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0120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全文翻译(备课).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挖空答案及译文1爱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 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答案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 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译文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他 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和他相约 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

2、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答案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 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 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译文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 互安抚,认为没有祸患。这些国家不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 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逝去的东西就像这 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

3、呢?3被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被()堇行吟泽畔。虽大雪被() 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答案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在身上)发被(穿在身上)肇行 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译文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 在江边行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不觉得凄苦。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O答案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十年间,每逢佳 节,犹倍(加倍)思

4、亲。译文苏武被困在匈奴,不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 间,每遇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5本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后 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答案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 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 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译文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 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

5、他当日的心境。6鄙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日:“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秦人日:“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答案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日:“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 秦人日:“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译文晋国的边疆有两个人,来到秦地就说:“我们是浅陋粗俗的人,希望求得他们的谅解。” 居住久了,就轻视秦人说:“秦人也不过如此,都像蛮夷一般浅陋粗俗罢了。”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答案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

6、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 兵(兵器),以疲惫 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译文陈涉刚开始起兵时,用兵之道比不上秦国的谋士,但能削树木为兵器,率领疲惫的军队, 于是灭了秦国。等他得到天下之后,他小时候的朋友触犯了他的颜面,左右随从想要伤害 他的朋友,他也不劝阻。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今人常以此相诟病()。答案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 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译文齐桓公身

7、体有疾病,身边的人都担心他,他们请求扁鹊医治,然而齐桓公不接受治疗, 疾病进入他的内脏,于是他死了。后人认为这件事不是大臣的过错,而是齐桓公的缺点。现 在的人们常常用这件事来相互辱骂责备。9察郡守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 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答案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 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译文郡守观察李密孝顺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身边的人认为没有能够完全地了解这件事, 但皇帝认为李密品德洁白,是众人的典

8、范,于是命令郡守推荐李密做孝廉,从这件事可以看 出皇帝的明智。10朝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答案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译文邹忌第二天早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在朝廷劝谏齐王。齐王接纳了他的进谏。这以后, 齐国日益强盛,弱小的国家前来拜见,经过数年之后。邹忌闻名天下,被历朝谋臣景仰。11曾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 家曾()齐议移

9、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 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答案愚公自曾(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 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 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 山,终有竟日。”译文愚公自从曾祖起居住在太行、王屋山下。因为太行、王屋二山阻隔,进出不便,愚公全 家曾经一起讨论移山。于是率领妻子儿女移山,度过了几个春秋,山没有减少,愚公的邻居 智叟望着山上层层的云嘲笑愚公。愚公笑着说:“

10、你怎么竟然不如孩子呢?世世代代移山, 一定会有结束的日子。”12乘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墟垣,阅至“公与之乘()”,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而终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答案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 善因利乘(同趁趁着)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 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译文陶渊明手拿着左传,登上那垮塌的土墙,读到“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车”这句 话,感慨古代帝王即使凭借有利形势趁着便利,最终也灭亡了,一下子生出了回家的心思, 一路冒着风雪,回到家,心才平定下来,

11、就待在家里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终结。13诚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答案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 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译文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这足以看出赵国的诚意,然而秦王假装召见有关官员查看 地图指着从这里开始的十五座城给赵国,相如考虑到秦王确实没有给赵国土地的意思,于是 就派遣随从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后来秦国果真是这样。14除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

12、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日:“除()吾死,不者事定成! ”答案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 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 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日:“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译文荆轲凭借义气闻名天下,燕太子派人召唤他,荆轲起初并不愿意,太子用诚心来对待他, 三次探访他的住处,亲自除掉了他东屋台阶上的尘土,引导荆轲上车,荆轲被他感动了答应 了他的请求,和太子一同回来。太子授予他官职,命令他刺杀秦王。荆轲说:“除非

13、我死去, 不然一定完成事情”15辞屈原德高,作楚辞(),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屈原日:“死且不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答案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 口)除之。屈原日:“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 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 见放楚之汨罗。译文屈原道德高尚,曾写作了楚辞一书,这本书言辞很优美,子兰想用他叛国作为借口 杀害屈原。屈原说:“我死都不害怕,还有什么好怕的? ”后来屈原被楚王放逐,屈原辞别 了亲朋好友,被放逐到楚国的汨罗。16从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

14、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答案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 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 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译文樊哙参军,跟从刘邦征战。后来项羽在鸿门设宴,想要杀掉刘邦,张良见情势紧急,到 军门与樊哙见面,樊哙听从张良的计策,呵斥项王。项王不认识这个人,问他从哪里来,想 要杀了他,樊哙根本不看他。项王感慨他勇猛,命令他挨着张良坐下。17殆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

15、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答案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 概)有神助,后重修之。译文归有光家遭遇火灾,情势紧急危险,物件几乎都烧尽了,只剩下了项脊轩。归有光认为 大概是有神明帮助,之后重新修建了它。18当李斯为秦相,当()政。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 退之,按律当()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罪,于其当()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日:“此事,名我固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答案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 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 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日:“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不 负君望! ”译文李斯担任秦国宰相,掌管朝政。在这个时候,敌人对秦国虎视眈眈。李斯让将士把守住 关隘,敌人来临,守关的将士撤退,按照律法应当处以死刑。李斯顾念他的功绩,用功绩来 抵恩惠,于是在他快要死的时候使他活了下来,后来令他担任出使之职,守将哭着说:这件 事,让我来做本来就很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