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3316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旭--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基于椒陵文化艺术课程教学探索摘要:学校美育是提高审美、化育心灵的主要途径。2O18年月,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9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当前学校美育仍然面临重智育轻美育、师资力量薄弱、美育形式单调等问题。全椒县第六中学,对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探索了一条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地域文化特色和实践推广价值的美育途径,即:坚持时代文化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校本美育课程理念,打造综合美育课程特色一将课程与活动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学校型大

2、型艺术活动,突出综合性;注重组织社会型艺术活动,形成国内外审美互动、艺术家传、帮、带、将生活体验与艺术审美相结合、家校融合、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良好局面;搭建跨界艺术活动平台,在实践劳作、艺术鉴赏、文艺展演中探寻“美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根据新时代对美育的要求和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来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以大美育、大课堂、大教学理念探索创新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培养学生的

3、审美与人文素养,又要以美的事物所独具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感染力和魅力来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真知的欲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还被赋予了新内涵和新使命。一、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现实意义及面临的困境(一)新时代学校美育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的主要任务为学校美育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较大的

4、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等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学校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主要阵地,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责任有能力为未来的全体公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美育服务。其次,学校美育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意创新大国,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学校美育更是培养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教育是重要阵地,学校美育是重要渠道。(二)新时代学校美育面临的困境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使命

5、越来越重大,社会对学校美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美育课程涵盖的内容日趋丰富。新时代学校美育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校美育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其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对有限。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机械化。单纯关注知识技能的内在结构和内容,致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失去审美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进行单一知识技能的认知,无法得到美的感知、体验,从而失去学习的乐趣。其次,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不够深刻。学习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而对作品内涵、相关文化的多重分析解读才是实现艺术教学美育功能的有效途径。由于教师在解读作品时过分关注其专业要素,

6、忽略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忽略了基于作品的审美感知过程,造成了教学内容单一化。其二,学校美育长期受到智育的排挤。长期以来,重智育轻美育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智育第一的观念仍然影响学校美育的发展。升学率成了支配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而相形之下,美育受重视程度不足,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证。其三,美育师资力量明显薄弱。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之时非常重视艺术教育过程中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并亲自一一聘请徐悲鸿、刘天华、萧友梅、沈尹默、朱光潜、汤定之、宗白华等一大批中国著名艺术家到北大授课,对北大学子文艺活动进行指导。正是有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7、才使北大艺术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北大在我国美育研究和实践中奠定了领军地位,对之后北大独特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今中小学美育师资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即使是按国家规定的占总课时9%的美育课程最低标准课时开课,全国尚缺2.8万名美育教师,其中乡村学校缺额更为集中,有6个省乡村小学美育教师缺额超过50%o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当前学校美育发展最大的制约在教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措并举,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美育教师,因地制宜抓好美育兼职教师的选聘和管理,要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因此,如何配齐配好美育教师以及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大力发展美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四

8、,目前学校美育的目的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落实学校美育的做法还不够扎实、有效。美育的形式比较陈旧、落后和单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够,严重影响到美育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其五,如何推动学校美育课程设置由美育渗透向美育整合的局面发展,促进自然、艺术、生活乃至各专业不同领域形成跨界的审美课程整合,成为学校美育面临的难题。其六,当前学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建尤显急迫。但是,目前学校美育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不足。一言以蔽之,时代的发

9、展对学校美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课程与教学必须从理念到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改革。二、学校美育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索新时代的美育课程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沉浸式体验,应当充分发掘更具时代性、文化性、融合性和体验性的课程内容,并将其按照循序渐进、注重生成的逻辑构建课程体系。安徽滁州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本市加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和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优质公共服务一体化、连锁化供给,提升都市圈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水平。特别在教育领域给出了更好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全椒县作为千年古县,山清水秀

10、、文化丰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椒陵民俗文化、古代文人市井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为学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素材。从学校出发,结合当地民俗民风,我校不断发掘新内容、探索新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凸显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一)学校美育特色课程的设计理念根据新时代的大美育思想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都可转化为审美对象。后现代课程观进一步提出,好的课程设计应当遵循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四大原则。以上两种思想构成了第六中学美育特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学校美育抓住关键问题,在开设丰富的艺术课程的过程中整合美育资源。具体而言,学校美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促进

