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父母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背景下父母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背景下父母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摘要】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要内容,成人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们的能力发展,而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科学习和作业的完成上。因此,这两种教育方式之间的差异,是孩子们需要在身心上进行适应的。由于大部分家长无法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仅仅简单地将幼小衔接认为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往往会导致幼儿出现逆反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厌恶学习的情况。如果幼小衔接不得当,就会造成儿童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
2、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关键词】幼小衔接;学习特点;学习品质第一章绪论一、选题缘由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具有普遍性的误解,单纯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进行语文拼音、数学算式等方面的提前教学,导致幼儿在学前期就抗拒学习,幼儿步入小学后更加排斥学习,鉴于此,特拟幼小衔接背景下父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这一题目,探讨家长应如何正确地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一)幼儿学习品质对幼儿学习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品质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早在千禧年初,美国就已经开始重视并把重点放在了幼儿的学习品质上,这也使得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近几年,我们国家
3、开始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品质,指南指出,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要有积极的态度,这也说明了国家对孩子们学习品质的关注。凯根等人将学习品质定义为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对于儿童而言,它并不意味着儿童所要获得的技能,而意味着儿童自己如何使自己获得各种技能,这就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和提高的本质。学生的主动性和注意力等因素与步入小学前的准备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品质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先认识到了对幼儿学习品年至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强化。2012年,我们国家发布了指南,这是第一次将学习品质纳入到国家的政策之中,这表明国家已经对儿童学习质
4、量的提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二)基于家长教育焦虑现象的普遍性中国如今正在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就意味着,家长们必须要在孩子的教育上下功夫,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在二胎、三胎开放后,人口数量并未出现预期的迅速增加,这也折射出了当前80、90后夫妇普遍存在的“孩子教育焦虑”。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压力,但这也让学生家长的压力变得更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学生的升学就业压力,以及媒体信息的混杂等因素,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更加严重。尤其是在学龄前阶
5、段,幼儿与家长的接触最多,家长对幼儿来说是最重要的。家长的情感,态度,认知,养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的养育焦虑也会对子女造成影响。而幼儿学习品质是衡量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和学习的基础。因此,对父母教育焦虑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究竟父母的教育焦虑程度与幼儿学习品质是否存在正相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只能从学习品质各个维度对家长的教育提出建议,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家长应明白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反亚练习和逐渐巩固而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奠定了基石
6、,发挥其延续性和终身性的价值。大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习品质的敏感期。因此,需要掌握明确的理论脉络,关注学习品质培养的意义,结合大班幼儿学习特征,分析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促使培养主体认识到学习习惯的价值在,整理培养对策。同时也可以推进幼小有效衔接理论的建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更新、逐步完善教育方式,丰富幼小衔接的内容,真正实现无缝的幼小衔接,使得幼小衔接的体系更加完善,也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基。(二)实践意义一方面,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接受学科教学,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让大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少对小学生活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提高学业成绩
7、。另一方面,家长是幼儿习惯养成的中坚力量,提升家长对习惯培养的关注度,充分探究习惯培养的整体流程,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学习品质”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在1980年代,美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各州制订孩子的成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州的0-6岁孩子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学习标准,从而使美国的0-6岁孩子在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习标准。美国于1990年提出了21世纪的国家教育目标,并以“入学准备”为切入点,对“入学准备”这一问题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个层面的研究。1991年凯兹(L.G.Katz)在一篇关于“学习品质”的教育报告中,第一次被单独列为
8、一项内容。在接下来的20年里,美国各州都在为各州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标准,尽管各州的教育标准并不统一,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和华盛顿等州,“学习品质”都被单独列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自2000年开始,美国政府在儿童早期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发展计划。“开端计划”于2002年推出了“开端计划”儿童发展结果框架,又一次把学习品质纳入到了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在2010年的“开端计划”中,又一次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修改,对学习品质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品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再一次强调了学习品质对于儿童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除了美国以外,其他许多国家都
