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根据关于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行动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一步树立,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明显强化。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教育生态进一步优化,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基本形成,为建成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立德树人系统
2、化落实机制更加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全面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德育铸魂行动。1 .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进一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全面加强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教育,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育实效。常态化开展重点学习教育,加强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厚植情怀。2 .增强中小学德育实效。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德育教育活动。
3、开齐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课、少先队活动课,组织开发覆盖中小学各年级的优质教学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加强基本礼仪、基本规则、基本要求等教育。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标准,鼓励学校建设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最干净校园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学生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体化机制。3 .提升高校思想工作质量。深化三全育人综合试点省建设。落实好八个相统一要求,继续提升高校思想理论课质量和水平,实施大学习领航计划,实施高校思想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节精彩一课。加强高校学院、学科建设,创建理论学科国家
4、级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推进大师进课堂活动。加强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成立省级课程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完善教管服一体化智慧大数据平台,加强推广应用,实现高校全覆盖。4 .健全大中小学一体化机制。全面推进大中小学备课、教学、培训I一体化机制建设。发挥高校学院辐射作用,建设一批大中小学一体化同城联盟。建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科研机制,依托学校等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发展研究中心。鼓励教学名师到堂上讲课,常态化开展领导上讲台活动。5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研制大中小学心理危机指导手册。成立省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依托高校建立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学
5、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高质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分批分期建设省、市、县(含市、区,下同I校四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强化医教协同、家校协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快速处理反应机制。6 .建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按规定配齐高校教师、辅导员。完善编制保障,核定或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充分考虑教师配备情况,严格按要求配齐教师。加强教师等德育骨干培训,提升专业化能力。机制化遴选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常态化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高素质教师担任班主任;完善班主
6、任激励机制,将班主任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提高班主任待遇。建设一批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定期遴选一批省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建立健全大中小学德育类职称评审制度。(二)实施智育提质行动。1 .推进基础教育减负增效。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制定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指导意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实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行动计划,落实零起点教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出台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举办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
7、课后服务工作,秋季学期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实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强化常态运营监管。2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建设共同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建立职业院校省级规划教材目录制度,打造精品教材。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鼓励学校开设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推动高校建设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
8、清理对职业教育人才的歧视性政策。3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实施部省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加快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抓好学科建设五年规划落实,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形成与创新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4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落实各学段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设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牵头研制出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立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教材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科专家指导组。推进
9、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扎实推进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和高校分类评价。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奖评选,加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遴选一批省级教坛新星。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5 .加快发展智慧教育。完善统一的教育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才隹进教育行业新基建建设,实现教育云网端一体化,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丰富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智慧教育系统应用,精准分析学情,开展个性化教学,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字学习新模式。提升优化省资源应用平台功能,加快建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推进教育
10、资源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持续推进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面向教育领域核心治理场景,推进一端统管,加快业务系统的架构治理和数据共享,推动高频教育服务事项掌上办。(三)实施体教融合行动。1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不得挤占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推进体育锻炼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夕麻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2 .完
11、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完善校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省、市、县、校四级体育赛事体系。创建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积极推广运动。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互认通道。组织优秀体育运动员进校园。3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常态化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档案,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视防控,
12、降低学生肥胖发生率,到2023年,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4 .加大学校体育保障力度。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配齐配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建设一批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体育教师轮训。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积极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水平,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健全学校体育运动
13、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四)实施美育熏陶行动。1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成立省级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育一批学校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批文化学校和基地,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和艺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 .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每三年分别举办一次省级大学生和中
14、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各地各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鼓励举办跨校、跨区域艺术展演交流活动。举办中学生戏剧节、职教校企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电影节等活动,推动高雅艺术等进校园。开展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艺术展馆、观看艺术展演。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3 .提高学校美育保障水平。实施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鼓励优秀文艺工
15、作者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全科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建立美育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加快配齐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器材,鼓励高校与所在地政府共建共享艺术场馆。(五)实施劳动促进行动。1 .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课程教学和劳动实践时间。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资源包,组织编写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组织职业院校编写专题读本,指导高校开发创新
16、创业专题读本。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注重课程教学实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体验。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2 .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制定劳动公约、劳动清单,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开放实践场所。3 .培育劳动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每年5月设为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结合植树节、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开展专题劳动实践,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开展劳动技能和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遴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