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2950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自恋:群际冲突的催化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涵及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其消极与积极后效,揭示其多元成因及干预方法,并推进跨文化研究。关键词:集体自恋;群体自恋;集体自尊;群体认同;群际冲突1引言自恋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因其丰富的内涵及其与日常生活的

2、联系,一直备受学界和大众关注。随着自恋领域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不但研究者们已经逐步区分出了自大型自恋与脆弱型自恋、能动型自恋与共生型自恋、钦佩型自恋与竞争型自恋等自恋的表现型;还有许多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自恋在群体水平上的表达,也就是集体自恋,并开始致力于探究集体自恋及其在群际水平上的影响,尤其是它对群际冲突的影响或催化促进作用。目前,集体自恋在国外主要受到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等领域学者的积极关注,国内仅有少数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鉴于集体自恋的理论意义以及它在理解当今世界重要社会问题上具有的现实意义,而国内学界暂无专文探讨此概念,故本文将先对集体自恋及现有研究作一介绍和梳理,进而再对

3、该领域研究不足之处展开反思,并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以期推动集体自恋的本土乃至跨文化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该领域的开创者们在集体自恋的概念界定和量表编制上都充分参考了个体自恋的内涵和量表,而且研究者们在研究假设和方法上也可能较多地借鉴了个体自恋领域的成果,那么可以预见,集体自恋与个体自恋在概念和研究上都可能有些类似之处。尽管如此,集体自恋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个体自恋的构念,它主要预测群际态度和行为(而个体自恋往往无法预测这些群际态度和行为),并且它还具有许多独有的特征或效应。当前,集体自恋已经形成了自己专属的研究领地。鉴于此,下文对集体自恋概念及研究的介绍将不涉足个体自恋领域;但考虑到两个领域的潜在联

4、系,在随后的现有研究不足及展望部分,本文将部分地结合个体自恋领域的最新进展来对集体自恋领域的研究展开反思和讨论。2集体自恋的概念及渊源2.1 集体自恋的内涵界定集体自恋目前被定义为一种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承认是西方观念史上的一个重要术语,在不同思想家眼中含有或积极或消极的意义。根据著名学者福山的看法,对身份获得承认的需要是一个统合了当今世界舞台上众多现象的主要概念,的信念,或者一种展现了自大、夸大的内群体形象的态度取向,而这种形象又依赖于外界对内群体价值的承认。简单地说,集体自恋就是依赖于“他者之钦佩和承认”的集体自尊,或者依赖于外部承认的内群体伟大性信念

5、。那么在这些研究者眼里,集体自恋的内涵主要涉及两方面,其一是夸大的内群体形象,其二是这种夸大的形象需要获得外部承认一一也就是说,单单夸大的内群体形象不足以构成集体自恋,集体自恋者还渴望或要求他者对内群体的夸大形象予以承认或认可。集体自恋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内群体认同被引入实证研究的,但这种内群体认同还牵涉一种对“内群体伟大无比”这一不现实信念的情感投入。根据该领域开创者们的观点,处于集体自恋概念核心的是一种对于内群体卓越性未充分受到外部承认的不满,而且各种理由都可以被用来声称这种卓越性或非凡性,诸如超拔的道德观念、博大精深的文化、强大的经济或军事实力、对民主价值的捍卫,甚至是不寻常的苦难与牺牲,或

6、者内群体所展现的能力、品质等。集体自恋的理由到底为何,取决于内群体在自身区别于外群体的一些积极方面上的现行规范叙事。并且,无论理由为何,集体自恋信念都反映着对于内群体从其他群体当中脱颖而出的渴望,以及对于该目标实现所受到的潜在威胁的担心。需要注意的是,集体自恋中的“集体”可以指代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的集体或者说群体。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自己所属的各种社会群体感到自恋。目前,集体自恋相关研究所涉及的社会群体至少已经有国家、种族,政党,宗教派别,异性恋群体,大学校友,工作团队,体育团队等。总体而言,其中受到关注且研究最多的群体是国家。2.2 集体自恋的概念溯源集体自恋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六