11、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为导向,将时代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融入美育课程。而且在精神文明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将新时代都市美育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新时代学校美育以全椒县民俗文化和国际文化为主要审美内容,以国家规定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和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创建形象、生动、新颖、自由、经典与时尚的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大教学、大课间、大平台为教学活动途径,旨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其优雅言行、高尚情操和文明气质,帮助他们掌握12项审美与艺术表现技能,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个性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六中学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紧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主题,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全椒县的资源特点和

12、独特优势,以艺术课程与审美化教学研究构建新时代都市美育体系。其次,加强艺术课程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形成独特的校本美育课程。(二)椒陵文化艺术课程教学探索1.全椒第一大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每年正月十六,从清晨至深夜,倾城男女少,都要到县东郊的太平桥上去走一趟,放烟花爆竹,祈求太平。此为全椒第一大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走太平作为一个习俗,早在明、清几种全椒县志中均无记载,只有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出版的全椒县志才简述了这一盛况;但在社会上却留有民间传说和文人传说两说。第六中学根据全椒县独特的民俗活动,成立了多彩艺术社团,设计美术课程制作花灯。再通过竞赛

13、的形式,将创作的优秀作品挂在太平广场展览,增加学生对走太平的认识和对家乡的热爱。其中,美术课程包含了剪纸、年画、手工等。学校美育对美术课程进行了审美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将学校艺术课程、审美化教学模式、生活中艺术化形式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无缝结合,真正体现了新时代学校美育课程核心理念。2 .全椒民歌全椒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以口头形式不断地创作、修改、流传着大量的他们的心声一一全椒民歌。全椒民歌一般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口耳相传,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也有一部分民歌唱词典雅,比较讲究

14、音韵。全椒民歌的另一特点,是在歌曲中充分体现了方言的特色和韵味。全椒民歌是全椒县宝贵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传唱千百年而不息。已成为当今群众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是全椒音乐创作丰富的素材。号称皖东第一塔的笔锋塔,坐落于学校一墙之隔的南屏山上,音乐老师们根据依据当地民歌,结合学校文化,创作启航、我向前奔两首歌曲并在课程中加以柔和,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来自身边的文化熏染,吸取正能量,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学习应从培养和提高兴趣入手,学习和欣赏民歌艺术也是如此。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必然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学

15、习内容和知识点。3 .传统赛花灯全椒县每年举办学生花灯大赛,来自全县城乡的10支中小学生花灯队,现场展示舞龙、手狮舞、兰花灯、高跷、秧歌、莲湘等非遗项目。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兰花灯传统表演课程,聘请民间老艺人走进校园,手把手教学,让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校园传承。学生通过比赛交流,在形式、律动、音乐、服装、道具等切实感受民俗底蕴,歌词采用全椒方言,学生在语言中也能感受到艺术是怎样来源于生活。4 全椒庐剧:县官刘平县官刘平依据素材为汉书(刘平传)、全椒志及民间传说。刘平在出任全椒长期间,将上司划拨的建城款用于救济灾民,因此被罢官,并被押解至京问罪。全椒百姓感念其恩德,倾城相送至城东小桥

16、(今太平桥),当日为正月十六。以后每逢此日,百姓必到此桥烧香燃竹,纪念刘平,渐成民俗走太平。有好戏没人看、没人懂,这是目前在传承戏曲文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尴尬。戏曲文化要得到真正传承,必须培养出优秀的戏曲观众。为此,要让戏曲艺术扎根校园,首先要从课堂入手,通过普及戏曲有关知识,下大力气在广大青少年中培养优秀戏曲观众乃至戏曲演员。在国家不断明晰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全国各地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发展,戏曲艺术逐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本地戏班进校表演,传承戏曲文化。音乐教师给学生介绍并讲解戏曲三大特征(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以及基本知识,让学生先产生浓厚的兴趣,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青少年美育的重要途径。戏曲走进校园、扎根校园,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