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写作源于生活,而观察是从生活通往写作的必经之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写作起步阶段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该阶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本文将分别从掌握观察核心法、突破观察重难点、养成观察好习惯三个方面来论述。关键词:习作单元,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单,教师下水文,微型日记,循环日记茅盾先生谈到写作曾说过: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足见,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学习写作的入门钥匙。艺术源于生活,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但是这些素材不会顺理成章
2、地进入人们的脑中,成为可供写作的材料。从生活到写作,这中间隔着一道“观察的阀门,只有成功地打开这道阀门,才能为同学们的写作开渠引流,让生活在文字里自然流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创造的能力。口观察能力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该套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其主题就是“留心观察。可以说,在三年级上学期这个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同学们只有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会为写作提供持续提高的动力。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习作单元认真学,掌握观察核心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习作单元,该单元自成体系,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部分,通过一些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是专门指向习作能力培养的单元,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都不宜在理解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等方面作过多的要求。在教学时,应始终以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和培养学生核心的观察能力为目标。1 .多角度观察横看
4、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想全面、准确地描写一个事物,必须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景物可以从远与近、动与静等角度观察;动物可以从性情、习性、外形等角度观察;植物可以从根、茎、叶、花、果等角度观察。第五单元通过课文对“多角度观察做出了示范(见表1),两篇课文分别就如何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提供了学习的“样子表I第五单元”多角度观察课文示范课文搭船的鸟(精读课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习作例文)2 .多感官观察多感官观察,指调动我们身体的多个感官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眼观其形、耳听其声、鼻嗅其气、舌尝其味,细致地了解事物的不同属性,从
5、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该单元在初试身手部分提供了一则描写芒果的片断,目的是告诉同学们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感观察法。紧随初试身手之后的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再次运用了五感观察法,写出了杨梅的颜色、形状、味道、口感以及摸上去的感觉。多感官观察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观察植物,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一切观察对象。例如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一一介绍一处美景。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欣赏景物的样子、颜色、形状等属性,还可以用耳朵聆听美景之中的声音,用鼻子去分辨空气的气味,用皮肤去触摸事物的质感.通过多个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对事物各方面属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加细
6、致深入地认识事物。3 .按顺序观察我们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杂乱无章。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按照不同的观察顺序,但总的来说,无外乎就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类。有顺序的观察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观察全面,才有可能写出条理清晰的好文章。以本单元的两篇文章为例。三种能力是该习作单元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也是初学者首先需要掌握的几种关键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起点,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之后的习作学习中,针对不同的习作要求和观察对象,还需不断训练、不断强化,才能将这些能力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二、教师参与巧示范,突破观察重难点刘国正
7、先生曾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同样的道理,你要想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如何写作,首先要自己会观察、会写作。教师应该成为习作观察的共同参与者,而不是手插口袋的旁观者。教师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其参与程度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特制记录单,突破观察难点三年级上册的多篇习作都需要提前布置观察任务,为习作积累素材。大部分教师的做法都是直接利用网络上或教参上的观察记录单,打印下来给学生用。这些观察任务单,用起来虽然方便,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思维特点都各不相同。学生不一样