7、十年代,当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T.W.Adorno(19031969)和E.Fromm(19001980)就分别提出并分析过此概念,而且他们都把集体自恋视为旨在补偿个人不足的一种对于内群体的理想化。例如,前者于1951年已经基于S.Freud的精神动力学理论表达过类似观点,尽管当时他还未使用集体自恋一词,仅指出自恋在群体认同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在稍晚的伪文化理论一文中,他已经明确提出集体自恋:“集体自恋相当于:通过使自己在事实上或在想象中成为某个更高和更具统摄性的整体的成员,人们补偿了自己在社会上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直抵个体的本能驱力丛),同时也补偿了自己的内疚感(它源于个体没能按照理

8、想自我形象成为自己所应成为的样子并做自己所应做的事情);对于这个整体,人们把自己所缺乏的品质都归给它,并从中得到回报一一像是感同身受式地共享着这些品质。”在他看来,集体自恋可以被视为自我的一种防御机制,弱小自我“如果没有寻求认同于集体的力量和光荣作为补偿,就会遭受难以忍受的自恋损伤”。相比于AdornO,FrOmm更全面地分析了集体自恋,即他笔下的“群体自恋”或“社会自恋”。在其著作人心:人的善恶天性中,Fromm(1964)专门用一个章节探讨了“个体自恋和社会自恋”,他认为,群体自恋与个体自恋一样可按良性与恶性形式划为两类:良性自恋会把自恋对象聚焦于需要去完成的成就上,由于成就的实现有赖于联

9、系并结合现实,自恋倾向可被约束在一定限度内,同时又能推动成员去为实现成就而努力;恶性自恋则把自恋对象聚焦于原本拥有的事物上,如群体特质或过去成就等,由于缺少来自现实的约束作用,自恋倾向及由之产生的危险就可能增加。因而,当群体自恋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它不必然是消极的。进一步,FrOmm还归纳了群体自恋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缺乏客观和理性判断;需要从内群体自恋形象中获得满足;具有高度的威胁敏感性;渴望认同于强大领袖。在FrOmm(1973)看来,个人在生活中越是缺少真实满足,其群体自恋程度可能就越深,因群体自恋能补偿自我的可怜状况。他还认为,群体自恋是人类攻击行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无疑,AdornO

10、和FrOmm基于精神分析传统的观点启发了后来开创集体自恋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但需要注意的是,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都依循主流心理学范式,独立于精神分析传统,不需要任何关于无意识冲突或人格动力的假说。3集体自恋的现有研究积累自从开创集体自恋实证研究领域的文章在顶尖期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以来,研究者们对集体自恋展开了广泛探索。大体而言,前期研究主要聚焦于集体自恋对一系列群际心理与行为结果的预测效应,以确立集体自恋的独立地位;近几年的研究则在继续验证集体自恋对众多社会现象的解释力的同时,也开始尝试探明集体自恋的成因或前因变量,以期将来构建出成熟的理论模型。3.1 集体自恋的后效3.1.1 群际威

11、胁感知群际威胁包括现实性群际威胁和象征性群际威胁,而且人们对群际威胁的感知并不一定准确。一般来说,集体自恋者较容易高估来自外群体的威胁、,不论这种威胁是过去的、现在的、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例如有研究发现,集体自恋能预测受围心态,即认为世界上其余群体对内群体有着高度的负面意图,这可以作为夸大的群际威胁的一项指标。类似地,集体自恋也能预测敌意归因偏向,这种偏向表现为把外群体感知为对内群体怀有敌意。另有研究以2010年的“斯摩棱斯克空难”为背景、以波兰人为样本直接考察了集体自恋与威胁感知及阴谋论信念的关系。这场空难造成了包括波兰总统及其夫人在内的88名波兰政府代表团成员丧生。由于这场悲剧发生在俄罗

