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县级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县级范本).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共文化服务H作情况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去年以来,县政府及文旅部门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文化惠民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阵地设施建设、人才队伍保障、文创剧目活动等方面,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新台阶。1 .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完善。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并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县、镇(街)实际,对我县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进行科学布局,形成了场馆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工作体系。全县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了县有四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中心(文化
2、艺术中心、体育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两宫(工人文化宫、少年宫)、百屏(LED电子显示屏),镇(街)有文广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有农家书馆、公共阅报栏、农村公共广播等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达到了国家标准化均等化要求。2 .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一是坚持送戏下乡“家家到二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于城乡市民群众,县淮剧团、杂技团等适时创作出一批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排出送戏下乡清单,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让广大群众、职工、居民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二是坚持安排节庆“文化大礼包二文旅部门在十一、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都安排“两团”“四馆”
3、为城乡市民群众免费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三是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立数字文化馆云平台,全县各文化分馆支站点完成上线运营,形成网站+微信公众号+云平台的全面布局。四是坚持群众文艺会演同台赛。每年底,组织个镇(街)及相关部门举办全县群众文艺会演比赛,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单位和展演节目。3 .基层文化活力有效显现。一是培育了一批特色文艺团队。各镇(街区)都形成了一支本土文化业余团队:如淮剧票友、诗词、剪纸、舞龙、杂技等十几个团队分布在城乡各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艺术团、文广艺术团等4支团队被评为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二是策划开展了一批重大活动。不断
4、放大县“四馆”的阅读、展览和公教功能,先后举办了书香全民读书节、“奋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墨香”书法公益培训结业展、“丹青绘盛世,翰墨颂党恩”三地书画联展、“百年百场”优秀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巡展近百场(次)。三是塑造了一批文旅工作品牌。淮剧小镇获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杂技:创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助推器”入选文旅部典型案例,县四馆和艺术中心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二、经验做法(二)抓统筹、抓领导,保证文化工作始终有动力。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次专题研究文化工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扫黄打非”、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或常委为组长的
5、工作领导小组。政府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与镇区街道和部门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文化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二)抓改革、抓创新,保证文化工作始终有活力。顺利划转体育职能,全面完成文化和广电行政部门的整合,市广播台与电视台合并已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实现广电行政、事业、企业职能彻底分离。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增设文化产业科和市“非遗”保护中心,增加了文化类编制个。市政府相继设立了每年万元的“文艺奖”、每年万元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全省首个每年万元的广电节目政府奖,调动和激励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荣获全国先进市称号(全省共个)。(三)抓投入、抓项目,
6、保证文化工作始终有后劲。近两年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资金,累计投入文化、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项目资金万元,完成各类项目建设个。全市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重点文化旅游业项目快速推进。年至今,县财政累计投入文化事业费亿元。年全县文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对中央和省补助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县本级全部足额配套,达万元。(四)抓管理、抓整治,保证文化市场管理始终有压力。全县范围扎实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整改违规审批问题项,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万家次,责令整改家次,取缔无证经营家,注销或吊销电玩许可证家,查处案件件,收缴赌博机具台。扎实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次,累计检
7、查报刊、音像制品经营单位、企业家次,责令整改家,警告家,停业整顿家。共查缴、销毁各类非法出版物万余册(盘)。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公共文化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调研中了解到,按照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星级评定标准要求,我县镇级定向供给村3场文化活动的要求普遍存有差距;村(社区)按标准规定年举办文化活动不少于10场,而目前全县各村(社区)年均开展活动2场左右。“杂技村村到校校到”活动节目重复率达40%;“淮剧进村庄进社区”节目重复率达10%;线上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存量不多;在服务下乡过程中,与农村农事大忙时有冲突,基层干群有意见,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质效。2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8、。调研中,文旅部门反映,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核定编制人数在全市垫底,14家镇街文广中心有5家未达到星级文化站评定标准要求;另一方面,淮剧、杂技学员培育周期较长,出色的编导、演员相对缺乏,而对民营剧团、自发社团政策扶持还不够多等等。3 .大型文化场馆建设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市文化馆、图书馆现有面积在全省排名靠后,至今仍无市博物馆和市美术馆,公共文化设施条件与的城市定位和经济发展很不相称。县文化馆、图书馆,除开发区较好外,都达不到县级馆的标准。同时现有文化设施使用不够。尽管县政府不断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服务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9、但存在管理缺失、利用率低、对外开放不够、活动设备被挪用等情况。4 .文化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加快。去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在全省排名第位。全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跟不上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型支柱性文化产业园区、骨干性项目缺乏。文化产业政策还不配套,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部分可开发的文物单位和“非遗”资源还没有转化为文化旅游业和景区、景点和产品。全市尚未形成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5 .文化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充。我市文艺创作的领军人物、有影响力的大家还不多,专业人才断层,经营人才缺乏。文艺专业队伍、文艺社团、民间文艺队伍亟待扶持、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管理人才、