8、,观察记录单应该也不一样,只有基于学情的观察记录单才能够帮助学生打倒观察过程中的“拦路虎,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寻找身边的美景观察记录单.C.彳图1某教参上的观察记录单以这儿真美这篇习作为例,图1是某教参上提供的观察记录单,也是很多教师会用到的记录单。笔者却发现这张记录单并不适用于自己所教的班级。因为,班上有不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都很宽泛、表浅,没有掌握细致观察的要领。所以笔者重新设计了观察记录单(见表3),通过表格的方式将细致观察的方法一一呈现出来,学生只要沿着这张表格走完,不知不觉地就已经对景物进行了一次细致深入的观察之旅。2.巧作下水文,示范观察重点教师写下水文的的好处太多太多。首先,教
9、师只有自己写才能真正懂得写作的甘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写作引路领航。其次,学生无不极其崇拜老师,都想拜读老师的大作,奈何教师总是拿作文选上的作品来读。在教学中,笔者常写下水文,写作水平虽然有限,但学生却总是争相模仿,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教师的天然崇拜感和亲近感。在三年级上学期一开学,笔者就布置了第一次习作猜猜他是谁的观察任务,要求同学们对身边的同学进行细致观察。但是在习作时.,还是发现同学们写出的人物相貌是相似的、性格是雷同的。针对同学们习作中千人一面的问题,笔者撰写了一篇下水文,意在示范“重点观察”这一技巧。猜猜他是谁他呀,一头的头发最有个性,一天到晚笔直地站着,根根挺拔,像是在捍卫脚下这颗圆脑
10、袋里的无价之宝。光看他头发,你一定以为他是个脾气大、不好惹的男孩子,其实不然,他可是班级里出了名的“小暖男呢!还记得校园体育节的时候,下午第一节课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去在操场上为参加足球绕杆跑比赛的同学助威。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在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正准备扯开嗓子大喊加油,没想到,他竟然拿出了一条“横幅。只见一张长长的红色纸上写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字:一班一班,猛虎下山;看我一班,一马平川。左右两端各粘着两根筷子。一看就知道他中午在家一定花了不少时间才做好的。于是,全班同学跟着他一起使出最大的力气喊出横幅上的口号!让人高兴的是,咱们班果然夺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们都说第一名的奖状,应该给他也来
11、一张!表里不一这个词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一副粗犷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细腻温暖的心,常常给同学和老师带去意想不到的惊喜。你若猜不出来他是谁,那你可得好好反思反思喽!在这篇下水文中,笔者只写了人物的两个特点,一是头发挺立,二是暖男性格,但是同学们一猜就能猜出来他是谁。读完后,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重点观察。可见,一篇有针对性的下水文胜过教师翻来覆去的千言万语。三、日记玩出新花样,养成观察好习惯写日记是公认的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最佳手段。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开始写日记,但是,写日记之初的新鲜感一过,很多学生就会感到无话可写。要想长期地调动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必须有所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写微型日记
12、和循环日记两种方式,较好地改变了学生“无事可记的状态。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这两种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找到观察、写作和分享的乐趣,能够较自觉地将观察的目光投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找寻到值得记录的小美好、小感动。1 .微型日记微型日记,顾名思义,篇幅小、角度小,不做主题篇幅方面的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一点写一点、想到一点写一点,真实记录、有感而发,降低了写日记的要求和难度,所以学生想写、敢写、乐写。微型日记中,学生记录的对象可以是一只甲虫、一条裙子、一个玩具.只要学生感兴趣,万物皆可写,由发自内心的喜爱做支撑,观察便不是一个痛苦的任务,而是一次美好的发现。糖醋排骨哪家强,无为李家找晓燕。我妈烧的糖醋排骨那
13、真是一绝,天下无双。昨天小姨来我家了,妈妈烧了一大桌子菜。但是只要糖醋排骨一上餐桌,那无疑是整张桌子上,最靓的仔就连红烧鸡、酱香鸭、大红肠,都要给它让路,所有人手上的筷子一拥而上抱紧它。一眨眼的功夫,别说排骨,糖醋都找不到了,那才叫真正的,手慢无,呢!一一奚梓轩笔者在班级每月举行一次微型日记沙龙,让学生们挑选日记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写作、选材心得,并评选出“日记达人作为擂主。在班级的微日记大舞台展示墙上会贴上每月擂主的照片和日记节选。有写作困难的同学可以向擂主请教,擂主也可主动帮助同学提高微型日记写作水平。每次的微型日记沙龙笑声不断,成了同学们最期待的班级活动之一,同学们也在交流中
14、相互学习,相互提高。2 .循环日记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组长负责保管日记、安排书写顺序,以周为单位,保证每人一周一次的写作机会。每个小组可以给日记本设计封面、进行装帧,让其与众不同,同时,日记本也可以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循环。为了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评价,笔者在每页日记末尾处都留了一个小版块一一“欢迎留言”。大家可以像在网络平台上一样,给作者留言,留言区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神评论,让人忍俊不禁,着实有趣。循环日记是一种班级内公开的日记,有一大群自己非常在乎的读者,所以每一位小作者都非常用心,积极性很高。他们为了给同伴留下深刻的印象,留心观察校内外的点
15、点滴滴,放大眼睛搜寻生活中的逸闻趣事。一学期下来,笔者把同学们的循环日记分门别类,做成了几个专辑:我的班级我做主世界妙不可言成长的烦恼根事一管筐,同学们成就感极高。循环日记在写作、传阅、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懂得了“写作是为了交流。观察一旦与写作融为一体,就变成了一种拥有自觉意识的写作观察,会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不需教师“别有用心的特别布置。长期坚持下来,笔者发现同学们观察的视野越来越广,角度也越来越新颖。观察能力是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是通往写作殿堂的桥梁。同学们在观察中将外部世界与自己内心连接起来,从而,用孩童独有的视角和语言创造出一个与成人迥异的、活泼泼的文字世界。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