12、斯,当时有阴谋论声称该空难是俄罗斯在背后谋划。调查结果发现,集体自恋既能预测个人对自身和国家所受威胁的更高感知,又能进一步预测对上述阴谋论的相信程度。根据这些研究者的看法,阴谋论信念也可作为夸大的群际威胁的一项指标,表现了对外群体的高度怀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集体自恋者并非倾向于相信所有阴谋论;如果阴谋论所声称的并不是外群体在密谋对付内群体,而是内群体部分成员(如本国政府)在做不利于其他成员(如本国民众)的事情,集体自恋就可能无法预测阴谋论信念。还有研究考察了集体自恋者对于内群体形象所受到的威胁的高度敏感性。结果发现,即便不是确切受到外群体侮辱的情况(即那些存在争议的、他人并不这样感知的或并非

13、对方有意的情况),集体自恋者仍然更倾向于将其感知为内群体受到了侮辱。例如,在其中一项以土耳其人为样本的调查中,在阅读了当时一则关于土耳其的欧盟入盟申请被搁置的新闻后,集体自恋水平较高者相比较低者更为感到羞辱和可耻。那么,这种结果即体现出了集体自恋者对群际威胁的高度敏感性。3.1.2 群际态度与行为根据一项元分析(N=14592),集体自恋与对外群体的敌对性的相关系数为0.19o既然集体自恋者的群际威胁感知更高,不难理解他们为何容易对外群体表现出更消极的态度和行为。例如,集体自恋能够通过群际焦虑而预测对外群体的较低共情以及较低群际团结度。又如美国人的集体自恋能预测他们对2003年伊拉克军事干预的

14、支持度,而且起到中介作用的是对本国受到敌对威胁的感知。并且一项以中美关系为背景的调查发现,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集体自恋都能预测对对方国民的偏见、对对方政府的负面态度以及对采取强硬政策对付对方国家的支持度。类似地,一项以波兰人为样本的调查发现,国家集体自恋可以预测反犹偏见一一表现为与犹太人之间的社会距离更远,对他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意向水平更高;而且这种关系是由威胁感知所中介。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可能受到群际威胁情境的调节。如在一系列实验中,研究者以不同群际环境(如国家之间、学校之间)为背景,考察了内群体形象威胁对集体自恋与群际敌对反应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一致发现,在内群体受批评的条件下,

15、集体自恋能预测更高水平的敌对反应;在内群体受赞扬的条件下,集体自恋对敌对反应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这似乎表明,集体自恋者的敌对反应一般都是报复性的,仅指向给内群体带来威胁的外群体。实际上,上述研究也验证了这种看法。如在阅读了一名英国留学生对美国的批评后,美国集体自恋者只对这名留学生的同胞表现出了敌意,而没对作为对照组的德国人表现出敌意。另有研究表明,对于在历史上伤害过内群体的外群体,集体自恋者也同样记仇、不易宽恕。还有研究发现,集体自恋者的报复反应除了直接形式的,还有间接形式的,比如对外群体的不幸遭遇表现出幸灾乐祸。不过值得留意的是,集体自恋者的负面群际反应可能不全是报复性。例如有研究发现,集体自

16、恋者倾向感到自己与外群体成员的相似度较低,并对企业失责行为的外群体受害者表达出较低同情心。众多政治心理学研究还发现,诸如意识形态、公民投票等政治心理与行为也经常反映出集体自恋者的排外倾向。例如,集体自恋可以预测美国选民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对特朗普的支持,英国民众对脱欧的支持,还有波兰、匈牙利民众对民粹主义政府及其政策的支持。促成这些结果的重要因素是集体自恋者所感知到的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比如英国脱欧支持者倾向于认为英国受到了移民和外国人的威胁,这种威胁感知在集体自恋与脱欧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另外,集体自恋能够预测民族主义。在族群冲突背景下,集体自恋还能预测对政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暴力的支持,而且这种关系在激进社会环境(如暴力被合理化的环境)中尤其突出。3.1.3 群内态度与行为及其他后效从上文可知,集体自恋者在群际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表现比较负面。那么在群内态度和行为方面,集体自恋者的表现又如何呢?实际上,内群体的部分成员也可能被集体自恋者视为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