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整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住房抵押。目前,资产证券化已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广泛运用于其他收益性资产,如应收账款、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公用设施收入等方面,甚至还出现了将音乐作品的版权收入及特定的国家能源储备收入证券化的情况。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载体,满足了不断变化的投融资需求,故而成为资本市场上最为有效的投融资工具之一。我国的证券化实践尚只有零星个案,这与包括税收在内的法
2、律制度不健全有紧密关系。税收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链条中,直接决定了各参与主体的投融资成本,因此成为影响证券化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着重从交易主体出发,来探讨资产证券化的有关税收问题。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人是发起人、特设机构和投资者。此外,还存在服务人、履行受托和管理职能的受托人、承销商、资信评级机构和信用增级机构等其他参与人。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基本步骤是:(1)进行资产组合。支持证券化的资产组合应属于同一种类,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现金流,能够容易增强流动性;(2)将资产组合出售给特设目的载体SPV。SPV通过发行以资产组合为支持的证券为购买该资产提供融
3、资。设立SPV目的在于使发起人实现表外融资,割断发起人与投资者法律上的关联。在这一阶段,评级机构和其他信用增级机构通常会为发起人提供咨询、分析资产的信用质量和设计交易的结构;(3)通常需要服务人和受托人的参与。服务人通常为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负责收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本息还款,扣除服务费后将其交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信托契约代表投资者行使权利。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税收问题一、发起人的税收问题1 .资产转移的方式决定纳税义务的发生。国际上常见的资产转移方式做法有真实销售、担保融资和信托。如果采用担保方式进行融资,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种权利担保一般要采用质押形式。我国担保法第75条对可以质押的权利作了列举
4、式规定,虽然对其中第4项“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的规定是为了概括可能的情形,但也容易引起争议。在实践中,倾向于扩大解释的“肯定说”认为,只要符合可出质权利的一般特性要求,所有的财产权均可以出质;“否定说”认为,应严格遵守法定质押原则,即如果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其他权利均不得出质;第三种观点认为,符合出质权利一般特性要求的权利原则上可以出质,但如果权利本身不具有商业上的稳定性、又不能控制的,则不宜作为质押的标的。因此,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资产转移方式采取“担保融资”有可能面临是否合法的问题。这种潜在的“权利瑕疵”既决定了后来的一系列交易的合法性,也决定了相关的纳税义务。因为,税收的强制性
5、原则体现在依法征税,从广义来理解,这种“依法”不应当只是针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而应当及于其他法律,也就是说不合法的行为不征税。可见,采取“担保融资”虽可能带来税收上的好处,但这以可能无法受到法律上的保护为前提的。如果采取信托方式转移资产,发起人将资产信托给SPVo该种方式将很可能使证券化的资产与原始所有人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证券信誉等级。特别是按照大陆法系的“一元所有权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仍为发起人所有,一旦发起人破产,该资产理所当然应为破产财产0因此,发起人对证券发行的长远考虑应当优先于税收利益上的考虑。为了真正地使SPV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隔离、有效实现信用增级以及保护投资者,真实销售
6、的做法应当受到鼓励。至于相关的纳税问题,在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已做了一般性规定,即便发起人对转移的资产不具有私法上所说的所有权,无法适用“财产转让收入”这一税目,也有“其他收入”进行补充;营业税方面,则规定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如果对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则免征银行销售转让不动产、无形资产以及利用不动产从事融资租赁应当缴纳的营业税。除上述三种情形外,发起人能否采取对外投资或资产置换的做法呢?首先,从对外投资来说,发起人所拥有资产的权利决定了对外投资的限制,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这
7、就排除了类似应收账款等的债权进行出资的情况;其次,发起人将控制SPV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这将无法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因此,对外投资的做法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是不可行的。就资产置换来说,税法规定如果是整体资产置换交易,作为交易补价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不高于25%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双方均不确认资产的所得或损失。笔者认为,如果发起人通过资产重组,而非股权重组的方式转移资产,既可以避免发起人与SPV之间的控股关系,以做到真正的破产隔离,也存在双方都避免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可能性,但可能因此产生增值税、营业税等纳税义务。因此,对各种资产转移方式做出详细规定很有必要,尤其是判定真实销售和担保融
8、资的标准,才可能进一步细化纳税义务发生的有关规定。2 .资产转移所发生的费用、损失是否允许扣除。发起人要为其“真实销售”产生的财产收入或其他收入纳税时,相关的费用是否允许扣除就成为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现行的税法并未对资产证券化作出具体的规定。实践中,一般是以财产转移收益扣除财产转移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后的余额计算财产转让的应纳税所得额。从税收公平的角度来看,对于计提的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应当从取得成本中扣除,也就是不能再在税前重复扣除;而如果资产转移发生损失,也应允许在税前予以扣除。二、SPV的税收问题1 .基于SPV本身的税收问题。主要包括SPV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和SPV设立形式引起