10、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四、对策建议1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推动实现共建共享。文旅局作为县政府负责相关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执行导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担负起牵头部门的责任,县融媒体中心、教育、财政等部门要权责明确、齐心协力、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各镇(街道)要主动作为,挖掘培养一批乡土文艺骨干,排演出品一批镇级文艺节目,鼓励并扶持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发展,以政府扶持、企业赞助的形式激发乡村文化活动
11、的活力。要加强考核激励表彰,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效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宣传表彰和奖励。2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是在节目创排上要发力出新。充分调动“两团”和编创人员的积极性,在资金、人才、宣传推介等方面对重点文艺作品予以扶持,激发文艺创作生产活力。要挖掘民间文艺团体的潜力,统筹纳入全县文化惠民活动的总盘子,形成政府主配餐、民间团体辅助餐、群众点单营养餐的生动局面。同时,要科学安排送戏下乡的时间节点,努力增加线上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流量,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满意度。二是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多做文章。坚持抓创新促融合,探索文旅
12、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融合新路径,将全民普法、全民健身、科普宣传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产品植入公共文化设施运营,以旅促文,以文彰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性发展。三是在特色乡土文化上要发扬光大。充分发挥我县剪纸、诗词、舞龙等地方乡土文化效应,衔接镇志、村志的编撰工作,编创一批县域文考、文博、文保新故事,唱响本土文化“好声音”。四是全面搞活动。创新形式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结合国家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精神,创造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好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站)和城市广场、社区等的作用,实现群众活动有场所。全市每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场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不少于万人次。创
13、建品牌进一步提升活动水平。办好国际文化节等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开展好“送文化下乡”、“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把这些文化活动打造成群众喜欢、主动参与的品牌活动。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要配备好文旅管理人才。各镇(街)文广中心是架起县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桥梁,肩负着承上传下的重要作用,要注重镇(街)文广中心队伍建设,抓好招录指导培训,把一批能做善做的人才充实到文旅一线工作中。其次,要选培好专业创演人才。实施淮杂传承梯队建设,加大对“两团”改革支持,持续做好与省戏校淮剧表演合作办学工作,释放杂技团新增编制效应,
14、大力促进“出戏出人:再次,要引育好“精英”和“草根:引进有新文化理念、会经营、有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来湖创办孵化一批文旅产业,引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发展。同时、要大力培育乡土文体志愿者队伍,培养一批文体活动热心人,做到每个村每个社区都能有能唱会跳、能说会道的文体“戏骨子”和组织活动的“牵头人二突出文化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优秀文化人才库,对全市文化先进工作者和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创造条件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配齐文化专干,发挥好作用。整合文化资源,立足市场运作,探索组建综合文艺团体。大力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扩大队伍,提升档次,增强影响。4 .突出基建发展文化事业,
15、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承载能力。全面完成古建筑修缮、展陈调整和园林景观改造;尽快开工建设市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全面启动未达标的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全面完成每年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抓好“国保”“省保”“市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和项目储备。做好申报“世遗”前期工作,做好申报国家、省级“非遗”名录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工作。同时突出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以项目为产业发展的总抓手,突出抓好重点文化项目。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文化产业园发展壮大。组织文化企业参加西博会、文博会、广交会,支持文化企业整合重组,包装储备文化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突出精品鼓励文艺创作。瞄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多出反映特色
16、的文化精品。积极挖掘和扶持民间文艺人才,给予必要扶持,创作一批能走出、走向全国的民间文艺精品。5 .扎实保安全强保障,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后劲。加强市场监管。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市场监管。抓好文化综合执法队伍“三化”建设。保持对网吧、电玩和歌舞娱乐场所管理的高压态势。深化“扫黄打非二围绕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段,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行为。抓好重点行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强化广电行业管理。坚持开展广播电视创建“绿色频率频道”活动,加强收听收看监管,加强广告管理,确保安全播出。加大政策扶持。确保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配套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好单项目标管理,健全全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为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蓄足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