9、己意识到儿童的学习品质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早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约旦要求4至6岁的儿童对活动抱有积极的态度,对学习活动和玩耍活动表现出热情,具有好奇心,感兴趣,富有创造力,坚韧不拔,等等。巴拉圭需要孩子们具备以下条件: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且对未知的东西显示出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二)国内研究现状90年代以来,曹正善和缪建新等学者开始对学习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其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这段时间里,关于学习品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从他们的心理健康角度来探讨学习品质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
10、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2012年颁布的,指南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这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正面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趋向,都是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素质,从2012年开始,我国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也在不断地向更深层次发展,从心理、家庭等多种角度展开深入研究,从2015年开始,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所以,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已经变成了国际幼教发展的趋势。四、相关概念界定(一)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指的是在三到六岁幼儿进入小学之前,为了让幼儿能够提前熟悉以及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一个阶段,社会、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
11、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小衔接就是为了使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展开的入学适应教育。学者杨晓萍将幼小衔接的内涵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上的幼小衔接指的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教育项目,不仅要有学校的参与,还要有家长、社会等多方的参与,狭义上的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她相信,由幼教向初教的转变,就是儿童、学校、家庭三方在儿童从幼教向初教的平稳过渡中,互相碰撞,互相融合的过程。朱小蔓教授认为,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幼儿家长、社区等社会力量,通过一系列的计划,为学龄前儿童创造并提供各种环境,让孩
12、子们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支(二)学习品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许多学者也从多个视角做了分析。葛明贵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剖析,广义是指“身、心”的关系,而狭义则是指“非智力”的表现;鄢超云将学习品质定义为习惯、风格等。Leigh等学者对学习品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发展较好的儿童,如学习品质中的主动性,更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更少有破坏。曹正善把学习品质分为合作和自主学习。根据王宝华的研究,影响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品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品质都是通过他们的学习倾向、态度、方式和习惯来确定的。本文以鄢超云关于学习
13、品质的定义为基础,对学习品质的五个维度进行了定义:好奇心和兴趣,主动性,毅力和专注,想象力和创造力,反省和解释。1 .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好奇心是人类对新鲜事物的一种本能的认知探究,以及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注意行为,是一种因所处环境或事物的显著外在特性而产生的。兴趣指的是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或参与的一种高度积极的肯定态度,一般情况下,它是基于人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之后,才会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是一种后天养成的结果。学龄前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一般指的是幼儿在面对新的人、事、物时,会有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2 .主动性鄢超云通过对美国各州的“学习品质”的分析和归
14、纳,提出了五个关于学习品质的评估标准,其中,“主动性”的定义是:“主动性”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需求、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念的驱使下,能根据自己的要求或设定的目标,按自己的要求或设定的目标行事的一种行为品质,具体包括:愿意接受任务,愿意参加学习活动,在学习新东西时,愿意冒一定的风险等。3 .坚持与专注关于坚持与专注的概念,大多数学者都是分别讨论的。关于坚持性的研究,通常把它看作是孩子的学习品质,个人意志品质,个人自制力的表现。而且,在不同的研究视野下,意思是不一样的。若将其视为学习品质,其所指的就是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持和毅力,还有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从意志品质的角度来看,持久性指的是个
15、人为了完成任务和目标,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活动,不断克服难关,以完成目标和任务。从个人自控的观点来看,持久性就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一种相对持续的、持续的行动。注意力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英文词汇网站对注意力的定义是:一种能将所有的能量都投入到手头的任务中的一种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力就是个人心理上的集中和焦点,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注意对活动或任务的集中。以鄢超云为例,鄢超云将儿童的注意力定义为儿童在游戏中专注于游戏的能力。儿童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任务本身,对外界不相干的刺激不作出反应,或能自己解决问题。一个孩子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进行
16、的工作和活动上,对其他不相干的事情视而不见。4 .想象与创造想象是一种人脑对现有的视觉现象进行处理和修改,进而产生新图像的过程,它是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彭聃龄,2012)o龙智(2003)对想象力的界定是:一种人通过感觉,将所获得的或已经获得的图式进行改变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一种心理认知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将想象界定为重新塑造己知事物的能力7。创造力通常表现为原创性、新颖性和适应特定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任务约束的多方面结合(KaUfman和BCghettO,2009;SternbergandLubart,1999)0创造力包括演绎和归纳推理,以及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BCghCtto,2016),所有这些在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很重要。在学校学习的背景下,创造力既存在于主观层面,也存在于主体间层面(Beghetto,2007),并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和适度相关(参见Gajda等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