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经验交流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县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经验交流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干部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生力军,理应担当作为、走在前列。然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部分基层干部出现种种思想顾虑,逐渐缺乏工作动力,热衷于当“太平官”,认为既然“为官不易”索性就“为官不为”,抱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平平稳稳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等不良心态,对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消极应付,搞变通、打折扣,己成为地方治理中的“顽疾”,亟需通过加强对新时期干部的管理教育,有效破解“为官不为”问题,加快
2、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县从县情实际出发,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创新探索了理想信念、正向引导、问责倒逼、关怀保障“四为驱动”模式,着力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地方治理新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愿为”觉悟一是坚定政治信仰。以“思想寻根”行动为载体,结合主题教育,创新开展“五重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访入党介绍人、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重问入党初心,深入推广党员入党当月过“政治生日”制度,充分发挥思想教育浸润作用、选人用人导向作用、述职考核倒逼作用、日常管理约
3、束作用,有效增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强化理论学习。以“深学细悟守初心、解放思想担使命”为载体,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持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等制度,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统筹安排分类学+丰富形式促进学”方式,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先锋”等平台载体,有效拓展学习广度深度,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三是主动为民服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紧盯群众最急最忧最盼
4、问题,深入实施产业扶贫补短、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清零、医疗健康保障、早市夜市便民行动等“七大攻坚行动”,从充实农民“钱袋子”、揣稳百姓“房本子”、稳定市民“菜篮子”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出发,切实把“为民服务解难题”落到实处,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二、强化正向引导,激发“有为”动力一是制度化设计。做好干部培养选任制度的顶层设计,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比选、竞争任职等方式,使有思路、有干劲、有激情、有贡献的优秀干部得到重用。构建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通过准确客观评价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考准考实干部政
5、治业务素养、科学精准选人用人提供有效保障。近两年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干在一线、业绩突出的干部256名,成功营造出干事创业“千帆竞发”的浓厚氛围。二是纪实化管理。县注重发挥县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表率作用,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督考制”要求,先后制定部分县领导2023年项目化管理责任清单等文件,明确每个县级领导牵头联系2个以上重点项目,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定期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开展星级评定,公开评定结果,纳入年度考核。针对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出台履职情况工作日纪实暨正负双向评价计分管理办法(试行),对“万名干部进农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纪实、综合评判,突出工作实绩,为干
6、部选拔任用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专业化锻造。坚持把挂职历练、学历进修等作为激励干部进步的重要渠道,选派干部人才到高校研修学习,到省级部门、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提升素养,到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实践锻炼,为干部配齐配强“成长导师”,让干部在多岗位锻炼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丰富履职经历、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近两年来累计培养优秀干部300余名。三、严肃监督问责,惩戒“不为”表现一是建立“定期赴考”制度。创新开展“书记季考”模式,围绕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内容,每季度对作为“关键少数”的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把脉切诊
7、、及时祛病除疾,并将“书记季考”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作为衡量干部能力、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对考评位居前列的,优先提拔使用;对被评为较差档次的,由联片区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组织约谈、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问题严峻的,适时根据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和有关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组织开展“书记季考”6次,梳理整改问题192项,先后约谈19名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二是建立“庸下劣汰”制度。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先后出台县科级领导干部负面信息研判制度县科级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教育帮助和惩戒办法(试行),坚持从健全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慢
8、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警醒和惩戒,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着力优化干部结构,强化干部管理,有效推动形成“庸者下、劣者汰”的惩戒机制。近两年来,先后免职不担当、不作为干部4名。三是建立“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将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息员作用,每月收集科级领导干部负面信息,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对负面信息逐一研判,形成县科级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台账242条信息,实现干部监督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重要依据。四、注重关怀保障,守护“敢为”热情一是搭建关心关爱平台。坚持全面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边远
9、补贴等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政策,先后制定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办法(试行)县党内关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关心爱护,统筹安排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体检、休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事宜。今年以来落实专项资金280余万元,有效解决交通、办公、食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二是强化“回炉淬火”锻造。建立健全长效跟踪管理机制,在“下”之前,综合采取调离、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等方式,按照规定履行调整程序,确保干部下得合规、下得合理、下得服气;在“下”之后,实时跟踪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表现,积极鼓励其整改问题、提升水平,引导干部把“下”作为一种鞭策,主动转变作风,对于积极改正、表现优秀、成效明显的,及时为其搭建新的干事创业平台,近两年来重新启用因工作失误“下”后又积极进取的干部3名。三是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出台县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试行)县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成立容错纠错工作领导小组,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根本遵循,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等原则,明确“六类适用对象”,围绕推进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建立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近两年来对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按照规定减责或从轻处理,了结并提出组织处理意见2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