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0332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推进健康城市行动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推进健康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中西医并重,从结构、过程、结局全流程加强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行动目标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树立质量安

2、全意识,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机制,进一步巩固基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三、行动范围本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四、组织管理卫生健康负责制定行动方案、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并加强宣传交流。负责行动效果监测指标及相关医疗质量安全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做好技术支持。医疗卫生服务指导负责行动方案的具体组织实施,并对全市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各区卫生

3、健康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负责对所辖医疗机构行动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并定期进行报告。各相关专业质控中心负责制订本专业质量安全改进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本专业医疗质量安全情况,研究提出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和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加强质量安全改进策略研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行动的责任主体,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要按照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医疗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按时上报行动效果监测指标数据及医疗质量安全有关数据,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强化人员教育,培育质量安全文化,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五、工作任务(一)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L

4、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医疗机构要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成立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的医疗质量管理员会,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医疗质量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每月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员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建立院周会反馈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创办质量安全月刊,督促指导各部门、各科室精准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2 .加强医疗要素管理。医疗机构要依法依规强化医师、护士及医技人员准入和执业管理,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和定期考核,以临床诊疗指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为重点,对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及考核,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依法依规确定本

5、机构药品器械供应目录。加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放射影像设备、植入类器械等常用设备器械的管理,做好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对不良反应多且安全隐患突出的药品器械要及时依法依规清退出供应目录。全面梳理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以限制类技术、内镜和介入技术等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新技术、新项目机构内准入管理,完善技术授权和动态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临床应用和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要严格按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要求,严格落实感控管理各项要求。3 .加强医疗资源统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

6、制,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诊疗工作流程,优化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和多学科门诊诊疗服务,加强门诊手术、门诊化疗、门诊输液等门诊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并把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要强化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无缝衔接机制,畅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强化预检分诊,优化急诊就诊和绿色通道流程,完善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多发性创伤、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提升患者救治效果。进一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理念,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探索专病中心建设,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要加强患者

7、随访管理,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及诊疗规律,明确随访时间、频次、形式和内容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随访并准确记录,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出院后连续、安全的延伸性医疗服务。重点加强四级手术、患者的随访管理,重点关注患者出院后发生并发症、非预期再入院治疗和不良转归等情况。(二)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1 .加强医务人员行为管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掌握各类检查、治疗的适应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严格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保障临床科室对患者的查房频次、形式和内容符合规定。倡导医疗、护理、药事联合

8、查房,倡导中西医联合查房,对四级手术患者和疑难危重患者要进行重点查房,推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当日、围手术(治疗)期、出院前等关键时间节点要强化患者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再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科学调整诊疗方案,保障诊疗措施的及时性、规范性。持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完善护理质量监测与反馈,基于循证基础和临床需求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同质化水平。2 .关注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以提升病历内涵质量和完整性、及时性为核心任务,加强编码管理和病历质量培训,规范病历书写。以首次

9、病程、上级医师查房、手术记录、阶段小结、出院小结等为重点强化管理,推行门诊结构化病历,提高病历记录的规范性、完整性及电子病历使用比例。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会诊制度,明确各类会诊的具体流程,加强会诊人员资质管理,统一会诊单格式及填写规范,追踪会诊意见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加强中医、营养、康复、精神、检验、病理、影像、药学等科室的多学科会诊参与度,充分发挥营养和康复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重点关注即时检验质量管理,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优化危急值项目管理目录和识别机制,强化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要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10、,按照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强化合理用药教育与培训,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在儿科等重点科室配备驻科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管理。3 .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机构要进一步优化绿色通道管理,做好急难危重患者分类,完善抢救资源配置与紧急调配机制,保障各单元抢救设备和药品可用,确保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加强危急值处置管理,提高危急值处置的及时性、规范性。要进一步落实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技术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意识和对医疗质量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强化医

11、疗质量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定期对患者医疗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系统性改进工作。(三)加强体系建设和检查督导1 .健全质控管理体系。要对标市级各专业质控中心,尽快成立相应专业的区级质控组织并加强管理,每季度召开至少1次专题会议,研究质控体系建设运行、推进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等相关工作,发布年度区级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区级质控中组织要按照本级卫生健康部门及市级相应专业质控中心的工作要求,配合做好有关工作。2 .调动质控组织能动性。市级各专业质控中心要按照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和患者安全目标,结合本市工作实际,提出本市改进目

12、标、目标改进幅度、改进计划等,及时上报卫生健康,并督促指导对应专业区级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把推动目标实现作为年度质控中心工作重点。市级各专业质控中心要围绕本专业年度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协助做好监测数据报送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要依据有关数据情况,形成本市有关医疗机构质量安全情况排名,上报市卫生健康。中医药质控中心按照中医有关要求落实。3 .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医疗机构要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机制。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将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

13、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各级要充分发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医联体绩效考核、临床专科评估、单病种质量评估等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将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医疗机构落实相关政策要求。4 .落实专项行动要求。各区、各机构要按照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要求,切实开展手术治疗安全提升行动、破壁彳亍动、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及织网行动,保证相关指标达到国家要求。要组织开展本市医疗机构优秀病案评比工作,评选百佳病案并加强宣传交流。要协助持续推动市级质控中心设置工作,到2025年末,全市医

14、疗专业质控中心不少于50个。要持续推动中医药质控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质控中心评估工作,提升中医药质控质量,到2025年末,全市中医药质控中心不少于10个。要持续推动区级医疗专业质控中心设置工作,到2025年末,每个区区级质控中心不少于20个,实现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麻醉、重症、药学、院感、护理等专业区级质控中心全覆盖。要按年度发布区级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市级各专业质控中心要按年度发布本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5 .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要不定期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采取实地查看、病历查阅、审阅资料、案例追踪、现场考核、调查访谈及暗访等方法,对辖区有关医疗机构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15、。重点关注医院质控体系建设、医疗要素及资源管理、关节环节和行为管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三基三严达标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医院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切实整改,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要组建督导专家组,结合日常数据监测、接诉即办等情况,对本市三级医疗机构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市卫生健康。六、工作安排(一)启动阶段(2023年6月-7月)市卫生健康联合市中医局制定印发本市行动计划,明确行动效果监测指标报送路径,做出具体工作安排。市医管中心、各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报市卫生健康和市中医局备案,部署行动相关工作。(二)实施阶段(20

16、23年7月-2025年9月)市医管中心、每季度召开至少1次专题会议,研究质控体系建设运行、推进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等相关工作,按年度进行行动工作部署和工作总结,发掘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遴选年度典型案例并进行宣传推广,并于每次专题会议结束后及每年12月15日前,书面反馈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和典型经验、优秀案例等至市医疗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中医医疗机构有关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和典型经验、优秀案例等报至市中医局医政处。(三)评估总结(2025年10月12月I在各地总结的基础上,对医疗质量提升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提炼质量提升工作经验,通报发现的典型案例,加强提升行动和工作成效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于工作中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组织宣传推广,推动形成制度性安排。(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质控组织、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质量工作作为核心和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细化行动方案和工作措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质量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