低低湿塘OO.而中50-80好雨水湿地OO高中50-80好善水池OO高中80-90(2)生物滞留带进水口处沉砂池沉砂原理不详,效果无保障,建议采用其他预处理方式。回复:按审查意见修
8、改,取消沉砂池,采用卵石对进水进行缓冲、均匀布水及预处理。(3)道路纵坡小于0.02时若滞留带内不设挡水堰,则不能确保02m蓄水深度,仍应设置挡水堰。回复:按审查意见复核,本次设计生物滞留带均采用阶梯状布置,道路纵坡小于0.02时设置了挡水堰.(4)宜优化调整挡水堰位置,每个控制单元下游的挡水堰应确保溢流雨水井的溢流条件,避免溢流进入下一控制单元。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优化调整挡水堰位置,确保溢流南水井的溢流条件。4设计目标根据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关于开展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相关事项的通知(渝两江建发(2017)36号):、两江新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工程(工业项目除外)及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均应按海绵城
9、市理念进行建设,提倡在建及已建成项目进行海绵城市改造。二、悦来新城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要求开展,其他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应符合该区域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无专项规划的区域暂按本通知附件要求执行。本片区内暂无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根据上述通知中附件无专项规划区域海绵城市设计要求(试行):新建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改扩建及改造项目、条件有限的单体建筑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40%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因此道路LID控制指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8.1mm。(2)雨水径流污染物
10、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5设计原则(1)尽量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不满足时应建议该部分雨水由周边地块进行指标分解,以达到海绵城市的片区控制效果。(2)道路Ll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OO雨水挪O0O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O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漆管煤O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奔流设施O人工土壤清滤O注:一直选用-
11、可选用O-小宜选用。道路LlD设施的主要功能依次是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降低雨水径流峰值、减少径流产量,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总宽度为2m、5.5m和9m,在保证行人通行基础空间基础上,经综合比选,本次设计选用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净宽2.60m)和人行道透水铺装这两种LID设施。6.2设计思路(1)生物滞留带在斑马线处设置人行开口供行人通行,公交停车港处不布置生物滞留带。(2)采用路缘石侧壁开槽方式将道路雨水引入生物滞留带,公交停车港及道路交叉口处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传统雨水口(转弯处以转弯段及直圆点5m范围内按照雨水口布置原则进行布置)。(3)生物滞留设施或透水铺装与车行道路基之间应按如下原则采
12、用防渗措施:6米的填方段防渗膜敷设在靠近车行道路基一侧(后简称半包);6米的高填方防渗膜敷设于整个滞留带下(后简称全包);在填挖交界处防渗应与土工格栅相协调。(4)道路纵坡V5%时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道路纵坡5%的道路两侧不设置生物滞留带,采用普绿化带,保持景观整体性。(5)人行道至少保证2m及以上的人行通道宽度。(6)除雨水系统外的其他管网设施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需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其他管网因渗水造成的不利影响。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番利用雨水补充地F水削减偿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往流污染分散Ill对集中建造费用,1-i:护费用雨水罐.00低低80-90调节塘0000高中一般调节池00000O高中转输型植草沟0OO、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OOO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00O0ON中低好港管煤0O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