9、的税收差异。不同国家的法人居民身份认定规则有所差异,如公司组建地、中心管理和控制、公司所在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及总机构等。对于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来说,居民法人与非居民法人的税收待遇是不同的。通常对于居民法人需要就全球所得纳税,而非居民法人往往只就来源于本国的所得纳税。各国法人居民身份认定规则的差异为SPV的避税留有空间。对于SPV的设立,依据我国公司法可能采取的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外还包括信托型SPV。从税收的角度来说,除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存在税收待遇的差别外,在我国SPV的设立形式本身并不会影响应纳的税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要求较高
10、,审批手续也相对复杂,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要求较低,但是对于日后的资信评级、信用增级及证券发行,股份有限公司则可能因其注册资金等较高的设立要求而占据比较优势。另外,如果资产化的证券受我国公司法及证券法的约束,那么要发行股权类证券前,有限责任公司应当首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才可能符合我国证券法所规定的股票公开发行条件;而对于发行债权类证券,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应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而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因此,在对于信托型SPV没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前,如果考虑到日后的证券发行问题,在我国设立SPV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无疑是较为合适的。2 .基于资产转移
11、和发行证券的税收问题。首先,SPV的取得资产支出面临着纳税扣除的问题。依据我国税法,在进行纳税扣除时,有关支出应当先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发起人与SPV之间约定的资产转移方式及转让金额的支付方式都可能影响对支出性质的判断,从而适用的纳税扣除方法也将有所不同。比如,一次性支付资产转移的标的金额,应当视为资本性支出,并依据对于该资产规定的摊销年限进行摊销,这类支出通常不允许在税前一次性扣除。如果是按债务的偿还进度分期支付转让的金额,依据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当认定为收益性支出较为合适。如果涉及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等的资产证券化,可以采取一定的税收鼓励性措施,在资产转移的纳税扣除上予以
12、一定的扶持。其次,还可能涉及到对SPV支付给非居民投资者的“证券”投资所得扣缴预提税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主要有转递结构(PaSS-throughSlructure)和转付结构(Pay-throughstructure)两种基本结构。通常转递结构主要以受益权证的形式出现,一般而言,这种受益权证代表持有人对证券化资产不可分割的所有者权益归属于股权类证券;而转付证券主要以债券的形式出现,这种债券代表持有人对证券化资产的一项债权而归属于债权类证券。此外,资产证券化运用的工具还包括优先股和商业票据。这两大类“证券”的所得符合联合国范本和OECD范本关于投资所得的认定标准。为此,相关的投资所得将涉及扣缴预提
13、税的问题。我国在对外对投资所得一直坚持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依据我国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或虽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按收入金额征收预提所得税。目前减按10%的税率征收。这意味着居民SPV在向非居民投资者支付证券的股息、利息等时,需要扣缴预提税。实践中,各国对此的做法也有所差别。如美国国内收入署规定:美国发行人发行的欧洲票据(银行贷款发行可能例外),如果是以无记名形式发行的折扣证券,且初始到期日不超过183天,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免
14、除20%到30%的本金(含折扣)应纳的代扣税。这种预提税的税收优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鼓励资本的输入。三、投资者的税收问题投资者投资资产化证券涉及的税收包括:(1)证券交易环节的印花税。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依据书立时证券市场当日实际成交价格计算的金额,由双方当事人分别按2%。的税率缴纳印花税。而对于债权类证券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2)证券投资所得的所得税或预提税。对于居民投资者来说,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居民公司的投资所得应计入企业税前利润,适用相应的税率予以征税;非居民的投资者则需就其股息、利息等投资所得缴纳预提税,并由发行人代扣代缴.除上述两方
15、面以外,还可能存在投资者转让股票、债权所得的纳税问题。鉴于资产证券化特殊的融资作用,可以考虑区别地给予投资者税收优惠的办法,以对一些特定的证券化项目加以扶持。比如地方政府公共设施的资产证券化就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而对于商业银行因自身经营和监管产生的不良债权应视为一种商业风险,从税收公平的角度来说,其所进行的证券化,就不宜给予税收优惠,否则无异于让财政为商业银行的风险买单。参考文献:1宋芳秀,何小锋.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2,(5).洪艳蓉.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与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02,(三)陈艳利,宋雷.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J.辽宁经济,2001,(12)陈肇强.试论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法律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林燕平.论资产证券化中权利质押的几个法律问题J.法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