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甸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实施方案鲁甸县扶贫办2018年10月一、基本情况-1-(一)鲁甸县基本情况-2-(二)脱贫主要成效-3-(三)深度贫困成因-4-二、总体要求-6-(一)指导思想-6-(二)工作原则-7-(三)对象范围-8-(四)脱贫目标-9-(五)脱贫计划-9-三、重点任务-9-(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9-(一)产业就业扶贫工程-11-(三)生态扶贫工程-14-(四)健康扶贫工程-16-(五)教育扶贫工程-17-(六)能力素质提升工程-20-(七)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2-(八)贫困村提升工程-22-(九)兜底保障工程-24-四、投资规模-24-(一)项目总投资-24-(二)分年度投入-25-(三)按照资金来源
2、分:-26-(四)按照脱贫攻坚类别分:-26-五、政策措施-27-(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7-(二)强化金融扶贫支持-28-(三)强化土地政策支持-28-(四)强化干部人才支撑-29-(五)加大干部培训力度-29-(六)加大社会帮扶力度-30-六、组织保障-31-(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攻坚责任-31-(二)强化精准施策,提高脱贫质量-31-(三)强化资金监管,严格督查考核-32-(四)强化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33-(五)改进工作作风,落实指导服务-34-鲁甸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3、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为全力推进我县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结合鲁甸县实际,制定本项目库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鲁甸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组织动员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合力攻坚、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一系列体系、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较大进展。鲁甸县是集“山区
4、、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县份,目前有贫困乡镇8个,其中深度贫困乡镇5个;有贫困村96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867万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到2016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12.821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3.8%下降到12.88%;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75元增加到8765元。(一)鲁甸县基本情况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昭通市的南大门,国土面积1489平方公里,辖10镇2乡,97个村(居)委会1969个村民小组。至2016年末,全县共有总人口46.2万人,居住着回、彝、苗、布依等13个少数民族9.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3%。鲁甸
5、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已有人类活动,是古朱提银的主产地、南丝绸之路的古驿站,声名远播的野石山新石器遗址、盛产朱提银两千余年的乐马厂、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拖姑清真寺名冠全滇,素有朱提之源、千年银都的美誉。鲁甸地处要塞,交通便利。处于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双向大走廊的重要节点,距省会昆明市310公里,距昭通市主城区18公里,距昭通机场和火车站35公里,昆水公路、213国道、昭待高速、昭大一级公路、昭巧公路和即将新建的都香高速穿越县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鲁甸资源富集,潜能巨大。境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铅锌
6、矿远景储量820万吨,银金属远景储量683万吨,铜金属储量3.5万吨,镁矿储量为4222万吨,水能蕴藏量120万千瓦,太阳能、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总量65万千瓦,铝土、铁、玛瑙、硅石等矿产资源均有分布;属全省优质核桃、花椒、烤烟和生猪、黄牛基地,核桃、樱桃、花椒、苹果等名优农特产品享誉四方;牛栏江百里大峡谷、朱提银古矿洞群、转山包黑颈鹤保护区、10里樱桃文化长廊、风情园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旖旎多姿。鲁甸蓄势待发,前景广阔。是昭通中心城市双核之一,鲁甸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工业上山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
7、县、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两基”工作先进县、省级先进平安县、造林绿化模范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撤县设区步伐加快、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鲁甸将迎来持续叠加的发展良机。(二)脱贫主要成效201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市脱贫攻坚“133”工作思路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围绕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
8、效精准,强化军令状意识,加强统筹、压实责任、扎实苦干,大力开展产业发展、劳务转移、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努力。实现了5个贫困乡镇摘帽、43个贫困村出列、22665户7983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33.8%降至12.88%。2016年制定了鲁甸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极大促进了鲁甸经济社会发展。鲁甸贫困人口从12.8214万人减少到4.88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近2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团
9、人口经济收入显著增长,扶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鲁甸县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深度贫困成因鲁甸县近年来,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绩。但是,由于鲁甸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生产发展条件差,受历史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起点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山区、民族、贫团交织叠加,既是省委明确的“脱贫攻坚主战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又是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坚中之坚1.区域整体贫困明显,致贫原原因复杂多样。鲁甸县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乡5个、深度贫困村40个,目前还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L296万户4.8867万
10、人,贫困发生率为12.88%,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是水磨镇,达52.02%;同时,致贫原因复杂多样,因病1325户(10.22%)456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34%;因残1031户(7.96%)373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7.65%;因学1264户(9.75%)6330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95%;因灾319户(2.46%)110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26%;缺土地248户(1.91%)943A,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93%;缺水51户(0.39%)187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0.38%;缺技术3099户(23.91%)12339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5.25%;缺劳力1720户(13.2
11、7%)4329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86%;缺资金2348户(18.12%)9171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8.77%;交通条件落后759户(5.86%)313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41%;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6户(6.14%)3032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20%o多种贫困成因交织叠加,呈现区域整体贫困明显特征。2.素质型贫困突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部分群众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自给自足的传统思想观念明显存在,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不强。鲁甸县贫困人口接受教育年限短,接受外界信息、新鲜事物、先进思想和理念的能力水平受限,人口综合素质相对
12、偏低,创造力、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科技普及率低,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缺技术成为主要致贫原因,1.2339万人缺技术占贫困户总数的23.91%,掌握和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加快发展生产的办法不多、自身能力不足,部分自然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没有公厕,农户没有卫生室,民居比较筒陋,还有部分群众人畜没有分居,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需要要进一步思想解放,加大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力度。3.交通水利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鲁甸县交通网络建设滞后,公路等级低;公路网密度小,农村路网不完善,还有?个自然村
13、未通道路,部分自然村道路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是城镇的数倍;农村道路建设,受高山峡谷地貌和地质影响,建设成本高出一般地区一倍以上,道路防护难度大、安全隐患消除难。骨干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利化程度低。当前,农村医疗条件差,还有6个村卫生室未达标,心脑血管疾病、结核病等高原病频发,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诊治。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人均受教育年限短;农村学前教育严重滞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师资力量缺乏,乡村教师、幼师数量严重不足。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深度黄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
14、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现行标准,强化攻坚能力,防范各类风险,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聚焦特殊贫围人口精准帮扶,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最急需的突出问题,坚持“五个一批”基本思想,强化政策措施支持,抓实推进精准施策,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以决胜脱贫攻坚为主线,以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为重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能力素质提升、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兜底保障9大工程,将贫困地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重点,完善贫困县脱贫攻坚项目库,绘制乡镇精准施策线路图,细化村级施工图,确保鲁甸县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同全省全
15、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二)工作原则1 .坚持目标导向,确保脱贫质量。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为导向,坚持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补齐短板,在有限时间内解决急需问题,既不降低标准,也不随意提高标准;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以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为抓手,加快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2 .坚持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紧盯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找准问题和差距,结合地方实际和资源禀赋,分类分级分层负责,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大水漫灌”,实现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3
16、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弘扬劳动光荣、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孝亲敬老等传统美德,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4 .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合力攻坚。科学编制全市实施方案,把脱贫计划与行业部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引领和市场机制作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引导市场主体、扶贫对象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互为支撑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5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行动,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