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202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202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村202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根据某组织部和镇(办事处)党委要求,现将2023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述职如下。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论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情况今年以来,某总支部按照市委市政府、镇党委镇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通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科学制定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切实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机制。一是强化主题学习。及时收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级关于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核心文件,作为党支部学习参考资料,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上级要求及时传达到位
2、。二是落实学习机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和工作例会等时机,突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关知识内容,采取理论宣讲、专题调研、集中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全体村干部开展研讨式学习,既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力落实,又促进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全年先后开展中心组学习共X次、专题业务研讨X次、经验交流X次。三是丰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全体村干部先后参加党内法规知识专题培训学习,配合线下理论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全面延伸。二、2023年度基层党建主要工作一是抓思想、强觉悟,加强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
3、要政治任务,以“支部主题党日+专题学习+自学”的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支部突出深学。全体村干部党员严格按照支部制定的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X次,全体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进行自学。突出实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将主题教育与村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大力推进X公司发展,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和务工就业机会。突出立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组织党员“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着力让群众得实惠。二是抓经
4、济、添动力,强化集体经济。强化党建引领,激活发展活力。通过党支部带领村级公司建设,采取“党支部带头运作、党员带头示范、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形成“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进一步实现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赢。集聚资源效能,扩充发展动力。争取X局支持资金和X公司资金X万元,由X公司招标承接硬化村湾道路,为公司营利X万元。聚焦产业支撑,提升发展潜力。利用本地良好土质、水质等自然资源优势和种植优势,致力发展水稻和中药材种植,种植随州香稻X亩,亩产X斤;优质稻X亩,亩产X斤,为公司增收X万元。今年以来,带动村集体增收X余万元,带动村民增加工资性收入X万元,用工X人次。三是抓建设、促发展,提升幸福指
5、数。筹集项目资金,改善硬件水平。争取公路局支持资金和X公司资金,硬化村湾道路并刷黑X公里。招引乡贤回乡,带动村民致富。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引进X合作社种植菱角、莲藕,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公墓建设,推进移风易俗。镇政府投资X多万元,建设镇级人文园林公墓一处,种植美国湿地松X余棵、桂花树X余棵,银杏树X余棵,美化周边环境。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理论素养有待提高。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不持续,未形成系统的学习规划,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还有差距。二是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干事动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服从安排多、主动思考少,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心存畏难情绪。三
6、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到的问题,没有更多地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四、2024年工作打算下一步,村党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镇两级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对标“提能力、补短板、强弱项、明职责”目标任务,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夯实政治根基。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巩固作风提升成效,严抓作风建设,强化遵规守
7、纪意识,奋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三是助推产业升级。计划明年流转千亩农田大力发展种植业;不断完善水稻种植程序,形成长效产业链,计划建设集育秧、烘干于一体的工厂;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建设蔬菜大棚两座。关于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践经验表明,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党建引领。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状,我从2020年10月至今,在村担任驻村帮扶干部。将村作为“麻雀”进行细致解剖,主要采用半结
8、构式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村“两委”干部、村老党员、群众代表、镇组织委员等进行了深度个案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现场和集体讨论中获得了丰富的学术滋养,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设。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成就,乡村精神文明得到繁荣发展,这些都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一)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目标,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不断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三农”
9、工作的领导体制已经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也正在推进,这些均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大奇迹,即“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使得国家有了推动“三农”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资基础、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高水准的科技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客观上使得国家有了更加充足的人力、物力、财
10、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从而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田间地头提供了可能。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致富带头人”“技术带头人”,他们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建设乡村、带动周围群众发展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农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夜校等载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增进了农民对党的了解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改变了农民
11、群众的精神面貌。此外,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了乡规民约,依托“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开展道德规范和行为引导活动;广泛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诸如“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表彰活动,“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信用户”“文明一条街”“文明示范村”“小康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发挥好模范人物和典型做法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和封建思想,筑牢乡村意识形态阵地,努力营造睦邻友好、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乡风和村风。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
12、会文化氛围。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困境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形势总体向好,但是也面临不少难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由于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土地、资金等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党员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使党员的组织性有所弱化,一部分农村党组织的正常活动难以开展,出现了村里有党组织但没有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而进城党员又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农村流动党员的出现,成为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一些农村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
13、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盲区”。此外,部分乡村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官僚主义浓厚,在乡村建设中只顾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没有在村民中真正地落实,也不听取村民意见,没能切身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愿望,不让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建言献策,与村民拧不成一股劲,在村民中的领导地位虚化弱化。有部分村党组织工作趋于形式化,做表面功夫,唯上不唯实,在推进富民强村上缺乏实招实效。凡此种种,都是村党组织地位作用弱化的体现。(二)农村群众工作复杂多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基层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导致农村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通常表现为:一是工作内容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少
14、数仍然相对贫困的人有不平衡心理,部分农民产生“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思想。二是群众利益主体多元。广大基层农村的群众从以前单纯的农民、工人和干部,演变成了农民、农民工、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等有重叠同时又有明显特征的群众主体。近几年还出现了农场主、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的农村经济主体,不同主体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导致农村内部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三是群体和信息流动加速。过去,农村群众比较固定在农村地区,相对而言容易管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农村群众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农村地区开始告别信息闭塞的历史。新媒体的普及促进了农村地区信息互动和知识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农村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舆论的影响力逐渐变大,但是也容易将一些负面影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