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子湖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龙子湖区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落实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蚌政秘202242号)的要求,现就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飞以下简称“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
2、,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更加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一步树立,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运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运用智慧体育的支撑体系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精准监测、精准促进。积极探索小学美育课程的深度开发与智能应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特”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
3、一体”协同推进,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明显强化。教育生态进一步优化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精心打造“龙小雷”“龙小慧”“龙小康”“龙小美”“龙小勤”五育品牌,为建成教育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更加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全面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三、主要任务(一)实施德育铸魂行动1.理想信念立德。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习
4、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纳入课表。成立龙子湖区红领巾讲师团,常态化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充分用好蚌埠及周边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凄续红色血脉。2 .思政课堂慈德。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思政教师大练兵活动,开齐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大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备课、教学、培训一体化机制建设,建立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科研机制。依托驻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大中小学
5、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3 .实践活动修德。开展“龙小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打造“龙小雷”德育品牌。积极参加“少年蚌埠、时代新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和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国庆日、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文明礼仪、规范守则等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升国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开展德育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创建活动。4 .传统文化养德。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
6、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区文化馆联合开展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5 .阳光心理普德。开足开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形成高质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区、校两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和热线咨询系统,通过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常预警防控,强化医教协同、家校协同,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快速处理反应机制。6 .协同育人弘德。以龙子湖区学校精细化管理30条为指导,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加
7、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引导高素质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培训和德育先进典型选树。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制度,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挥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鼓励“五老”人员参与和指导青少年德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学生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体化机制。(二)实施智育提质行动1.开展义务教育减负增效工程。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贯彻蚌埠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指导意见和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省级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工作及小初科学衔接工作。建立教师业务培训新体系,围绕教师提升素质、强化业务能力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举办各学段
8、各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落实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落实课后服务参与教师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科学评价学生学科素养,建设学生个性化素质档案。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健全区级、校级作业管理机制。打造“龙小慧”智育品牌,推进“智慧大阅读开展书香龙韵润泽童年”活动,推进国家级“语文主题学习项目”实验区工作。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强化常态化运营监管。2 .推进基础教育保障提升工程。落实各学段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国家课程方案
9、要求,积极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教学研究,构建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转变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手段,提高评价效果。每年开展一次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推广。配齐配强学科教研员,加强对全区中小学的教学视导、教研指导。持续开展以“四赛”为载体的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开展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彻底消除大班额,深入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幼儿园建设投入力度,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以上,公办园在园
10、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3 .强化智慧教育示范建设工程。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师生减负增效、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深入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及应用。探索全学科、全学段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凝练总结智慧课堂教学成果,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式,为数据驱动因材施教提供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方法。力口强“分层作业”实践研究,力争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持续开展智慧课堂培训,通过智慧课堂达人培训、智慧课堂研讨、智慧课堂比赛等不同活动形式,培养智慧教师,深化智慧教育系统应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Wo(三)实施体教融合行动1.落实体育课程开设要求。实施校园体育“三个一,工程,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保障基础教
11、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每天1小时校外体育活动。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加强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每天进行校外体育活动。推广和使用智能辅助体育课后服务系统。2,推进三个特色建设发展。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完善校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区、校两级体育赛事体系。结合智慧体育试点校推进工作,带动一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按照“特色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区域品牌”的工
12、作思路,递进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打造“龙小康”体育品牌,坚持开展犍球比赛、“足球小将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推动“特色校”特色班”“特长生”建设与发展,到2025年,全区建设15所体育特色学校,百个体育特色班,千名体育特长生。3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智慧教育为核心驱动,把“体质健康检测、学生健康体检、近视眼防控”作为落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基础工程,常态化开展监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健康“315”行动计划,实现体质健康优秀率30%,做好每年1次学生体检工作,总体近视率降至50%,运动食育双向调节,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
13、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4 .加大学校体育保障力度。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蚌埠市中小学“一场一馆”工程,全区具备条件的学校全面实现一个运动场和一个体育馆。在学校原有体育场馆的基础上进行智慧操场等项目建设。配齐配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教师轮训。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积极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水平,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四)实施美育熏陶行动1
14、.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刚性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每班每周逐步各增加1节音乐、美术和书法课程,全面落实美育课程教学目标,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推进小学美育课程的开发与智能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的研究,打造“龙小美”美育品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的音乐教育模式。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大专院校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和美育课程社会实践基地。成立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育一批学校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深度实施区域特色美育课程,积极推广
15、优秀成果,扩大龙子湖区美育品牌影响力。到2025年,全区建设15所美育特色学校(传统文化传承校)、5个美育名师工作室、5个美育培训基地。2 .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为师生营造美育线上线下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演及美育作品展览。各校继续坚持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文联、文旅局、文化馆等单位推进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活动。开展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馆、观看艺术表演。开展美育素养挑战赛活动。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全区中小学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
16、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艺术局面。3 .提高美育保障水平。开展美育场地器材配备达标行动,推进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加快配齐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器材。引入校外优质美育资源提供艺术实践活动服务,推动校内外资源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实施美育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美育教师全员培训。(五)实施劳动促进行动1 .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课程教学和劳动实践时间。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整合、优化。组织学校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注重课程教学实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体验。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打造“龙小勤”劳动教育品牌。2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发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